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井冈山中队:红色基因融血脉  井冈精神铭于心

发布时间: 2018-05-12 09:36:2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裴希婷 | 责任编辑: 裴希婷

     

       中国网讯(记者 裴希婷 通讯员 何志平 周勇敢)红色摇篮井冈山,拥有革命旧址百余处,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武警江西总队吉安支队井冈山中队就驻守在这片红色热土。

       2016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59年来,中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13次,连续28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标兵)中队,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党支部”,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井冈山爱民模范中队”,被武警部队授予“井冈山模范中队”荣誉称号,被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涌现出十五大党代表朱旺生、十七大党代表贺志坚、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郑浩、十六届团中央委员魏银寿、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提名奖徐雄伟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从老“三件宝”到新“三件宝”,红色传统砥砺人

       在中队荣誉室里,橱柜里的缝纫机、补鞋机和理发剪,格外引人注目。它们被称为中队的老“三件宝”,上面的斑驳锈迹是前辈官兵艰苦创业的烙印。

       走出荣誉室,窗外不远处的长廊、石桥和果蔬园映入视线。长廊上装饰着灯箱和展示习近平主席强军思想的画报,石桥连通营区和果蔬园,果蔬园里的秧苗长势喜人。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苗一树,全是官兵们自己动手改造和开垦的。官兵们还给它们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励志廊、会师桥和丰收园。它们被称为中队的新“三件宝”。这是新时代官兵不忘红军本色,赓续优良传统的见证。

       井冈山斗争时期,从领袖到士兵,大家“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正是依靠艰苦奋斗攻难关的精神,度过了那段艰苦岁月,不断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时代发展了,条件改善了,继续提倡艰苦奋斗的传统究竟有没有过时?是用“苦行僧”式的生活自我安慰还是舒舒服服享受改革“红利”?这是一些家境富裕的年轻战士们心中的疑惑。

       为此,中队组织官兵重走红军挑粮小道,围绕“毛主席节约一根灯芯为什么,朱德亲自挑粮图什么,我们向革命先辈学什么”展开讨论。会上,中队干部和战士们聊起了退伍老兵黄东等人的故事。2012年,黄东创业刚起步,啃过冷馒头、喝过自来水、挨过不少骂。每当他遇到挫折困难时,总会想起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想起自己是井冈山中队的兵。通过几年的努力,黄东不仅成功创业,还成为了江西省高速公路天网项目的负责人。他说,自己的成功源于当年在井冈山中队时,心底埋进了一颗艰苦奋斗的精神火种。

     “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该中队指导员郑浩说:“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攻难关,并非要求重过艰苦生活,而是继续保持井冈山斗争时期那种艰苦朴素、崇尚节俭的优良作风,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状态,让艰苦奋斗成为我军一以贯之、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

       ”从不羁少年到井冈“红粉”,红色熔炉塑造人

      “到底是什么让当年的星星之火从这里点燃并燎原?”武警井冈山中队指导员郑浩时常用这个问题开始新兵入伍的第一课。

       95年出生的战士卢得运,入伍前爱玩网游、追韩剧,花钱大手大脚。曾认为“站岗能有多大出息?理想信念都是浮云”的他,刚到中队就打起了当完两年兵回家找工作的“小算盘”。然而,卢得运来到武警井冈山中队后,吃的第一餐饭是红米饭南瓜汤,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是《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上的第一堂课是听红军后代作革命传统报告,学唱的第一首歌是井冈山的红歌,第一次外出是参观红色遗址……红色声浪盘旋于耳,进驻于心。

       在一次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现场教学中,当卢得运听到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里,一共有4.8万多人牺牲成为烈士,其中3万多名烈士甚至连姓名都没留下时,内心受到极大震撼,瞬间“路转粉”,感慨“当年的红军才是真正的明星”!后来,卢得运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每逢节假日,他经常受邀到景区义务宣讲红色故事,成了井冈山上的明星讲解员。

       类似卢得运这样成长经历的战士还有很多。从身近到心近,再到心进,井冈山中队始终用井冈山精神筑牢官兵思想根基,把红色传统变成红色基因种在官兵血脉之中。

     “只有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才能帮助官兵真正在思想上、理论上、情感上坚定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中队党支部高举理想信念的火炬,大力开展“学军史、唱红歌、讲传统”实践活动,邀请老红军后代讲革命传统,引导官兵围绕“怎样当好井冈山红军传人”开展群众性大讨论。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老红军的传统永远不能丢……”该中队指导员郑浩说:“我们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当习主席的好战士,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好样子。

       从练为演到练为战,红色精神磨炼人

     “井冈山中队居然败了!”在武警江西总队吉安支队的一次应急班比武中,井冈山中队在连续夺得数个课目的第一后,却因战术运用未贴近实战,在反恐战术应用等课目遭遇“滑铁卢”。回去后,中队认真汲取失利的教训,深入查找影响战斗力建设的矛盾问题。“比武失利就像一副‘清醒剂’,唤醒了官兵聚焦实战、敢打胜仗的血性虎气。”时任中队长周昌武说。

       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中队把官兵拉到井冈山上练体能,钻入树林练战术,带进竹林练协同。每季度轮流选派应急班成员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第二年,中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战,捧回了比武第一名的奖杯。近年来,中队在各类军事比武考核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先后有8名官兵被上级表彰为“标兵教练员”和“优秀教练员”。

       这几年,井冈山中队紧盯科技强勤,建立了现代化执勤设施。他们针对执勤中可能出现的60余种情况,制定了十几种应急方案。他们采取情况诱导、模拟仿真等方法,逐种情况研究战法。

       近年来,井冈山中队先后参加围捕罪犯10多次,抓获各类犯罪分子20多人,圆满完成重大临时勤务80多次,连续59年执勤实现安全无事故。先后圆满完成2014年井冈山索道救援、2016年泰和大桥坍塌救援、井冈山杜鹃花节现场安保,以及习近平主席来井冈山视察时警卫等任务。

       从帮脱贫到助致富,红色热土滋养人

       随着全国“精准扶贫”进程全面铺开,井冈山中队党支部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主动与黄坳乡黄坳村9户村民、厦坪镇口前山村7户村民结对帮扶,投入8万余元帮助购买家禽养殖、果苗种植,协调帮扶对象进城务工。

       然而,扶贫助困路上却遇到了困惑。“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是‘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我们给一位大娘家送去了两头猪,希望她能够把猪仔养大,扩大养殖,走上致富的道路。没想到这位大娘把一头猪卖了,另一头猪宰了。”这让中队指导员郑浩有点失望。

       原来,这些贫困户们以为这些当兵的只是来走过场,缓解燃眉之急,没想到他们是打心底里在帮助自己脱贫致富。于是,中队官兵经常上门帮助贫困户修缮房屋、翻新圈舍、耕种土地,与他们拉家常,讲政策,用真情打动村民,用行动证明实意,逐渐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自觉走上致富的道路。

       口前山村村民秦发生就是在中队的帮扶下,不但脱了贫,去年还通过卖猪增加了2000元收入。尝到了“造血式”脱贫甜头的秦发生,今年已经购置了菜种,打算种上一亩菜地,既能实现吃菜自己自足,还能通过买菜增加一部分收入。如今,秦发生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自己的精气神也明显好转。

       近年来,中队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生态、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大手拉小手”“温暖进家庭”扶贫助学活动,义务照顾孤寡、残疾人15名,资助贫困学生10人,先后义务献血60000毫升,参加助民劳动80多次。当地群众发自肺腑的赞叹,“在井冈山武警官兵身上,我们看到了当年红军的影子。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1  2  3  4  5  6  7  8  >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