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 抗“疫”战中的一冶力量[组图]

发布时间: 2020-02-16 18:01:0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刘桢珂

中国网讯   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主战场——武汉市,中国一冶以央企责无旁贷的责任担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参与到抗“疫”战中。中国一冶交通公司职工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在农历新年里,在疫情最肆虐的时候,离开最温暖、也最安全的家,义无反顾地奔向抗“疫”一线。从1月29日开始,他们转战在武汉三医院首义路院区、光谷院区和武汉九医院、武钢二医院、新洲人民医院、新洲第二人民医院,以及武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还有武汉市耳鼻喉医院、武汉软件职业工程学院、江岸区知行学院、武汉电子仪表学院、武钢阳光养老院、健吾假日酒店隔离区改造等抗“疫”前线。用赤忱的爱心为“白衣天使”构筑牢固的“安全防线”,为病患抢建希望的“生命方舟”。


构筑“白衣天使”的“安全防线”


1月29日,正是农历大年初五。已是21时,新冠病毒疫情笼罩下的武汉夜色深沉。这时,立即改造、修缮和搭建武汉三医院、武汉九医院、新洲人民医院、新洲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隔离缓冲区的生产指令到达中国一冶交通公司。


抗“疫”战中,兵贵神速。交通公司总经理焦玉俊、副总经理朱颂阳、韩爱国、王朋林挂帅出征,星夜调集滨江商务区项目部经理刘家勇、党支部书记任军、安监站站长李泽平,武汉经开项目部经理李俊杰、副经理曾维才、郭宏杰和武汉阳大项目部经理张小兵、党支部书记张东等在汉的施工管理骨干兵分三路,赶往抗“疫”前线。他们与院方对接,了解项目意图、踏勘线路、确定施工方案,并且开始征调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准备施工材料。


在武汉封城、交通管制、市场关门的现实情况下,不仅作业人员和施工材料短缺,而且,在收治新冠病毒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施工,每一个人都心怀忐忑。但抗“疫”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斗,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一冶交通人抖擞起精神。1月30日8时,穿戴好防护用品的施工人员在3个建筑工地陆续进场。为缓解作业人员的恐慌心理,带队经理和党支部书记靠前指挥,与大家并肩战斗。


与疫情竞速。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防控改造工程和首义路院区检验科隔离隔断施工同时开工。首义路院区检验区是病毒污染区域,医院方面曾提示,检验区是病人抽血检验及确诊病人治疗区域,存在极高的被感染风险。这不仅仅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更是与生命的较量!就是在如此的环境中,他们争分夺秒,日夜抢干工期。2月1日就完成首义路院区普仁楼传染疾病检验区的改造建设和修缮,并通过验收。工程量较大的光谷院区防控改造工程正在按施工节点加快向前推进。


刘家勇、任军、李泽平负责施工的武钢二医院已收置了200多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稍有不慎,就有感染的危险。他们小心翼翼,做好严密防控措施后,连夜组织人员、车辆、材料进场施工。1月30日清晨开始,他们不分昼夜,不辞辛苦地拼命抢修。维修改造了传染专科大楼供水系统,新作了3000平方米屋面防水,将开的裂墙壁拆除重做,完善冲水设施,并且安装了饮水机、热水器、空调等生活设施,对医院进行了全方位卫生大扫除。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一道爬架梯、搬物资、清楼道。2月2日按要求如期完成并通过验收,使昔日破旧的楼房焕然一新,获得武钢二医院的高度赞扬。


