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巴依•阿拉普家人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 2019-12-24 13:55:2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赵明刚 | 责任编辑: 赵娜

2014年12月18日,对于祖国最西部边陲的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宁静的村子“沸腾”起来,当地群众结束了祖祖辈辈靠点煤油灯和蜡烛的日子。吉根乡电力民生工程总投资1706万元,包括35千伏输变电和配套的配网工程。一次性解决598户居民和附近边防连队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斯姆哈纳村隶属新疆克州乌恰县吉根乡,是我国疆域的最西端,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2013年,国家电网的大网电送到了这块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让祖国最西端从此走进了光明与温暖的“最美时光”。西部发展,电力先行。广大农牧民从没有电到用上电,从用上电到用好电,让电力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还是要靠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翻天巨变。

“头枕天山、脚踏昆仑”的乌恰县吉根乡,土黄色是这里的主色调,乡党委政府院内的五星红旗则是一抹难得的鲜艳。这里中国版图的最西端,呲邻吉尔吉斯斯坦,平均海拔2800米,有2000多名柯尔克孜族农牧民在这里生活、放牧、护边,栖养生息。

近几年,在党的民族政策下光辉照耀下,吉根乡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各族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走进吉根乡斯姆哈纳村老村长、老党员江巴依·阿拉普家里,他告诉我们:“我是1948年出生的,今年已经72岁了,我们家三代人都居住在这个村落,五、六十年代,我们这里没有电,家里照明全都用马灯、煤油灯和蜡烛照明。八十年代以后,我们这个村落的供电一方面是靠当地的小型柴油发电机供电,另一方面是靠当地一个小型水电站供应电能。2014年年底国家的政策和党的政策惠及到我们这个村,中国的电网延伸到我们这里,这里的政府、部队、企业及农牧民都用上了国家电网的电力,供电质量及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稳定性要比以前当地小水电稳定多了。因为电力供应有了保障,所以带动了本村更多的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吉根乡人民政府通过农牧民发放毡房、扶持小商店、兴办农家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等措施,助力当地农牧民发展旅游、增收致富。 2014年-2019年,吉根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5484元增长至9153元,增长率66.9%,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日子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过去家里的生活很艰苦也很拮据,住的是土坯房,在党的好政策下,我的媳妇和儿子都成了护边员,现在一家人的收入要比前几年高多了,全家都住进了水、电、暖、闭路电视及通信网络齐全的安居房,家门前的路也通了。今年国家‘煤改电’电采暖政策落地实施后,我家冬季主要用的就是电采暖供热了,非常方便和清洁。”

吉根乡距离乌恰县城120公里,有“西陲第一乡”之称,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主要以养殖牦牛、骆驼、柯尔克孜羊为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8户1004人,已于2017年底全部脱贫,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2019年通过了国家级精准脱贫验收。

地缘、资源、区位是吉根乡的三大优势,依托伊尔克什坦口岸、800亩胡杨林、浓郁的柯尔克孜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加快构建旅游精品路线,着力打造“最后一缕阳光”旅游品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吉根乡农牧民生活发生的变化只是近年来新疆克州开展脱贫攻坚、推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赵明刚)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