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排队挑水到自来水进家园 脱贫攻坚战中的暖心事

发布时间: 2019-08-07 13:22:3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任世琛 | 责任编辑: 赵娜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年平均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年总蒸发量为1350毫米的会宁县回河村的村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年过半百的王学团先后经历过从沟里挑水、到水窖集雨、再到今天的自来水进家园。2007年遭遇了婚姻破裂的他当爹又当妈,带着3岁的小儿子背井离乡到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一家砖厂去打工谋生,弟弟王明义无反顾的承担起照顾四个侄子的责任,而自己一生至今未婚。


   王学团是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堡乡回河村村民。1993年,26岁的王学团经人介绍和同乡异村比他小6岁的女子结婚,婚后夫妻二人“浪迹天涯”,先后去过甘肃靖远、酒泉、新疆等地的砖厂、煤矿、农场干活,当过挖煤工、装卸工、种过棉花。王学团的心愿是一边打工挣钱,一边让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妻子走出大山出来看看。

妻子李梅(化名)和王学团都是同乡人,婚前一直生活在海拔2259米梁峁沟壑的新添堡乡,干旱少雨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因素。妻子和他一样也经过过从山沟挑水、水窖集雨,再到今天自来水进家园的艰难用水变化过程。十年的漂泊生活,王学团带着妻子“落叶归根”,于2002年春天回到会宁县,租了县城一间房子,妻子做饭看孩子,他当货物搬运工,每月600元工资刚好够全家人的房租和生活费,虽然所剩无几但一家人过的快乐幸福。

2004年7月2日,小儿子王思连出生,这是王学团和妻子结婚11年来生的第五个孩子。大姑娘现已出嫁,大儿子王司令(左一)22岁,在运营兰州至会宁的专线车;二姑娘王思丽20岁,在兰州一家酒店当服务员;二儿子王博宇(左二)17岁,在会宁四中上高中;小儿子王思连(右二)15岁,在下川小学五年级读书。

2006年春节,正当人们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时,妻子在县城突然“消失”,几个月寻找无果令王学团大失所望,无望的他在县内的班车上意外的发现了妻子,将其强迫带回家。当晚,正当家人为妻子的归来欣喜若狂时,她在家人不防备的情况下翻越墙角离开。2007年妻子李梅(化名)以夫妻感情不和,将王学团起诉到甘肃省会宁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不准离婚。2010年,李梅(化名)以夫妻分居三年,将王学团再次起诉到会宁县人民法院,法院以王学团向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报案李梅涉嫌重婚罪而中止诉讼。

王学团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妻子第一次离家时在县城的出租屋里,他晚上11点下班回来,发现妻子和最小的孩子都不见了,迎接他的是门口放在地上一串钥匙。几天后他找见回来后,妻子就对他大发雷霆的说:跟着你过要啥没啥,就连口渴的时候,窖里连一桶水都掉不上来。

王学军强调说:“那年我们会宁确实干旱很严重,庄稼减产,水窖干枯。”新华社对会宁县当时的旱情报道时这样描述:“甘肃省会宁县中北部的15个乡镇的严重旱灾已持续三年,一些地区已有13个月未降雨。”

经历了婚姻破裂的王学团,2007年秋季带着年仅3岁的小儿子王思连前往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砖厂干活。他白天把儿子背在肩上拉砖烧窑,孩子睡着时他在地上垫几块砖防止受潮,睡醒后背在肩上继续劳作,晚上怀搂孩子和其他工友一起挤睡,这样当爹又当妈的日子在砖厂过了整整3年。

王明是王学团的大弟弟,他年过半百至今未婚 。2007年正当哥哥王学团的婚姻发生破裂,哥哥带着小侄子去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谋生,他发现家里剩下的2个侄子和一个侄女成了无人照看的“孤儿”,他义无反顾的把侄子、侄女接到他家一起生活。用家里一口水窖和几亩地养育着几个孩子健康成长,当有人给她提亲时,女方就因为他“寄养”的孩子太多而拒绝和他谈婚论嫁。


王博宇是王学团(右一)的二儿子,也是几个孩子当中学习最刻苦最好的孩子,他思维敏捷,待人接物的言谈举动大气洒脱,让人很难和这个不幸的单亲家庭联系起来。


王博宇提到叔父王明,有道不完的感动和故事。在他深深的记忆里,有天叔父从山下上来,听见我们兄弟几人在院子哭成一团,他来到家里什么话没说抱起我,背着哥哥和姐姐直往往他家走,从此,叔父就这样承担起照顾我们兄弟几人的义务。多少年来从无怨言,唯有付出。我上高中后,除政府每学期费免去的420元学费和国家1000元的助学金,其余的费用都是叔父卖掉农作物后给我支付。

2016年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解决了该县北部11个乡镇25万群众的吃水问题。现在正在建设的引洮二期会宁南部供水工程,建成后可每年为会宁县供水6493万m³,解决会宁县17个乡镇40.51万人饮水用问题。“现在再不用吃窖水了,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能直接饮用洗衣服,这好像在做梦。”王学团笑哈哈的说。

也许王学团经历了干旱缺水那些艰难的日子,他十分珍惜水资源。每到下雨时,他会早早的把家里的水桶放在屋檐下,等待天公作美,接上满满几桶水平时做饭洗衣服用。他说;“这些水白白的流淌掉,实在太可惜了,还不如接下使用。”

看着在自来水龙头前洗衣服的哥哥,王明感慨万千,他说;“我虽然年过半百独身一人,也许是我今生永远的遗憾,但政府脱贫攻坚战中实施的自来水进家园,这对我们村民来说,是造福了几代人的惠民大好事,今后再也不用担心天不下雨的时候家里没水吃。”

“从沟里排队挑水,到雨水集流工程,再到今天的自来水进家园,这对回河村的每个村民来说,都是脱贫攻坚战中最暖民心的事,解决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吃水难题。”王学团说。(99公益日特别策划 图文&视频/任世琛 出品/中国网 腾讯公益 腾讯新闻)


扫描 二维码,帮助全国干旱地区的儿童喝上一口干净的水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