2月4日,交通公司又接到施工任务。武汉市九医院住院部3至10楼病区通道需要做隔板墙、装防护门。交通公司总经理焦玉俊、副总经理朱颂阳即刻前去九医院与院方对接,明确施工任务。任军和汪干临危受命,负责该医院的工程建设。九医院是青山区新冠病毒肺炎的定点治疗医院,尤其是第10层楼,全都是危重病人。虽然心有恐惧,但他们相互鼓励打气,从早上6点钟开始施工至夜间24点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新洲人民医院处于武汉远城区。交通公司副总经理韩爱囯及办公室主任胡国昌、项目经理张小兵、支部书记张东驱车90多公里于1月30日凌晨2时30分赶到新洲区人民医院。当即对ICU病房缓冲隔离区的改造区域进行了实地查勘、定位测量、确定改造方案,并启动联系施工人员及采购材料等工作。30日上午10时,主要材料及10名施工人员到场,随即展开施工。他们苦干加巧干,放弃休息和吃饭,一鼓作气在医院要求的14时30分前完成隔离缓冲区的施工任务。当晚19时,新洲人民医院请求对病房的通道进行分隔改造,并希望在31日12时前完成。张小兵、张东接到任务后,当即确定施工方案并落实好材料连夜送到医院。翌日一早,他们就带领施工人员赶到医院,于12点前高效完成了病房通道的分隔改造。2月2日、3日,他们第三次对新洲人民医院的传染科病区的通道进行隔离改造。  


来不及歇口气,2月3日下午,张小兵他们又接到新洲卫健局的通知,请求对新洲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隔离改造。新洲第二人民医院检修处临近重症室,当他们一到现场,便看到两个刚去世的人被抬走。直面死亡,他们第一次产生畏惧的情绪。虽然内心挣扎,但活还要干。他们详细了解了医院的具体要求,对需改造的部位进行了实地勘测,立即确定改造方案。15名施工人员随即赶到医院,大部分材料也跟随进场。所有人员穿上防护用品后,从早上一直施工到晚上22时30分。防护服密不透风,一会儿他们就汗湿衣背,穿脱防护服也不方便,他们就减少喝水,虽然口干舌燥,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因为大家明白,早一刻完工,医院就可以早一点收治病人。3日15时30分,他们提前3个小时完成了118平方米的中医科病房、肿瘤科病房、护士站及医生办公室的缓冲区隔离墙的施工任务。


紧接着,武汉市耳鼻喉医院的援建新任务接踵而至;武汉市三医院建设任务不断加码,工程现场一直是一片火热。一冶人在这场战“疫”中连续作战,愈战愈勇。


8日晚,中国一冶交通公司接到增援鄂州雷山医院二期的建设任务,其施工内容包含雷山医院二期1、2、3、4栋风管制作与安装。


疫情就是命令,增援刻不容缓。交通公司早已为接受新任务做好了思想准备、人员准备和物资准备,建立了完善的疫情防控与建设任务应急响应机制。交通公司接到任务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一支21人的突击队快速完成集结,连夜赶往鄂州雷山医院建设现场。


9日清晨,交通公司的多名党员突击队队员与数十名工人驰援雷山医院建设现场,机械、材料同步进入现场,工程建设全面展开,通风管道制作如火如荼……


10日,雷山医院二期E区及F区外围风管制作与安装及风机设备安装工作迅速铺开,风管吊装开始。


11日,交通公司又新增鄂州经开区隔离病房暖通管道及设备安装的任务。12日,突击队迅速启动鄂州临空经济区隔离医院暖通工程施工,雷山医院二期风管拼接此时也已制作完成,屋面安装支架焊接作业稳步进行。13日,鄂州雷山医院二期加速施工,墙面,屋面风管,风机安装作业等各项建设工作正火速推进中……


 14日夜,大风狂起,气温骤降,倒春寒袭击疫情中的江城。这时,中国一冶再次接受任务。武汉市政府要求从15日早上开始,分别配合青山区、洪山区、江岸区政府,利用宾馆酒店,各建600个床位的方舱隔离医院。集团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交通公司、城建公司完成,两公司立刻进入战斗状态。交通公司一直处于待命状况的三个突击队共80余人,立即顶风冒雪奔赴工作地点。在武汉软件职业工程学院、在江岸区知行学院、在武汉电子仪表学院,一冶人在连续抗“疫”。


抢建“生命方舟”


2月3日,庚子年正月初十。这天深夜23时,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的武汉,伴随着善良人们的祈祷渐渐进入梦乡。就在这时,“有重大任务,请速到武汉洪山体育馆集合!”一道急如星火的指令从中国一冶交通公司领导班子发出。不敢稍有懈怠,4日凌晨零点37分,徐诉、姜平、李涛、刘家勇、褚金华、陈伟、任军、李泽平、胡国昌、潘登等27名党员干部和职工就从三镇不同的方向星夜集结到武汉洪山体育馆3号通道前。中国一冶副总经理王健早已等候在此,他发出简单而坚决的作战动员:组成党员突击队,按照武汉市政府要求,迅速展开工作,将洪山体育馆改造成武昌“方舱医院”。


