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部队官兵代表和被救村民来到大桂牺牲的地方,为英雄默哀。
10年,我们用美好生活证明你的牺牲意义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陈大桂地震中所救11名乡亲回访记
邓东睿
“我们想告诉你,你的恩情我们铭记一辈子”
这次回访,并没有记者想象之中的那样容易。
“难点并不是通往村庄的道路崎岖,也不是村民外出务工不好联系,而是大家心里的那股创伤。”采访之前,记者专门联系了远在四川绵阳老家休假的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发射一营副政治教导员陈勤——10年前,她因在绵阳某所中学教学育人,在地震中幸免于难,成为陈大桂全家唯一的幸存者。
电话中,陈勤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村民都会自发前去哥哥墓碑前祭扫,他们把感恩放在了心里,但要他们从嘴里忆起那段往事,着实有些感伤。
是啊,哪一个经历者不感到伤痛,又有哪一个幸存者心里不酸楚?记者走访陈大桂生前所在的“常规导弹第一旅”,翻阅相关资料:2008年5月12日,陈大桂与妻子杨欢在北川老家陈山村筹办婚礼,当大山倒下的时候,面对先救亲人还是先救乡亲的艰难抉择,他们决定先为乡亲开辟生的通道。
“先去烈士墓前祭扫吧?”在辗转十余个小时车程来到四川省绵阳市后,征得陈勤本人的同意,记者一行决定先去陈山村祭拜陈大桂。
从绵阳市火车站到北川县陈山村,短短数小时车程,记者的思绪却没有一刻平静。鳞次栉比的房屋、整齐排布的绿化,城镇的现代化建设与其他地区无异,北川真的重生了!
来到陈山村山脚下,没有颠簸崎岖的泥泞山路,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双车并行的盘山公路。车辆径直驶向了陈山村,数分钟便停靠在村庄旁的一座墓碑旁。见得两位老人正拿来路边采摘的野花,献在墓碑前,记者一行拿着带来的白黄菊走上前去一同默默祈祷。
就如同见到自己的儿子一般,抚摸着记者带来的陈大桂军装遗像,泪水从双老深陷的眼眶溢了出来,他们痛心地回忆:大桂这孩子,从小就是村子里的骄傲,非常懂事,考上军校以后,自己省吃俭用,每月把钱都寄给父母和妹妹,还资助了同村一个家境更贫苦的小女孩……嘴上连连嘟囔着可惜,两位老人名叫陈桂山、戚大琼,10年前,地震中他们双双被陈大桂救下。
陈桂山是当年的陈山村村支书,他感慨道,地震发生后,许多村民一度沉浸在大桂牺牲的痛楚之中,那时他压制内心的悲伤,号召大家最好的怀念是把生活过好,带领村民投入紧张的灾后重建工作。
将手中的野花插在陈大桂墓碑前的泥土之中,指着眼前一排排路边摘来的野花,戚大琼告诉记者,大桂的墓碑位于半山腰的拐角处,大家途经耕作,都会从路旁采来野花简单地祈祷。
村民想告诉陈大桂,他们要替英雄重建美好家园。这些年,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通过一犁一耕自给自足、一苗一木重新栽种、一砖一瓦铺装搭建,新的村庄再次构建。
村民想告诉陈大桂,国家大力推动乡村建设,青瓦房已经代替了当年的茅草房,沥青公路已经覆盖在山路之上,已硬化村道5公里,许多家庭已经买上了小汽车,出行再也不用纯靠双腿走。
村民想告诉陈大桂,在国家政策帮扶下,他们2016年脱贫9户26人、2017年脱贫1户3人,年年都有家户脱掉贫困帽子,全村一步步奔向小康社会。
“他牺牲了自己,留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山风习习,将墓前的纪念之花吹得摇曳摆动,陈桂山夫妇说,纵然大桂在村中的辈分比他们低,但在他们心中,大桂是榜样、是力量。
“大桂啊,你部队的战友来看你啦!”整整一个上午,途经这条道路的村民都自发驻留,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有虔诚的祭拜——你用生命换来的恩情,他们会铭记一辈子。
“你牺牲了,这个家园由我们替你来建设”
