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9日讯(记者韩琳)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永禄昨天在京表示,经过3年多的试点工作,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定的8个方面31项重点工作任务已全部完成,试点区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日益显现,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强化。三江源国家公园将在今年内正式成立。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海省,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涉及果洛州玛多、玉树州治多、曲麻莱、杂多4个县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713.62米,它拥有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有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三江源国家公园高山花丛。
任永禄介绍,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青海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对照中央提出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的三区目标压茬推进,探索构建省州县乡村全覆盖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基本解决了“九龙治水”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立了行政管理体系,实施4县大部制改革,整合林业、国土、环保等部门职责,在3个园区设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设立生态保护管理站,在乡镇政府增挂保护管理站牌子,全面建立了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和执法机制;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局整体划归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立执法监督处,将执法和案件查处权扩大到国土、环保、林业、农牧等自然资源刑事司法领域;整合园区所涉4县的自然资源执法机构,解决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成立玉树市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提高依法管园建园水平;同新疆、西藏、甘肃、云南等省区建立合作机制,消除边界执法难点盲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永禄在国家林草局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此外,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各类保护地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一体化管理。开展三江源草地、湿地、野生动物等资源本底调查,建立三江源自然资源本底数据平台,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本底白皮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资源资产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探索了社区共管模式,使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园区全面实现了“一户一岗”,共聘用1.72万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大胆尝试将草场承包经营逐步转向特许经营。鼓励引导并扶持牧民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使他们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长效收益。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
任永禄表示,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在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第三方综合评估中,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得到专家组一致认可。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日益显现,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强化,水源涵养量平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度提高11%以上,产草量提高30%以上。2020年内,国家将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