国家建设主力军与新冠病毒疫情在武汉抗“疫”主战场短兵相接,英勇的中国一冶职工再次奔向抗“疫”一线。


2月3日21时许,中国一冶副总经理王健、交通公司总经理焦玉俊、副总经理江城赶到洪山体育馆参加武汉市政府召开的防控疫情紧急会议。会议指出,要坚决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尽最大努力,与时间赛跑,确保确诊患者集中收治,疑似患者集中隔离,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要千方百计解决床位问题,加快病房周转率,形成重症轻症分流机制,确保确诊患者应收尽收;抓紧征用市内会展场馆,将其尽快改造成为“方舱医院”,用于集中收治轻症患者。


会上,武汉市政府要求中国一冶作为主力建设单位,将洪山体育馆改建成能容纳8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轻症肺炎患者。主要施工内容为在主馆、训练馆和羽毛球馆(地下室)等三大区域内建设留置病房的隔离间、缓冲区和隔离区通道以及水电、排水等附属设施。


疫情就是命令。领受任务后,训练有素、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中国一冶迅速成立了以王健为总指挥,焦玉俊、徐诉、贺勇、姜平、江城、崔胜超、岳堃等分公司领导为成员的前线指挥部,统筹协调负总责。指挥部按专业分工,组建施工管理组、物资采购组、后勤保障组,负责具体施工等事宜。


工地就是战场。施工管理组立即与设计院对接,踏勘场地、熟悉图纸,并连夜对主场馆、训练馆、羽毛球馆(地下室)展开实地测量、定位放线,策划施工方案,拟定材料需求计划;物资采购组根据施工组的提出的材料需求和施工时间表,制定出采购清单,随即电话联系供货商进行询价、下单;后勤保障组则包下琐碎的生活后勤工作,为大家提供防护用品,免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大家各司其职、相互补位、全力配合。一台高效而有序的施工组织机器即刻高速运转起来。


4日8时许,中国一冶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占江来到施工现场,看望职工、鼓舞士气,并一再叮嘱大家在施工过程中穿戴好防护用品。


此时,交通公司、城建公司、冶建公司组织的80多名工人陆续驰援施工工地,并且还有工人源源不断的增援而来,至中午12时,现场已有150余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


阻击疫情,责任重大。中国一冶建设者开始了不眠不休、争分夺秒的“方舱医院”改建攻坚战。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


没有施工策划、没有技术准备、没有劳务准备、没有材料准备、没有工机具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一片空白。


打无准备之战是建筑行业的大忌。但在非常时期,中国一冶众志成城,发扬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战斗精神,发挥专业人才队伍等全方位资源优势,扛起了央企的责任担当。


4日8时,中国一冶全面启动“方舱医院”改造施工。交通公司、冶建公司、城建公司的50余名党员突击队员冲在最前面。但由于武汉封城、交通管制、市场休市等原因,熟练技术工人不足和施工材料短缺等困难显露出来。


中国一冶“方舱医院”指挥部迅速调整策略,将全部管理、施工人员划分为主场馆作业区、训练馆作业区、羽毛球馆作业区、水电作业区;每个作业区按照人数组成二个梯队,交替作业,歇人不歇工,并由一名熟练技术工人带多名小工,边施工边培训。此举缓解了技术工人不足,施工效率大为提高。


面对施工材料供应不畅难题,指挥部特事特办,协调调集中国一冶在汉项目部的存量物资,以解“方舱医院”项目的燃眉之急。李涛、林伟、田智、唐英杰、陈淑桦、黄武军、齐翊朝等人组成的物资采购组超强、超负荷运转。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人脉资源,千方百计组织回工地急需的施工材料。


