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眼下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很多一线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付出了艰辛。而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样需要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心理健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教授吴大兴就防疫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解答。
问题一:医护人员等一线的工作人员,心理、心态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如何提前进行预防或者心理干预?
作为一线的医务人员,首先要有心理准备。需要去鉴别和察觉自己的心理表现。不去否认这个感觉,要去察觉到什么程度,具体的有哪些表现。第一个很疲劳,因为你要工作,而且是穿防护服工作,一般来讲是4个小时,但是在前期紧张的时候会6到8个小时,这时会感觉一种耗竭的状态。我们经常看到新闻画面中有很多医务人员靠着墙休息,躺在床上休息的画面,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就是紧张、疲劳、耗竭。但实际上他们没有表达出来的还有很多的东西。
它突出表现为焦虑不安。前期就是焦虑为主,在前期做一些评估的时候,发现一线医护人员的焦虑值是比较高的,需要帮助的分数,内心需求是非常高的。
前期还有一个特点是失眠。失眠不仅使人感觉到身心疲劳,同时它也会降低免疫力。很多的医务人员工作会很投入,之后就表现为想睡睡不着,处于亢奋当中。出现这个状况,前期就开始有睡眠障碍,有些容易惊醒。这是在第一个阶段比较突出的心理表现。
问题二:对于一线医护人员的这种睡眠障碍,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呢?
平时进行一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我希望医务工作者去前线之前,可以进行一些干预。至少我们一起交流,让专家去讲解可能会出现在哪些心理状态,要去学会鉴别,大家相互交流,可以达到缓解的作用。这是一个针对焦虑很重要的东西。进入一线以后,是一个封闭状态,当医务工作者有焦虑的情绪的时候怎么办?就需要有人和他进行交流。当他需要交流的时候,有人去舒缓这种焦虑,让他表达出内心的焦虑,内心的恐惧。不是每个人去上了战场,上了一线,都能够做到泰山压顶不动摇的状态的。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焦虑、出现了恐惧、出现了害怕,这是人的基本反应。不能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行;也不能因为你的同事出现这个问题,就否定他,我们要去接纳它,就不会被它所左右,被它所干扰,这是一个基本的自我防护的原则。
观点:只有了解医护人员担心的是什么,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心理干预。
第一,担心老人家的健康,担任担心孩子的健康,担心自己会传给家人,这是他最主要的担心。第二个担心就是担心孩子没人管,担心家里的长辈没人照顾,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冲突在这里面。我们只有搞清楚一线医务人员内心所担忧的问题是什么,那么你就会有方向感,你的支持才能够达到他内心的需要。
问题三:分享一些心理干预的案例
我们是三甲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筛查病毒感染者,所以当时我们就成立了医护人员心理干预小组。2月初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去做了这个工作。
首先我们成立了干预小组,包括其他的心理专家、精神科护士、心理治疗的工作者,我们一起来做这个事情。
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完需要休息,我们是安排在我们的一个病区,把我们病区腾空了,给一线医护人员休息。他们在隔离病房工作完以后,及时来休息,也是自我隔离。这4个病区是我们中心国家精神中心的病区,医生、护理都是精神心理方面的专家。每天的早中晚做一次医疗保健操,健身操,大家可以自己来进行。临睡前我们会播放很多睡眠的音频,放松的音乐,睡眠质量就改善了。我们提供了很多运动方式,比如跳绳、乒乓球等等,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运动以后会放松很多。根据每个人情绪反应不一样,我们进行了精神专家的排班,你需要一对一的服务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预约。 如果实在是没有面对面的机会,我们就提供一些热线电话。另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面对病人, 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或者筛查病人的时候,怎么进行心理沟通,我们也进行一些知识的传授。
我们会给一线医护人员一些选择:可以推送压力管理,自我调适的知识;可以提供一些放松的音频、视频,可以打成二维码贴在走廊上面,如果需要就扫一下,回到房间里面去做放松;我们还进行一个心理的评估,采用一些心理量表、问卷来对每个人进行评估,针对有高危的个体,我们会给一些特别的1对1的帮助,这是我们的一些工作的经验,希望分享给大家。
问题四:警务、社区工作、志愿者是否会产生应激反应?
