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仁,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医学院PI(教学科研系列独立研究员),副院长
张敬仁实验室主要研究急性肺炎发病的分子机制。急性肺炎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导致儿童和老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等。 尽管人体肺脏的天然免疫系统(如补体 、吞噬性白细胞、抗菌肽等)能够成功发现和清除非致病菌,但是无法彻底清除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因此,病原体在肺脏成功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监控以及由此导致的细菌繁殖是导致急性肺炎的主要根源,但是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对急性肺炎发病的分子机制缺乏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日益增强的细菌耐药已经使过去用于治疗急性肺炎的许多抗生素不再有效。我们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科学问题包括:1) 病原体依赖那些自身的基因及其相关功能来达到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监控的目的;2) 人体的那些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能够成功清除非致病菌,却容忍致病菌的生存与繁殖;3)肺炎病原体通过那些途径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监控。解决这些重大科学问题将为急性肺炎的精准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分子靶标与思路。
目前,需要尽快加强我国一流大学与科研院所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重大传染病病原体的研究都需要生物安全三级(P3)和四级(P4)实验室防护设施。P3实验室设施用于储存和操作引起人类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需要在P3设施操作的病原体都具有高传染性和致病性,但是目前对这些病原体导致的疾病已经具备一定的治疗或预防手段。P3级别的病原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鼠疫杆菌(鼠疫)、炭疽杆菌(炭疽)、布氏杆菌(布氏杆菌病)、HIV(艾滋病)、SARS 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等。与P3水平的病原体相比,需要P4实验室的病原体所导致的疾病致死率高且目前缺乏任何有效防控技术。这类病原体包括: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天花病毒等。P3和P4实验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操作人员健康和防止烈性病原体泄露。P3和P4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政府和相关专业部门的审批才能建设和运行。
我国在SARS以来先后建立了近30个P3实验室和两个P4实验室。P4实验室分别设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人类病原体)和哈尔滨首医研究所(动物病原体)。P3实验室主要集中在国家和地方疾控中心。由于疾控中心功能与人才储备的限制,这些设施对提升我国在新型传染病的防控实力方面的贡献微弱。我国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但是只有几个设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如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绝大多数是借SARS 的“东风”建起来的。过去10年来我国新建的P3实验室屈指可数。北京聚集了我国最著名的大学和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科研人才,但是北京的高校却没有一个具有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相比之下,美国的所有医学院都至少有一个P3实验室平台。
我国P3平台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大家普遍对这类设施缺乏合理和科学的认识。在平台建设的审批标准方面过分强调它们在病原体泄露方面的风险和潜在的负面效应。在这个背景下,这类设施建设的门槛过高,审批手续过于繁琐,建设和运行的代价昂贵等。
建议对大众和相关的管理人员普及生物安全相关的科学知识,对高级生物安全设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在实践方面,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这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合理调整我国目前在P3实验室设施建设和运行方面的政策。在保障设施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在我国一流大学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P3实验室平台。通过对烈性病原体的基础研究及其防治技术的提升,才能让“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