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嫦娥赴月宫──嫦娥四号发射侧记[组图]

发布时间: 2018-12-08 14:25:2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毛星翔 裴洋洋 | 责任编辑: 杨楠

郑毅在检查状态。裴洋洋摄影

12月8日,夜空清朗,群星闪烁。在群山怀抱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大宏伟的发射塔架巍然矗立,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进入发射倒计时。

岁次丁亥,嫦娥一号,乘云凌霄,摹画婵娟蛾眉;岁在庚寅,嫦娥二号,再探月宫,天上详察月貌;岁值癸巳,嫦娥三号,漫步虹湾,寻觅广寒楼宇;岁至戊戌,嫦娥四号拨开月球阴面的迷雾,奔赴一片未知的领域。

“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

XX时XX分许,发射任务“01”指挥员陈政的口令响彻发射场区。

控制系统箭上负责人郑毅带领着同事们在塔架高处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确认火箭腾飞前的最后状态。

隋晓林正在进行转场工作裴洋洋摄影

为了这一天,负责给嫦娥四号搭“花轿”的特装车司机隋晓林已经期待了个4月。卫星由空运入场,机场到厂房有50余公里的距离,平常一个小时就可以开完的路程,他们要用3个多小时。卫星、火箭设备精贵,为了确保安稳进场,他们不断改进专用转载设备满足运输需要,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剧烈晃动,完美地完成了相关转载任务。

为了这一天,负责在“闺房”给嫦娥四号发射场卫星保障组的工作人员足足准备了3个月。负责计划协调的邓茂林介绍道,从“嫦娥”进入厂房开始,连续不断的测试验证工作就已展开,工作人员从控制、测量、动力、通信、燃料等多个系统,对嫦娥进行了100余项测试。

林国建检查塔架状态。裴洋洋摄影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塔勤指挥员张阳检查设备、清点人员,向安全区域撤离。起飞重量400余吨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就是由他们吊装的。

为了这一天,塔勤分队分队长林国建期待了十一年,在发射场已工作24年的他,参与了历次探月工程发射任务。为了给火箭、探测器准备一个最佳的“出征地”,在一个月前,他们就开始对塔架进行状态转换,除了塔架设施的例行维护,对于机械连接点也进行了专门处理以适应嫦娥四号的发射环境。

金手指-何龙。裴洋洋摄影

“各号注意,15分钟准备!”

测发大厅里,工程师何龙眉头紧锁,发射流程进入了关键的时刻,作为按下火箭点火按钮的“金手指”,他必须密切关注一切数据,确保满足要求。

嫦娥四号升空后,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着陆,它将在中继星“鹊桥”的陪伴下,奔赴皎洁月亮的另一面,开启又一次地月通话。

动力系统指挥员于新辰。裴洋洋摄影

    “各号注意,5分钟准备!”

为了这一天,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于新辰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嫦娥四号探测器对于发射窗口要求高,2天4个窗口,时长只有2分钟,错过要等半年。为了抓准抓牢这两分钟完成发射,各系统准备了面临各种突发情况的详尽预案:如何最大程度确保在第一窗口发射;遇到状况如何快速切换到第二窗口;如果推迟发射需要怎么做。为了让预案尽可能科学合理、具备较强的可实施性,发射场进行了多轮预案梳理、讨论、推演,他们要做的就是用万分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

摆杆迅速摆开,嫦娥四号就要离开祖国的怀抱,开始奔赴探月的征程。

2公里外,观看发射的人群拿出手机,高高举过头顶,点缀出另一片别样的“星空”。

“10、9……3、2、1,点火!”XX时XX分,伴随着撼天震地的巨响,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拖曳着耀眼的白色尾焰拔地而起。

“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大厅内,口令声此起彼伏,大屏上,各项数据字节跳动,实时监控着嫦娥的飞行状态。

“火箭助推器分离”

……

“整流罩分离”

……

“卫星太阳帆板成功打开”

……

遥控遥测数据显示,嫦娥四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整个发射场都沸腾了,人们鼓掌、握手、欢呼,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努力与热切期待,在这一刻化作甘甜,不少工作人员在显示着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的大屏前合影留念。

为了这一天,西昌航天人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在总结前三次嫦娥任务发射成功的基础上,对50余处细节进行了优化改进,先后改进地面设备20余项,优化测试流程10余项。

为了这一天,西昌航天人从各分系统中遴选指挥员和岗位操作手专人定岗负责,参加过历次嫦娥发射任务的就多达十余人。

从嫦娥一号腾云绕月而去,到如今嫦娥四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个嫦娥巡天奔月的地方,又一次擦亮了“探月港”的美名。(文/毛星翔 图/裴洋洋)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