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

发布时间: 2018-02-09 11:37:0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佟静 | 责任编辑: 佟静

图为“学习十九大精神·建设健康中国——落实分级诊疗与多点执业”研讨会现场照片

中国网2月8日讯(记者佟静)2月6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学习十九大精神·建设健康中国——落实分级诊疗与多点执业”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医生多点执业,是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为14044亿元,是2008年的4.4倍,医疗卫生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7.2%,千人口医生数、护士数、床位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但依旧存在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三级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医师、床位等多数医疗资源。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方来英表示,需要重构中国的卫生服务体系,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服务能力不足依旧是目前医疗体系的短板,大量的医疗问题,应该在县域里解决。方来英强调,“医疗服务体系一定是个金字塔,千万不能做成哑铃型。”在三级医院和社区之间,应该发展一批“以医为主”二级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看来,补齐短板需要重视并发展县级医疗机构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管理不足、学科发展受限、人员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了县级医院人才难培养也难留下的现状。这就导致了分级诊疗制度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霍勇认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要加强基层医疗,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基层的人才问题,方来英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指出,政策要向“人”倾斜,不能只考虑“物”,需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本,否则政策效果会打折扣。实际上,依靠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也是会上多位政协委员和专家的共识。他们一致认为,目前大型医院通吃患者的状况,不利于基层医院的发展,而强基层则是成功构建分级诊疗制度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上来了,让9成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分级治疗制度目标才能够实现。

 

 “人才即医生才是一个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如果一所医院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有好的机制也有好的医生,那就一定能够发展起来。如果只有好的机制,而没有人才,发展好也只能是空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也表达了对人才建设的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是对医疗服务的供给侧进行结构性调整,需要注重宏观政策的协调性,重新认识规划资源配置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方来英认为,只有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提升上来了,社区的大妈们乐意留在社区医院就医了,分级诊疗才真正落实了,群众看大专家难的难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