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党员“创客”的新时代新作为

发布时间: 2019-05-31 16:21:1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董宁

    在广西柳州工业博物馆中珍藏着这样一张老照片——1954年,柳州电力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刘隆飞与毛泽东主席的合影。在那时,创新技术使燃煤效率提高一倍的刘隆飞老党员是这座城市创新发展的骄傲和标尺。

    新时代,党员要有新作为。如今,柳州供电局以党员为核心打造的“党员创客联盟”接过了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累计开展职创项目200多项,3项专利实现市场转化,不仅极大降低了基层员工的劳动强度,更创造出10多亿元的潜在价值。

 

“越是艰难时刻,就越能体现党员本色”

 柳州供电局党员创客团队不断改进直流试送仪,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广西电网柳州供电局-邹振远-摄)


    刘秀雄干了近30年的输配电。回溯自己创新之路的启蒙,正是源于他爷爷刘隆飞。虽然在他2岁时,爷爷就离开了,但他总是会在父亲骄傲的描述中,想象爷爷作为新中国光荣工人的高大形象,并在心里种下大国工匠的情怀。

    童年时,刘秀雄就热衷于捣鼓爷爷的扳手、父亲的铁钳,把收音机、手电拆了又装,对机器、研发产生了莫大的兴趣。长大后,他继承父辈的衣钵,到广阔的电力一线去实践创造,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党员应该在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既然技术创新可以解放大家、降低大家的劳动强度,我们又有这方面的热爱,就应该以沉下心钻研技术创新,为生产和大家服务,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刘秀雄说。

    直流试送仪是他们研发时间最长、花费精力最大、倾注感情最多的发明。这个“神器”缘起配电抢修最头疼的故障排查。传统人工巡查效率低下,特别是在阴雨天气,根本无法使用传统摇表来判断线路是否故障。

    2009年,刘秀雄、黎玉庭带头,针对故障点查找难题进行研究,用收集来的废弃物品,加上自己手工打造的配件,一遍遍做实验。失败了,换个思路再重来,涉及到跨领域新技术,就自学研究,逮着专家就请教探讨,反复钻研,终于拿出一套设备,首秀成绩喜人:仅用2个小时便成功复电。

    然而推广并不顺利。“当时没有一个厂家能够做出模具。”首先是繁琐操作程序,只有班组成员依靠多年娴熟的相互协同才能完成。再者,大量现场设备都是废弃物资改造而来,规格不统一,图样太复杂。“越是艰难时刻,就越能体现党员本色,党员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敢想敢干,敢闯敢拼,办法总比困难多!”

     不仅是技术上的考验,更是对研发者意志的磨练。他们身先士卒,又一头扎进数据测试与研发攻关中,上百次的推倒重来、反反复复修改设计。党员的拼劲影响、激励了团队的积极性,创客们依靠各自所长,结合高电压试验技术、电力电缆维护技术、配电线路等相关原理知识,成功改制出第一代“直流试送仪”,并在实战中不断改进升级。

     如今,市面上运用的已是第十代直流试送仪,不过一个登机旅行箱大小,重量不过6公斤,操作界面已简化为5个按钮,只需要5到10分钟就能准确定位,抢修效率提高70%,送电一次成功率提高到100%。目前,该神器不仅在南方电网五省区普遍应用,还销售到天津、江苏、陕西等外省,在全国各个供电领域推广应用近千台。

 

“创新联盟”激活党员攻坚克难模范效力

     在世界首创的110千伏架空绝缘电缆项目中,柳州供电局党员创客们分析研究各种电缆,最终拿出可行的方案(广西电网柳州供电局-邹振远-摄)


     32岁的陈三伟在刚开始搞研发项目时不太适应。“每天出工从早到晚累得要命,挤出的空余时间还搞研发,遇到反复试验都失败的时候,就特别难过特别累。”他曾经也想过要放弃,可看到党员创客联盟里快退休的几个老党员还在拼搏奋斗搞创新,他深受震撼。

