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战"疫"】36小时抢建武昌“方舱医院”背后的故事 抗“疫”一线的逆行者

发布时间: 2020-02-08 10:33:3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杨爱国 | 责任编辑: 赵娜

5日中午12时,正是饭点,但李涛面前的盒饭却几乎没动。一来是事多、电话多,二来是胃口差,肚子饿,却不想吃。刚在电话里安排好下步材料供应工作,端起盒饭想强行吃几口。一位项目负责人匆匆找来:李部长,电工胶带没有了,我需要二箱,吃完饭就要。李涛答应着,放下盒饭马上安排物资部的小唐去办。

 李涛是交通公司物资部长,从4日凌晨赶到洪山体育馆,就一直盯在施工现场,已长达36个小时。他声音沙哑、眼里布满血丝,浑身透着疲惫。但他不敢休息,更不敢懈怠,项目接得太急,工地上什么材料都没有,就连基本的施工工具也没有准备。他深知工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也深知材料供应不畅对工程进度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在当前非常时期。

 武昌“方舱医院”所需材料十分庞杂,大到电力电缆、方钢、轻型防火板,小到铁钉、螺栓、水管弯头,不同规则、不同型号、不同材质的材料、配件成千累万,都需要一批批、一件件组织回来,并且多数时候一个配件需要从几家供应商调货,在武汉封城、交通管制的特殊时期更是困难重重。李涛和物资团队一道,对报送来的材料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和施工顺序,拟定供货清单,想方设法组织。

 洪山体育馆改造成“方舱医院”后,800张病床边配备的医用设备和开关插座,以及医护工作间用电需要,只能靠安装6台配电柜来满足三个区域的用电需求。但是,这种医院临时配置的配电柜是非标,武汉市场根本就采购不到。

 从4日凌晨开始,李涛就开始联系,他把手里供应商的电话都打遍了,还拜托亲戚、朋友帮忙打电话、在网上找。电话、微信、QQ上能联系的人都联系遍了,但直到上午仍一无所获。

“我们这里有配电柜体,可要满足医用需求,你需要提供配件到车间来组装。”距离武汉100公里的鄂州市传来好消息。配电柜的主要配件是210个非常用的空气开关。若在平时,在武汉购买这类材料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但是现在建材市场停业,找配件,无异于大海捞针。  

14时,李涛终于找到了符合要求的配件,立刻安排人送到鄂州的工厂组装。

“武汉一直处于封城状态,我们提前找政府协调好各方关系,顺利出城,结果在龚家岭高速路口被堵了将近4个小时。经过各方协调,配件到达鄂州。但回武汉的路上,又在鄂州高速路口被堵了2个小时。”跑鄂州的同事一直与李涛保持热线联系。5日清晨4时,6个专用配电柜终于运抵施工现场。20多个小时里,李涛的电话打出去100多个,虽然疲倦,但李涛甚感完成任务后的欣慰。

在中国一冶建设工地上还有许多像李涛一样的铁人,他们是抗“疫”的中坚力量。

上阵父子兵

中国一冶城建公司田汉斌和供职交通公司的儿子田智同时接到参建“方舱医院”建设任务后,父子俩一起奔赴洪山体育馆。“都是临时下达的紧急任务,公司党委有部署,我们就冲锋,现场不分什么干部、员工,我们都是一冶的好儿郎!”在建设现场负责协调工作的田汉斌说。“时间紧迫,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确保现场活动板房、电缆、零件的及时充足供应。”部队士官退役的转业军人田智说。疫情面前,他们跟时间赛跑,跟病毒战斗,保障材料供应,圆满完成留置病房的隔离建设、缓冲区及隔离区通道建设任务。

抗“疫”夫妻档

2月4日凌晨,在知悉城建公司参战"方舱医院"的号召后,老党员、退伍军人李承勇主动请缨,参与到"方舱医院"建设。在现场,李承勇尽显军人本色,一边进行材料倒运和装卸,一边不忘提醒其他同事正确做好自身防护。同样作为城建公司职工,李承勇的妻子王雨杰也请战来到建设现场,从事现场清洁、消毒工作,并不时帮助提醒同事做好自身防护措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国一冶与武汉人民肩并肩,用参建武昌“方舱医院”的实际行动,奋战在疫情一线。(杨爱国)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