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凌晨2时0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梁珂岩摄影
中国网西昌11月19日讯(记者 杨佳)今日凌晨2时0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8年以来的第15次成功发射,这也是中心成立48年来执行的124次卫星发射任务。
神秘的火箭发射场究竟什么样?记者有机会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带您 一探究竟。
相关新闻:北斗三号工程再添两星 中国“指南针”两年后服务全球
西昌发射场2号发射工位。中国网 杨佳摄影
一个发射中心两个发射场各有两座发射工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目前负责领导管理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西昌发射场主要承担各轨道航天器、运载火箭测试发射以及首航区指挥测控,参与在轨航天器长期管理等任务。
西昌发射场3号发射工位。中国网 杨佳摄影
西昌发射场拥有2座发射工位。其中,3号工位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一颗国际商业卫星和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等,被誉为“功勋塔”,已成功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
2号工位采用全封闭结构,可全天候对星、箭进行测试,被誉为“亚洲第一塔”,具备发射4种型号火箭的能力,包括目前我国低轨和高轨运载能力最强的长二捆和长三乙火箭,已经成功发射6颗北斗三号卫星,也是执行此次任务的发射塔。
文昌发射场建有101、201两个发射工位,采用最新的“三垂”测试发射模式,代表我国航天发射最新水平,能够发射长征五号、七号等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
西昌发射场火箭测试厂房。中国网 杨佳摄影
发射场不止发射这么简单
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都由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勤务保障五大系统组成。
测试发射系统负责卫星火箭在场测试和加注发射等工作,大家所熟知的下达发射口令的“01”指挥员、按下点火按钮的“金手指”都在这一系统。
测量控制系统由指挥控制和跟踪测量两部分组成。指挥控制系统是“神经中枢”,主要供指挥员和各系统专家实时掌握任务状态。跟踪测量系统负责火箭起飞初始段测量与飞行实况记录,为故障分析和火箭系统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当发生故障时,进行紧急安全控制处理。
通信、气象、勤务保障三大系统主要负责卫星发射任务中的通信、气象服务和运输、供电、供水、救护等勤务保障工作。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展示的长征三号火箭。该火箭全长44米,由三级液体运载火箭组成,起飞质量约200吨。于1984年首飞,2002年正式退役。是19日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早期版本。中国网 杨佳摄影
打破国外垄断 为世界“航天梦”服务
西昌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发射场,截止目前共执行外星发射33次。1990年我国首颗商业卫星“亚洲一号”的发射成功,打破了美国、法国在国际商业发射领域的垄断地位,标志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1999年至2005年,美国等西方强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对中国航天实施全面无死角的封锁,中国航天走出去的步伐一度受阻,从2005年起西昌发射场打破沉寂,成功发射“亚太6号”等17颗国际商业卫星,开拓了承揽发射非美国制作卫星的新市场,中国航天市场进一步拓展到欧洲、亚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商业发射承揽方式进一步拓展为整星出口、整星交付、搭载发射等多种方式并存。
现已成功帮助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维亚、老挝、白俄罗斯等国圆了自己的“航天梦”。
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 的 “ 玉兔 ” 月球车 模型 (资料图 )。
加快探索宇宙 步伐 中国“航天梦”走向深空
西昌发射场48年来实现了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从每年2-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5发以上、从近控测试发射到远控组织指挥等重要跃升,这些探索与实践,同样昭示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平凡历程。
深空探测是衡量航天实力的重要标志,而探月是向深空进军的第一步。我国探月工程发射任务都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2007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完成五次探月发射任务,取得了五战五捷的喜人战绩。目前,已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前两步,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标志着中国航天走向深空,铸就了中国航天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随着文昌发射场的全面成熟,未来将接过西昌的接力棒,担负起探月工程三期任务,而且将把中国航天的步伐拓展至火星等更遥远的深空。
19日凌晨的发射是西昌卫星发射场的第15次发射,突破了年发射9次的最高纪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测站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吴承德介绍说,今年发射任务还将继续。
如此高频率的发射意味着,中国正在加快探索宇宙的步伐,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航天成果也将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服务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增进人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