刘家勇、任军、李俊杰、刘红兵、黄立朝、吴林华等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项目经理,他们在干完其它医院的隔离项目后,以疲惫之躯再次精神抖擞地转战到武昌“方舱医院”工地充当施工员,来回穿梭于各个施工作业点进行技术交底、质量检查、进度督导和防护督查;还有李泽平、郑鑫山等管理人员在履行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为施工人员打下手、当小工。还有机关人员在全力做好后勤工作的同时,还扮演着收货员、发货员、搬运工、清洁工的角色。中国一冶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拼搏精神在抗“疫”一线得到充分展现。


正当武昌“方舱医院”激战正酣的时候,2月4日22时,武汉市政府又赋予中国一冶新的施工任务,新增门诊房、垃圾处理房、50个厕所,以及隔离病房热水器、换洗池等工程量。没有丝毫犹豫,中国一冶无条件领受了新增施工任务。指挥部根据新增施工任务调整管理人员配置,开辟出新的施工区域。


经过不舍昼夜的连续施工,5日上午8时,主场馆、训练馆、羽毛球馆(地下室)新建的诊疗室、药品仓库、配药间、更衣室等19间800多平方米的隔离空间和25米长的医护专用隔离安全通道全部完工。工程开始转向全面冲刺水电安装阶段。


洪山体育馆主场面积近900平方米,日常是运动场地,地板上几乎没有任何电线线路和接口,也缺乏铺设线路的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方舱医院”的用电需求。为了使800张床位都能顺利通电,以城建公司、冶建公司为主的突击队员们全面进行线路铺设,并在每张简易病床的床头安装开关和插座。他们通宵达旦安装导线盒、电线布线,为开关插座接线。由于线路和开关插座都是安装在地板上,队员们干脆就蹲着、跪着进行作业。


2月5日16时30分,武昌“方舱医院”新增供电系统改建完工通电;20时,医护隔离空间及病房电源插头安装任务全部完成,水暖项目也相继完工。


5日20时,随着最后一个清洁区和污染区通道的封闭,历经36个小时的改建,这座被寄托了战胜病魔希望的武昌“方舱医院”由中国一冶交付业主。


同日23时30开始,来自武昌区的第一批轻症新冠肺炎确诊病人,被转送至武昌方舱医院接受治疗。


抗“疫”一线的逆行者


2月5日中午12时,正是饭点,但李涛面前的盒饭却几乎没动。一来是事多、电话多,二来是胃口差,肚子饿,却不想吃。刚在电话里安排好下步材料供应工作,端起盒饭想强行吃几口。一位项目负责人匆匆找来:李部长,电工胶带没有了,我需要二箱,吃完饭就要。李涛答应着,放下盒饭马上安排物资部的小唐去办。


李涛是交通公司物资部长,从4日凌晨赶到洪山体育馆,就一直盯在施工现场,已长达36个小时。他声音沙哑、眼里布满血丝,浑身透着疲惫。但他不敢休息,更不敢懈怠,项目接得太急,工地上什么材料都没有,就连基本的施工工具也没有准备。他深知工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也深知材料供应不畅对工程进度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在当前非常时期。


武昌“方舱医院”所需材料十分庞杂,大到电力电缆、方钢、轻型防火板,小到铁钉、螺栓、水管弯头,不同规则、不同型号、不同材质的材料、配件成千累万,都需要一批批、一件件组织回来,并且多数时候一个配件需要从几家供应商调货,在武汉封城、交通管制的特殊时期更是困难重重。李涛和物资团队一道,对报送来的材料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和施工顺序,拟定供货清单,想方设法组织。


洪山体育馆改造成“方舱医院”后,800张病床边配备的医用设备和开关插座,以及医护工作间用电需要,只能靠安装6台配电柜来满足三个区域的用电需求。但是,这种医院临时配置的配电柜是非标,武汉市场根本就采购不到。


从4日凌晨开始,李涛就开始联系,他把手里供应商的电话都打遍了,还拜托亲戚、朋友帮忙打电话、在网上找。电话、微信、QQ上能联系的人都联系遍了,但直到上午仍一无所获。