从陈大桂墓前离开,驱车下山回驶两个拐弯处便来到陈山村,一个村民背负着双手等待着记者的到来,从当年地震后的采访照片对比不难发现,此人正是陈言庆——10年前,陈大桂牺牲前所救的最后一个人。
那一刻,陈大桂正帮助腿脚不便的陈言庆渡过山沟,陈言庆推搡着陈大桂说:“娃,这么危险,我又腿脚不便,你先去救你爸妈和妻子!”然而,陈大桂却坚持先救助乡亲。当把陈言庆护送到安全地域时,折返援救亲人的陈大桂却遭遇巨大山体滑坡,一家4口壮烈牺牲。
“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个人不选择先救助家人,而是我们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陈言庆回忆说,那段时间他脑海里反复回荡着这个问题,从那以后,每当电视里看到烈士舍己为人的新闻,他都会想起大桂最后的面容。
正当陈言庆沉浸在伤感之中,十多米外一个正与村民交谈的妙龄姑娘径直走了过来,对着他喊了声“爸”。陈言庆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的女儿陈福艳,也是我们陈山村的现任村主任,今年28岁。
地震发生的时候,陈福艳正在外地读书。大专毕业后,她自己在外打拼,开设过服装店、烧烤店、中餐店。谈及为何放弃个体经营回村发展,陈福艳说起了一段往事——
2013年,抗震救灾5周年之际,那天乡亲们祭扫完陈大桂后,父亲陈言庆回家后闷闷不乐,拉着女儿陈福艳坐在餐桌上聊起天,他希望女儿能向陈大桂那样,把乡亲们放在心里,希望女儿能回村里当村干部,用所学的知识,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其实那时候心里还有点不乐意,好不容易走出村子,为什么又要回来?”面对女儿的不解,父亲陈言庆语重心长地说,娃,一个人的富裕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你要是能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岂不是更大的成就,你不是一直喊着以你大桂哥哥为榜样吗?
也正是那一年,陈福艳放弃经商,选择回村里埋头苦干,一步步干到村妇女主任、村主任。去年,刚刚接手村主任的陈福艳,看着有些村民还住着地震后建的木板房很是着急。就在这一年,北川县政府下文改善村民住房条件,给予一定的补贴。
现实情况是,对照相关政策,只有8户人家满足危房改造条件。面对这样的状况,陈福艳和村支书一起努力,建房时给村民主动联系材料、联系工匠,还向个别贫困户写担保、筹借款,联系帮扶单位捐赠建房水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改造危房10户,超出预期指标25%。“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村民嫌麻烦、积极性不高,不是很愿意去主动作为。”陈福艳说,“但是结果是好的,当大家看到一栋栋新建的青瓦房,用上太阳能热水器,心里别提有多美滋滋了。”
10年过去了,一切都变了。但眼前这一栋栋白色的青瓦房,让记者想起烈士陈大桂牺牲前曾在日记中记下的这样一个愿望:希望能给父母在老家搭建一栋像样的房子,让父母过上富裕的生活。
“大桂牺牲了,这个家园由我们替他建设。”陈福艳拉着父亲陈言庆的手告诉记者:“父亲的腿脚不方便,刚开始没有修建公路时,每逢祭扫的节日,他总要拉着我的手,带着羌族的祭奠白石去看大桂哥哥。”
同样把陈大桂铭记于心的,还有村民魏世富。这些年来,他的子女相继搬入县城生活,他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搬去城里住,他还是喜欢扎根在山里、守在这个小村庄。
“有人担心这个地方会再次发生地震、山崩,但这个家园总要有人建设,在我眼里这就是世外桃源。”望向山间郁郁葱葱的绿茵树木,魏世富感慨道,10年来,他一有空就要在山里种树,他要建设一个绿色家园,因为养育这些树木的,有些正是大桂化为的养分。