心理反应,用专业词就叫应激反应,通俗表达叫压力反应。作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警务人员,他们也会有焦虑、担忧、不安,就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阶段会出现的心理反应、应激反应。一个月内我们称为急性应激反应,他会有恐惧、紧张、焦虑;一个月以后,也会出现一些延迟性的反应。 实际很多人在第一个阶段第一个月的时候没有急性应激反应,但到了一个月以后就可能出现一些反应,比如说警觉性非常高,大脑里面出现一些发生过的的创伤画面,我们称为闪回,就像放电影一样的,曾经经历过的东西现在又出现了。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他时刻处于闪回的表现当中,当然程度上有所不同。有些人多,有些人比较少;有些人持续比较长,有些人持续时间比较短,我们有一些心理量表可以评估这种反应。
问题五:如果一个月后出现了延迟性心理应激反应,应该如何处理?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这延迟性应激反应,只有一部分人群会有,至于应对治疗,大部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可能达到痊愈,有一部分人通过自我调整可能达不到,就可以找相关的精神心理专家来做进一步治疗,或心理治疗,或其他治疗,应该是在这样来决定。
问题六:这次疫情后,一线医务工作者对职业有倦怠感,应该如何安抚?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每个人对职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年轻人、中年人、工作比较久的人他们对职业的理解、领悟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他可能得到了升华,对他工作的升华,人生的升华,他可能更能够去理解、接纳自己的职业。有一部分人也认同自己的职业,我是医务工作者,我是警务工作者,我是志愿者,但是当他面对这个情景的时候,可能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反应。当前来讲不仅仅是安抚。我们需要一些正能量,但是从每个人的表现来讲,我们有时候需要深层次的交流,引导他对职业意义的深度思考。增强职业的荣誉感,我认同了我的职业,那么这个职业它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它对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然后我们才可能得到对职业的升华,我想应该是从思路方面来讲。当然每个人对职业的理解不一样的,我们在和他交流的时候,可能谈的层次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内心还是要充满一些力量。我想应该是这么来理解我们当前的职业的问题。
问题七:对于普通人的自我调适,有什么推荐的方法?
第一,面对疫情遇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自我心理恐慌的问题,要积极察觉,不能否认,要去接纳我的恐惧。
第二,一定要去了解权威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这是做好心理防护的前提。
第三,最主要的一点,个人的心理防护是持久战。恢复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战疫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心理应对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接纳这个过程。对我们普通人来讲,这样的心理防护才是做到位了。
问题八:对于普通人,有没有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给自己做个测评?
针对急性应激反应的,目前有一个心理健康自评问卷,也叫SRQ,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一个问卷。它有20个问题,他提的问题你答是,就记1分,答否就是0分,积分累积大于等于7分以上,就说明你这一段时间心理反应比较大,你需要求助,或者说你的周围人亲戚朋友的帮助,或者说是去医院进行相关心理方面的帮助。这是一个初步的鉴别,告诉你有心里压力如果到这个值,就需要做好自我调整,也可以求助社会支持。做了这些所有的努力,心里还不能够平静,可能就需要去找心理专家,去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交流。目前在这种疫情下,很难去找到一对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地强调要寻求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资源,你的家人,谈一谈,聊一聊。比如说你有哪些困难,你可以和你的朋友、亲戚、老师、同事进行求助,这就得到了心理支持,你的压力就会减轻,应该这么去理解心理量表的作用。
问题九:过度沉浸在新闻中情绪消沉,如何缓解这种症状?
近几年来科技的发展、自媒体的发展,信息太多了,也会带来冲击。
所以在很闷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和你的朋友进行交流学习,而不是去恐慌。
我们现在有很多的方法,比如刚才讲的12320的接电话的志愿者多数都是有心理咨询师培训经历的人,不仅仅是12320,还有各省高校心理学会组织科很多的心理热线,都可以去拨打。
实在不行,我们要自我隔离,自我情绪的隔离,我们先断网、静心。你可以去找音乐,比如说班得瑞的轻音乐,中国传统的轻音乐,听5分钟,闭上眼睛。
第二种,也是现在研究比较多的、比较有效的,比如说一些正念的静心练习,这个是能够起到很好的减轻焦虑的作用。
问题十:有什么比较好的运动可以适当减压?
我们主张有氧运动能够得到一个放松,比如说我们的广场舞、游泳,还有一个比较简洁的办法就是快步走,都能起到放松的作用。有些网友可能对中国传统运动文化比较感兴趣的话,我们推荐太极,实际上缓慢的运动能够达到和刚才躯体扫描一样的放松的作用。
问题十一:疫情过去以后,要如何调整自身的心态?
疫情过去以后,应该要让自身对生命意义得到提升,需要感悟生命需要、珍惜生命,更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这样我们在生活当中就更能够很顺应地处理生活当中的一些困难。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下一步的心理压力,包括一些创伤。
问题十二:家人在抗击疫情前线,如何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老人和青少年。
在疫情当中很多老年人比我们更淡定,但是也要给他们支持给予关心,尤其是去一线的医务人员、警务人员、一些安保、志愿者、社区人员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一是要建立起父母和孩子之间情感的链接,信息的链接,即使我再累也要给孩子发一份平安的信息,也可以给他一个鼓励的视频;作为青少年在家里的话,可以鼓励他们写一些心得,画一些漫画发给父母,对父母来讲也是个激励,对孩子来讲也是在缓解他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得到成长。我一直强调的是在困难中小孩子能够得到快速的成长,因为父辈的力量给他的这种示范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传,我想这是个很重要的。学会长辈的责任与担当,有一天就像我们歌曲所唱的,长大后我成了你,我想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