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军:如何预防粪口传播

发布时间: 2020-03-03 12:29:0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董宁

    李军,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NOTES专委会委员
    什么是粪口传播?如何预防?
    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一直为专家和大众高度关注。只有知道了传播途径,才能有的放矢进行预防。
    什么是粪-口传播?
    新型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但是,也有研究团队从病人粪便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毒株,这让大家担心可能存在粪-口传播。
    特别是2020年2月19日学术期刊《柳叶刀-胃肠病与肝病》刊登了一篇述评,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也有可能通过粪-口方式进行传播。这被有些人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吃别人屎”,而在网上广为传播。所有这些,让“粪-口传播”这个相对比较冷门的医学专业词语进入了公众的视线。以至于有人除了担心“吃别人屎”外,也在担心放屁能不能传染新冠病毒。
    尽管2月29日刚刚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认为,“粪便排毒已在一些患者中得到证实,少数病例粪便中还发现了活病毒,但根据现有证据,粪-口传播似乎并不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其在新冠肺炎病毒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仍有待明确”。
    粪-口传播主要是指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然后又进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粪口传播的传染病主要是消化道传染病,经过消化系统感染、传播,如霍乱、痢疾、沙门菌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手足口病,还包括一些寄生虫疾病,比如绦虫病、蛲虫病、蛔虫病等等。
    如何控制粪-口传播的消化道传染病
    粪-口传播的传播途径事实上比较复杂,并不是“吃别人屎”这么简单。人畜粪便中的致病微生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包括水、土壤、昆虫等生物,等等,进一步污染了人们有可能接触的物品、食物、手,最终进到人们的口中,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其中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些致病微生物的生命力足够强大,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活。
    尽管比起看不见摸不着的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粪-口传播的消化道传染病比较好控制,保证食物、饮水新鲜、干净,所使用的用具洁净、勤洗手。隔离患者,密切接触患者或者患者用过的物品后洗手消毒。同时处理好排泄物,避免污染各处环境……控制好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听起来不难不等于做起来也不难,即使是现代,也没有完全控制住粪口传播的疾病。比如大家都不陌生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孩子们往往因为缺乏互相隔离的意识、接触后认真洗手的能力,再加上儿童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使得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或儿童聚集的场所。
    当然,并不是吃进去了一个病毒或者细菌就会得病。让一个健康人得病所需要的致病微生物数量与它的毒力和致病机制有关。如果本身就有慢性基础疾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免疫低下的人,造成疾病所需的数量就会比较少,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大家都吃一样的东西,别人没事,只有一两个人得病的原因。
    即使最后证实新型冠状病毒并不会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为了预防其他传染病,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做到有公共卫生意识,明白哪些物品可能是被污染的,哪些不是。在接触了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注意洗手,比如接触了大家都会摸的门把手、公共交通工具的拉环等之后、饭前后便前后等一定要洗手或者使用快速手消。
    2.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而不是潦草应付了事。
    3. 保持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
    4. 正确处理排泄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必要时对可疑受到污染的物品消毒。
    在粪-口传播的多个环节中,只要阻断其中一环就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