“最好的纪念,就是把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当年陈大桂所救助的11名乡亲中,年纪最大的桂正国如今已是82岁,耳朵和眼睛都有些退化,全家已经搬到擂鼓镇上生活。记者驱车前往与他会面。这个如今已是耄耋之年、满头花白的老人,听到一些采访问题总是支支吾吾,连连摸耳朵示意着听不太见。
但这一幕却令人动容,每当桂正国老人听到记者说到“陈大桂”字眼时,总是面容忧伤。他的家人说,每年5月12日,老人总要点上一柱香,找个寂静的地方一坐就是一天;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建成之后,老人总是要家人带着他去纪念馆陈大桂铜像前,静静地待在一旁听着解说员讲述大桂事迹。
陈桂山夫妇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纪念陈大桂,桂正国有个孙子,刚刚成年就被他送去部队当兵了,他要孙子向陈大桂一样,当一名能保家卫国的军人。
同样搬到擂鼓镇居住的,还有当年被救助的村民桂平邦。记者来到桂平邦家中,他告诉记者:“大桂牺牲前,知道我们家境不好,总是拿出一部分工资,资助我的女儿桂晓玲读书上学,大桂是个好娃啊……”说着说着,桂平邦嗫嚅着嘴唇,声音变得哽咽起来。这些年,陈大桂牺牲后,媒体对他的英雄事迹报道后,有很多像“陈大桂”一样的人,继续资助着桂晓玲的学业。
记者联系了在乐山师范学院读大四的桂晓玲。电话中,她告诉记者,2009年,一位姓刘的叔叔按照媒体上留的账户每年给她打来“资助学费”,在她高二的时候因为生意受挫没有资助,到她大二的时候又开始给他资助。
“最好的纪念,是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最大的回报,是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说起这段经历,桂晓玲的话语尽是感恩,她说这段时间她已经开始实习工作,要独立赚钱、努力工作回报这些好心人对她的帮助。
陈勇是陈大桂、陈勤兄妹幼时的玩伴,也是陈大桂所救陈桂山夫妇的独子。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年,他苦心孤诣、奋力读书,如今正在北京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
电话采访中,陈勇回忆道,陈大桂小时候就一直是周边小孩子的榜样,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贪玩,在家里比较勤劳,对父母长辈特别有礼貌,也很乐于助人,是家长拿来教育孩子的榜样。后来,他们各自远离家乡追寻学业,2008年得知陈大桂为了救父母等11名乡亲牺牲后,他的心里十分沉重。
“纵然成绩我一直在同龄人中最好,但是在长辈心中,大桂一直是最有出息的。”陈勇说,有理想、有追求,陈大桂那年带着军功章回家,父亲陈桂山为这事和他嘟囔了很久,说后悔没让他去读军校……电话那头,陈勇的语气渐渐有些伤感,他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要将研究方向全身心投入脑血管病以及渐冻人方面的医学工作,争取为家乡老百姓、全社会作贡献。
“对大桂哥哥最好的纪念,就是努力把生活变得更美好。”采访过程中,对于未来生活,村主任陈福艳充满期待,她说,陈山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村民的收益还不高,他们将积极和北川县人民政府对接,希望能拿到一些改善基础设施的项目,比如重楼、白芨的种植方面项目,让大家通过辛勤付出生活越来越好。
采访结束,乡亲们告诉记者,当年救助的其他村民很多都在外务工,但每年过年回家他们都会去陈大桂墓前看看,这是一种纪念,也是告诉大桂他们生活的很好。驱车从陈山村、擂鼓镇驶回绵阳市区,再次凝望着车窗外的风景,记者相信,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文邓东睿 摄影陈平、商殿、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