    在广西电网公司出台的《党员到位标准》中,创新是其中重要一项。与此同时,柳州供电局注重通过“制度建设”,着力将党员创客联盟打造成为“解决问题的中心、人才培养的高地、大众创新的平台、劳模先进的形象”,激励党员带头攻坚克难。

    陈三伟说,过去班组里搞职创多数凭借的是个人经验、兴趣爱好,主要靠自己去完成,“现在,有了职创‘朋友圈’,不同班组、不同专业领域,大家互相学习,共享资源,一起解题。”沉下心钻研的他,截至今年已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以党员为核心,变单打独斗为资源整合,顺应了形势,更能满足发展需求,提高了研发效率和效益。这在世界首创的110千伏架空绝缘电缆项目中可窥一斑。

    针对近年来“线树矛盾”问题突出,党员创客联盟基于丰富的实践基础,以及试验数据,提出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胆想法——给110千伏线路穿上绝缘“外套”。

    但这在专业领域内犹如平地一声惊雷:“110千伏线路的绝缘层至少要19毫米,导线的直径超过国家标准,重量也超过了。”

    唱衰的声音也是警示和鞭策。2014年,20年党龄的黎玉庭和刘秀雄带头开展110千伏架空绝缘电缆项目研发。随着项目的深入,难度大大超过预期:项目涉及材料学、结构力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每迈出一步都有无数个难题要解,也吃过专家的闭门羹,失败更是家常便饭。

“如果在过去,更多靠个人的力量,研发的进度会很漫长、很艰难,但现在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创新联盟”,党员们带头冲锋,各个专业拧成一股绳。高压试验人员反复试验求取精确数据;输电人员钻研力学模型;调度等专业人员为试运行线路选址……

    原来对项目并不看好的广西大学力学专家陈渊,也折服于他们的严谨专业和大胆革新:“理论上不确定的事情,他们基于丰富的实践去证明,也给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018年,第四代110千伏架空绝缘电缆项目落地,并于8月18日在柳州110千伏六广线07号杆—10号杆上试运行,导线总重没有超过普通导线的10%。目前,线路运行一切正常。

    党员黎玉庭始终把党徽挂在工作服上,他说:“这么多年搞技术创新,我的体会是国家、企业对创新越来越重视,这么好的时代,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创客联盟’平台,不好好创新怎么对得起胸口这枚党徽!”

 

以创新榜样兑现党员承诺

 党员创客黎玉庭带领青年党员创客持续改进直流试送仪(广西电网柳州供电局 邹振远 摄)

    90后男孩吉祥是深受党员创客联盟影响的一名青年工匠。他2015年来到柳州供电局,跟着师父黎玉庭学技术,也学做人。每天执着地练习打拉线,剥电缆,一个动作练习了一个月,就像达芬奇画鸡蛋,把每一步刻成肌肉记忆。

    “师傅告诉我,党员发挥作用得有过硬的技术,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问题为导向,才懂得怎么去改进怎么去创新。”吉祥说。

    坚持问题导向,是师父传授给吉祥最重要的创新理念,也是柳州供电局创新工作坚持的基本原则。由吉祥主导研发的“拉线制作专用工具”“电缆肘型头三角支撑架”分别荣获南方电网公司优秀工作室成果金银奖。

    “我们开展‘党员·红匠行动’,就是激励党员创客争当先锋,影响带动更多身边人。”柳州供电局局长、党委书记叶锦雄介绍,该局还实施技术技能专家、创新骨干与党员骨干“双向培养”工程,建立“专家师带徒”机制等,推动全员创新、人人创效。

    党员创客精神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形成党员团队与基层群众之间“双向互动”的良性格局,很多员工从原来的“想不到”“不敢想”,转而“敢想”“敢做”“能做”。

    截至目前,柳州供电局创客联盟培养了一支250多人的职工创新骨干团队,涌现南网工匠2人、南网创客2人、柳州工匠2人,带动了上千人参与创新工作。该局累计开展职创项目200多项,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2项,有效专利拥有数66项。(完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