“我们这里有配电柜体,可要满足医用需求,你需要提供配件到车间来组装。”距离武汉100公里的鄂州市传来好消息。配电柜的主要配件是210个非常用的空气开关。若在平时,在武汉购买这类材料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但是现在建材市场停业,找配件,无异于大海捞针。  


14时,李涛终于找到了符合要求的配件,立刻安排人送到鄂州的工厂组装。


“武汉一直处于封城状态,我们提前找政府协调好各方关系,顺利出城,结果在龚家岭高速路口被堵了将近4个小时。经过各方协调,配件到达鄂州。但回武汉的路上,又在鄂州高速路口被堵了2个小时。”跑鄂州的同事一直与李涛保持热线联系。5日清晨4时,6个专用配电柜终于运抵施工现场。20多个小时里,李涛的电话打出去100多个,虽然疲倦,但李涛甚感完成任务后的欣慰。


在中国一冶建设工地上还有许多像李涛一样的铁人,他们是抗“疫”的中坚力量。


曾维才,是中国一冶交通公司武汉经开项目部的一名老施工经理,不是年纪大,而是资格老。因为常年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他皮肤黝黑,声音洪亮,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老曾”。


1月30日8点,接到公司通知,老曾立马放下正在做的早餐,风风火火地出门了。驱车40公里赶往突击小分队援建项目之一——武汉市三医院光谷院区。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突击队决定通宵作战。老曾留了下来,除了兼顾现场施工情况,他还拿着手机不停地拨打电话。原来,由于道路封锁,交通不便,不在武汉市内的工人全都无法前来作业,而有条件前来的,一听要在医院作业,大多有点推诿。除了工人不好组织,施工所需的材料也同样不好组织。正值春节,材料供应商都已经回家过年了,而且现在疫情复杂再加上道路封锁,难上加难。“再难,我们也不能放弃,更不能当逃兵”老曾跟同事说。最终,老曾他们只花了一天的功夫,就完成了检验区的隔断,而这个隔断也是三医院所有的医生和病人的安全防线!2月3日下午,“振捣棒,丝杆,蝴蝶卡,活动脚手架,铁丝,到场!”老曾在突击队的群里发了一张图片。在图片中,现场的工人们正从车上卸着货。苍天不负有心人,老曾打电话磨破了嘴皮子,也“磨”来了现场急需的施工材料。老曾来不及高兴,放下手机,一边帮着卸货,忘我的一头扎进了现场。


“作为普通人,我当然害怕,但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往前冲”。交通公司39街项目部安监站站长李泽平就冲锋在武钢二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武汉软件职业工程学院、江岸区知行学院等多处抗“疫”一线。


在武钢二医院,刚进现场的李泽平确实不安,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感,他不看手机上的疫情新闻,每天穿着防护服钉在工地现场。“我每天只上一次厕所。”因为每上一次厕所就必须更换一套防护服,而现在医疗物资稀缺,条件根本不允许。为了节约资源,李泽平和同事一天只吃二餐饭,中午喝点水就在原地休息一会。施工现场实行24小时交叉作业,等接班的人来了,李泽云才能下班吃饭。


2月3日晚,刚干完武钢二医院的活,还来不及休息,李泽平又赶往洪山体育馆,加入到建设方舱医院的大军中。随后,“李泽平还参与了武汉市耳鼻喉医院、武汉软件职业工程学院、江岸区知行学院等处隔离区的建设。

上阵父子兵。中国一冶城建公司田汉斌和供职交通公司的儿子田智同时接到参建“方舱医院”建设任务后,父子俩一起奔赴洪山体育馆。“都是临时下达的紧急任务,公司党委有部署,我们就冲锋,现场不分什么干部、员工,我们都是一冶的好儿郎!”在建设现场负责协调工作的田汉斌说。“时间紧迫,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确保现场活动板房、电缆、零件的及时充足供应。”部队士官退役的转业军人田智说。疫情面前,他们跟时间赛跑,跟病毒战斗,保障材料供应,圆满完成留置病房的隔离建设、缓冲区及隔离区通道建设任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国一冶与武汉人民肩并肩,用改建新冠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参建武昌“方舱医院”、改造建筑物隔离区的实际行动,奋战在疫情一线,为武汉保卫战做出了应有贡献。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