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普及应用红外相机 拍下大量动物影像

发布时间: 2018-04-17 19:50:4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韩琳 | 责任编辑: 韩得尔

中国网讯(记者韩琳)1992年陕西长青保护区发现野生棕色大熊猫,这是否孤例?在野外,虎豹喷过尿液的地方,别的动物是否就不敢靠近?红鬣羚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中国境内有吗……这一个个有关野生动物的疑问,现在已经由红外相机提供了答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巡视员严旬昨天在京表示,近些年,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在中国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得到普及应用,目前全国约80%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安装红外相机,实现了对自然生境下野生动物野外生存状况的跟踪,拍摄到的大量影像揭示了众多行踪诡秘的野生动物的珍贵信息,包括个体数量、种群分布、生态行为等等,这些信息都是人们以往很难了解和掌握的。同时,一些照片等影像资料极具美学价值,深受公众喜爱。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巡视员严旬在新闻通气会上向记者介绍情况。

据严旬介绍,近日,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一只野生棕色大熊猫,这是继1992年在长青保护区发现野生棕色大熊猫之后的第二次记录;红鬣羚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红鬣羚,证实了该物种在我国也有分布;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到分布于我国的不丹羚牛视频,填补我国不丹羚牛野外照片的空白。至于虎豹用尿液标记过的“势力范围”,出人意料的是,别的动物照样频繁地活动。

红外相机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野生动物自拍影像,以其独特的视角,记录下野生动物们一个个悠闲的身影,一幕幕精彩的行为,揭示出众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在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满脸鲜血的大熊猫倒立在树干上,进行尿液标记领域的视频,发情季节雄性间开展激烈的打斗以争夺与雌性的交配权;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拍摄到了罕见雪豹“一家四口”同框的画面;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成年岩羊个体带着100多只2个月大的幼崽在山顶上嬉戏玩耍、练习攀岩;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一只雄性红腹角雉正在炫耀羽毛,吸引雄性个体的注意。在红外相机的镜头前,野生动物似乎对新奇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经常会在相机镜头前驻足观察,仔细端详,红外相机会留下它们好奇的目光。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雄性东北虎,相机闪烁的彩色工作灯吸引了东北虎的注意力,好奇的靠近用嗅觉敏锐的鼻子,嗅着相机的气味。

据了解,今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联合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摄影比赛”,这是全国第一次红外相机摄影比赛。比赛通知发出后,共收到205个自然保护区和科研单位超过2000件作品。经过两轮专家评议,共入围视频69段、照片16幅。入围作品物种包括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野骆驼、亚洲象、羚牛、白唇鹿、岩羊、红腹角雉、白鹇等,展现了野生动物在野外生存的真实状态,记录下很多珍贵的镜头,充分展现了自然保护区多年以来的保护成就。

严旬表示,截止2017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保护区2750个,总面积约14733万公顷,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8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9个。中国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3500多万公顷天然林和约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保护着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65%高等植物群落,保护了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其中,野外朱鹮数量由最初7只增加到1500余只,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亚洲象数量已由最初170头增加到约230余头,其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仅分布于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海南长臂猿,由1984年2群9只,目前数量已增加至20只左右,种群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增长;仅分布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由80年代初的300余只增长到目前750余只;广西建立弄岗等自然保护区后,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分布数量由2003年的598只左右增长到937只左右。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