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疫情期间,该如何维护家庭的亲密关系呢?针对危机事件中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别是青少年的情绪要如何舒缓?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院院长陈秋燕教授为您详细解答。
问题一:这次疫情对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有哪些影响呢?
在疫情期间,我们成都市教科院对成都中小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一个调查,我们来看一看调查的结果。
第一就是疫情对中小学生以及家长的影响,90%的家长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小学生和家长比中学生更为担心,90%的都觉得疫情对生活是有影响的。让人欣慰的是,99%的中小学生和家长认为这次疫情的防护措施做得比较好,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听从家长的安排。
第二是对生活的影响。从作息时间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有规律地作息,按时起床、休息,大部分学生的休息时间都在10个小时左右,睡眠也是充足的,小学生比中学生睡眠更长一些。
第三是学习情况,有将近20%的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由于疫情开学延期了,七成左右的学生和家长都很期待按时开学,小学生和家长更期待。只有40%左右的学生觉得延期开学可以接受。
第四方是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怎样?大多数学生在居家生活中情绪还是比较正常的,也比较乐观。不过同时也存在着焦虑,烦躁和害怕。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正常,认为父母的焦虑情绪比自己要明显一些。学生在整体总体情绪状态比较好,最主要有两个烦恼:第一个是疫情带来的焦虑、担心、紧张和害怕;另外一个就是对学业的担心。
我们也对79个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关于疫情里你感觉到最为难的事情是什么?在生活方面有几点:不能出门、买不到口罩,买不到想吃的东西,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有焦虑和害怕,平常的生活受到了干扰,然后也觉得无所事事。另外大学生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点贡献,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去付诸实施。
所以实际上大学生跟中小学生的感觉是差不多的,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但是大部分人的生活还是在慢慢变得稳定。
问题二:疫情中青少年的身心会有什么反应?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呢?
第一,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担心、害怕、焦虑,可能会反应在他的休息上有些孩子12点还不睡,睁着眼睛就是睡不着,处于兴奋状态;有些小孩子不想起床,睡眠表现和平时会有所不同。
第二,在饮食方面,一些学生会表现出没有食欲,或者吃得很多,日常饮食等生活习惯可能会受到影响。
第三,有些学生尤其是低龄孩子会出现退行行为。比如说10岁的孩子,他就会想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睡觉,因为他一个人呆着害怕;或者说爸爸去哪里他就跟去哪里,爸爸在卫生间他也站在卫生间,爸爸在客厅他也在客厅,会表现出一些幼稚的行为。
第四,有些孩子没有面对面的朋友,他会很无聊,身体需要运动,但是在家里面运动量不够,他可能会在家里翻箱倒柜,有一些让大人心烦的行为。
疫情就像风浪,将我们拍在了地上,我们身体会疼,心里会疼,这是本能的、自然的、正常的反应,我们家长就会有一些不理解,觉得孩子出了问题。我也很想告诉家长朋友,当你的孩子出现跟平常不一样的行为,只要不是太过分,你要去理解他,就好像我们大人也变得很焦虑一样,都是身心反应。因为疫情对我们有影响和冲击,这就是我们对冲击的一个回应。
问题三:关于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TSD)
从1月23日到2月26日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可能有一些个体可能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主要有三种表现:第一种,小孩子他会反复体验恐惧害怕,不敢一个人待着,那种体验会反复出现,比如吃着饭就会突然出现;第二种,有些孩子会非常敏感,一听到某种声音、数字,或者疫情这两个字他就会哭,无缘无故地哭,就非常敏感,如惊弓之鸟。第三种,有些人会变得很木。一个人如果处于这种情况,他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PTSD,普通人是没有办法直接判断的,一定是要到精神科医院去做一个检查。我们在研究中间发现,在重大舆情期间,5%~9%左右的群体会有PTSD的精神障碍,这部分学生需要家长和社会特别的关心和关注,而且要加以科学的治疗。
问题四:普通人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创伤及负面情绪?
第一,自助。每个人都有让你身体舒服起来的方法,这个叫自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对自己很好的一个平衡,因为现在我们情绪处在一个高昂的阶段,很多人的情绪一点就燃,这个时候我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身心放松一点。每个人都有这种身体智慧,把自己照顾得好一点,只要我们接受自己暂时不舒服的状态,然后用舒服的方式调整自身。
第二,求助。如果说有的人的确是没有办法自我调适,那就需要求助。求助的对象要选择平时联系很紧密的朋友,他也愿意帮助你。中国人内敛害羞,有些人觉得求助会给朋友添麻烦。如果他真的是你的朋友,你去求助,他会觉得你很信任他。请放下这个顾虑,当我们不能帮自己的时候,跟自己信任的人去求助是一个很聪明的办法。
第三,专助。如果说朋友也帮不了我,最后一条路就是要求助心理专家。可以打心理热线、网络咨询,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在全国各地开了很多心理咨询的热线,网络服务的公益平台,可以在这些渠道得到专业的帮助。
问题五:在家呆久了家人的缺点会被放大,互相看不顺眼怎么办?
人际的界限比以往要更加紧密,生活习惯、生活态度不一样就会有冲突,这是一个健康的现象,看到矛盾的时候也意味着有机会,可以思考如何建立亲密关系。
比如说孩子可以听听爸爸妈妈怎么谈恋爱的,妈妈为什么喜欢爸爸,妈妈最欣赏爸爸哪一点?大人也可以去听听孩子在学校里最喜欢的老师谁?最喜欢的男生是谁?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彼此去了解对方。我们虽然在一起生活,可能不一定了解各自生活中很多重要的内容,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比如说大家都讲一讲这次春节期间让自己很开心、很满足的事情,在心理学叫叙事,我们带着自己一些难得的体会,用另一个角度去看这次疫情。
有个学生告诉我,疫情期间他约了四个最好的朋友,每周在网上一起晒美食,聊天。平常朋友见面吃饭很难约得上,现在有时间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觉得跟朋友很亲近,跟家人也很亲近,所以说这段日子也是我们生活中很宝贵的时光。家长和孩子可以在一起回忆下这段时间家庭温馨的片刻,引以为豪的事情,亲密关系就是要靠这样的点滴来建设。
问题六:在疫情期间,夫妻关系以及老人的关系应该怎么样处理?比如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产生有分歧。
如果平时就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在这段时间内就会更加有难度。三代在一起教孩子要有界限。在家里到底是爷爷奶奶说话算数,还是爸爸妈妈说话算数,大家达成一个共识,我们传递给孩子的声音要一致,这个很重要。家里面谁最有权利呢?每个家庭不一样。但两代人要沟通好,大家有一个忍耐的限度。因为有父辈跟祖辈对教育孩子期待不一样,方法不一样,很容易会发生冲突。如果发生冲突,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这样让孩子不知所措。疫情期间大家有了一些时间,可以去做一些沟通。另外家里要做一定的约定,我们以前说的家规,如果遇到什么情况我们会有一些备案,什么情况下以谁的意见为主,这个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