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3】揭秘“流动的仪仗队”国宾护卫队:超低速行驶杯水不洒

发布时间: 2018-11-12 10:05:0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每当国家举办主场外交活动或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华进行国事访问时,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队威武高大,身着帅气礼兵服,脚蹬锃亮乌黑齐膝马靴,头戴白色护卫头盔的小伙子驾驶着乳白色摩托车,呈倒“V”字队形,紧紧地护卫着国宾车队,如影随形……他们就是担负国宾摩托护卫任务的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七支队国宾护卫队的官兵。
 

   




中国网讯(记者/伦晓璇 裴希婷  后期/张文泉)每当国家举办主场外交活动或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华进行国事访问时,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队威武高大,身着帅气礼兵服,脚蹬锃亮乌黑齐膝马靴,头戴白色护卫头盔的小伙子驾驶着乳白色摩托车,呈倒“V”字队形,紧紧地护卫着国宾车队,如影随形……他们就是担负国宾摩托护卫任务的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七支队国宾护卫队的官兵。图为2014年,担负APEC峰会的护卫队员在首都机场执行任务。李光印摄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大国外交的时代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在重大外事迎宾活动中重新启用摩托车护卫礼仪。5年来,国宾护卫队先后圆满完成APEC会议、“9·3”阅兵、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共圆满完成了2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600多次国宾护卫任务,为党和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图为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护卫队员警卫外国元首从机场向钓鱼台进发。安晓惠摄

2015年“9·3”阅兵,国宾护卫队护卫抗战老兵和支前模范通过天安门,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而他们背后洒下的汗水、身上留下的疤痕却少为人知:官兵成百上千遍训练,7公里时速行驶在宽及轮胎的100米长独木桥上,摩托车不偏不掉;低速行驶中油箱盖放置装满水的水杯,杯不倒水不洒;编队行驶,左右偏差不超过5厘米;停车在标齐线,误差不超过1厘米……最终,由45辆摩托车组成的国宾摩托车护卫方队创造了10公里低速行驶的壮举,以“胜利者的姿态”光荣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李光印摄

国宾护卫队重组之初,对预备队员进行了“万里挑一”海选。身高1.82米以上,“标准体重”,“匀称体型”,“五官端正”是当国宾护卫队员的基本条件。按照“个人申请、支队推荐、择优选拔、梯次搭配”的要求,国宾护卫队从一万多名官兵中选拔预备队员,但仅这条“外貌关”,就让近八成官兵望而却步。然后再通过口语测试、政治考核、思想摸排和动作、心理、身体、表情等一系列严苛考核后,最终留下68人成为了“准国宾护卫队员”,而这一切苛刻条件之后选拔才刚刚开始。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国宾护卫队的礼服分为两种颜色:一种是白色,一种是绿色。礼服袖子上的“橄榄枝”代表着和平。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国宾护卫队队员头戴配置先进通讯设备的白色护卫头盔。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新款国宾摩托车融入了许多“中国元素”。白色车身上,配以红黄两色。红色,象征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搭配着黄色代表吉祥和喜庆。红黄双色线条勾勒出的是盘踞山野的万里长城,国宾车飞驰而过的瞬间,奔腾而出的是长城般不屈不挠的民族意志和大气沉稳的中华风范。 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严苛的训练中,官兵挂档位每2个月就会挑破一双马靴,耐用3到5年的轮胎平均每2天就要更换一条,摔伤、碰伤,被摩托车汽缸烫伤更是家常便饭,甚至伤口处的血、沙土和衣服都粘在了一起。在部队营区,有一面贴满官兵平均每半月磨坏一双骑行手套的“手套墙”:它们磨得发毛、破洞,甚至被汗水、血水浸得褪色。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每一条换下的轮胎,都是国宾护卫队员艰辛付出的印记。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一名队员正在进行技能演示——低速通过“限制窄路”。成为国宾护卫队员,不仅需要具备思想素质过硬,身高体型匀称等基本条件,还要经历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等6大模块18个科目周期一年的艰苦训练,熟练掌握窄路驾驶、蛇形驾驶、转“8”字、50米快速起步定点停车,斜线起步停车、90度急转弯、队形变换等摩托车驾驶高难绝技,扎实具备护卫途中排除险情、恶劣天气和夜间安全护卫的坚实技能。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队员田耀宇回忆艰苦的训练过程。一次,队员田耀宇在练习动作时,由于操作不熟练,动作不协调,刹车时,被巨大的惯性摔出很远,腿和手臂多处受伤。包扎后,战友们劝他不要再练了。“能多练一会就多一分完成任务的把握,这时候谁也不想掉链子,否则不仅影响国家的形象,前期所有的努力也都泡汤了。”田耀宇咬紧牙关,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坚持训练。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无论走到哪里,良好的作风形象都会带到哪里。2016年8月,国宾护卫队首次跨区赴杭州执行G20峰会任务,部队仅用6天时间就全面熟悉适应陌生环境。他们虽然住在酒店,但房间内的设施却始终按照部队的标准摆放,床上是“豆腐块”,茶杯是一条线。“国字号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展现出良好的卫士风采。” 副中队长赵卫国介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G20峰会期间,国宾护卫队在杭州蜿蜒曲折、最窄处仅3米多宽的道路上执行任务,被网友称赞为“无论何时何地,都令人惊讶地整齐。”对此官兵们说:“整齐划一的队形动作,是军人形象的完美展示,更是大国威仪的有力宣示。”图为军营里整齐的“豆腐块”。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在国宾护卫队营区的一面墙上,展示着这支光荣队伍的成长历程。正如武警北京总队司令员李志刚所说:“短短5年,部队就执行任务600余次,超过重组前20年执行任务的三分之一,我国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他们感同身受、勇毅笃行。”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