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诺奖得主穆鲁教授北大行:最好的尚未来临

发布时间: 2018-10-13 12:34:5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唐靖初 | 责任编辑: 赵娜


2018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在北大进行题为《ELI极端光学研究及未来发展:高能量单周期激光科学》的主题讲座。 (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中国网北京10月12日讯(记者 唐靖初)10月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与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 (Donna Strickland)、美国科学家亚瑟·阿斯金 (Arthur Ashkin) 以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发明共同成为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共同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96万元)的奖金。

10月12日,在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10天,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来访北京大学,参加“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校园行”活动。下午三时三十分,穆鲁教授在北大学子的欢呼声中走进北京大学物理西楼思源报告厅,带来题为《ELI极端光学研究及未来发展:高能量单周期激光科学》的主题讲座。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李焱主持讲座。(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在北大进行题为《ELI极端光学研究及未来发展:高能量单周期激光科学》的主题讲座。 (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他把光制成“工具”

在此次讲座上,穆鲁教授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也向北京大学师生讲解了他与他的学生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共同发明的被称为“啁啾脉冲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的技术。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在讲座上讲解他自1985年提出且一直致力研究的的啁啾脉冲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技术。 (记者供图)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思源报告厅现场。(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1985年,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与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将雷达中的CPA概念引入到激光领域,改变了这一现状,为脉冲峰值功率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他们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在不破坏被增强型材料的情况下,成功地制造出超短、高强度激光脉冲。首先,他们从时间上对激光脉冲进行拉伸,以减小其峰值的功率,然后对其进行放大,最后再对它们进行压缩。如果脉冲在时间上被压缩并变得更短,那么更多的光就会聚集在同一个微小空间中,脉冲的强度就会急剧增加。这一新发明被命名为啁啾脉冲放大技术(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很快便成为后来的高强度激光的标准。穆鲁教授和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为人类创造出最短且最强的激光脉冲铺平了道路,彻底改变了激光科学领域,在物理学不同分支中发展了新的应用,包括核物理、粒子物理;同时也适用于医学领域,在眼睛和白内障的屈光手术方面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

(资料图)

穆鲁教授表示,最好的尚未来临。更深入的研究仍在进行,更好的还在未来的研究之路上。

有趣的是,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当被问到会如何支配这笔奖金时,这位头发花白、穿着素色西装、戴着银丝眼镜的74岁学者风趣地回答道:“这个你得问我的妻子。”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在讲座现场。 (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得知获奖前一刻 正要下泳池游泳

74岁的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向记者描述了获奖当天的情形。在获奖电话打进之前,穆鲁教授已经换好了泳衣准备下到泳池里开始游泳。但被他的秘书叫住并让他接听这通电话,当教授拿起电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会是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时刻。没有人为那种时刻做好准备。”穆鲁教授在得奖后的采访中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在讲座现场。 (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不过,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公布之后,无数个电话蜂拥而至。这位具有幽默感的学者还对自己后来都没有时间去泳池游泳这件事情表示出了些许的遗憾。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在讲座现场。 (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诺奖得主眼中的中国学生:他们尊重科学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与北京大学缘分匪浅。他不仅曾与北大达成过前期合作,更是多次亲自到访。对推动中国超强超短激光物理和粒子加速的发展,热拉尔・穆鲁教授做出了诸多贡献。近年来他提出的“单周期高能量激光”新方案,有望进一步把激光脉冲压缩到单周期(约3飞秒),未来或可用于医学物理和核物理等前沿研究。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李焱在讲座上亲切交流。(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在谈及穆鲁教授对此次中国校园行的印象时,他提到,相比十年前他接触的中国学生,如今的中国学生他们愿意跟教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会不断地对学术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同样地,他们在学术研究上也更加勤奋、热情、富有创造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尊重科学,尊重科研成果。“只要热爱并相信你所做的并且努力去做,你就会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最后实现你的目标。不要着急,最好的尚未来临。”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回答现场提问。(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与北大师生现场互动。(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教授与北大师生合影。(北京大学 胡朝志摄)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