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举行“疫情重袭后的全球治理”理论研讨会[组图]

发布时间: 2020-05-06 17:59:17 | 来源: 北京大学 | 作者: 北京大学 | 责任编辑: 郑亮

会议现场

在北京大学122周年校庆之际,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在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举行“疫情重袭后的全球治理”理论研讨会。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邱水平,校长郝平,以及在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北京大学建校122周年表示祝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施瓦布向北京大学发来贺信。东京大学校长五神真,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前主任傅高义,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分别作视频发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教务部副部长、法学院教授强世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余淼杰等多位专家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围绕全球治理下的政治、经济、军事、公共卫生、青年等话题进行理论探讨。会议由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主持。

邱水平代表北京大学向全球北大师生和校友致以亲切问候和美好祝福。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形势严峻复杂,以钟南山校友为代表的北大人在防治一线、科研攻关、国际合作和志愿服务等领域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邱水平指出,北京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此次理论研讨会,以学术交流的方式纪念校庆,共同探讨“疫情重袭后的全球治理”的重大课题,体现了北大人在这场全球危机中的责任与担当。

邱水平讲话

邱水平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在全球扩散爆发使得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更加迫切、更有必要,大学为国际社会树立科学治理理念、健全治理体系提供不竭的智慧源泉责无旁贷。北京大学要在传承百年学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回应世界的变化,以知识和理论创新奠定未来的坚实根基;要在加强和巩固北大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应用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推动学科交叉;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思考和参与全球治理。

郝平向师生校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向在各条抗“疫”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北大人表示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北大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带来的经济、社会、健康、环境等问题愈发凸显,也给大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北京大学的学术研究一直秉持高度的使命自觉,始终关注影响国家发展和世界前景的重大问题,一代代北大人坚守学术报国的初心,以知识和科学的力量推动着民族砥砺前行和世界发展进步。

郝平讲话

围绕大学的坚守和使命,郝平强调,大学在危机时刻更要坚守人文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大学要贡献科研成果,更要弘扬科学精神;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学要更加开放包容合作,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努力为推动国家治理、有效应对挑战提供更多新动能。

施瓦布在贺信中对北京大学取得的丰硕成就表示赞赏,并表示世界经济论坛希望与北京大学以及其他学术机构携手合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神真介绍了东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新冠肺炎医学研究、在线联合教育系统等方面合作开展的工作,并指出全球各地的高等院校必须分享知识和智慧,共克难关,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五神真视频发言

傅高义代表哈佛大学向北京大学122周年校庆表示祝贺。他认为,各国在对抗疫情、共享知识、寻找更好疗法和预防药物方面利益是一致的,中美两国的协力在其中又尤为重要。哈佛大学愿意与北京大学一道为两国寻求合作方案、同心共赢作出努力。

傅高义视频发言

钟南山用“我爱北医!我爱北大!”向母校校庆献礼。他在视频发言中回顾了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有力举措,并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公众及社会的深刻教育: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没有全球的安全,就没有中国的安全。

钟南山视频发言

钱乘旦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会导致新的世界格局呈现出“区块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各种危险的“风暴眼”,要“居危思危”,为“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钱乘旦发言

林毅夫相信中国有能力在国际经济一片肃杀声中维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并指出各国必须通力合作改善全球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减缓化解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危机,或是将危害降到最低的水平。

林毅夫发言

贾庆国指出,在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由于意识形态偏见等因素,国际合作困难重重、前景黯淡。他认为中美两国应从各自国家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搁置争议,共同引领下一阶段的抗疫行动。

贾庆国发言

刘国恩认为,中国知识分子有责任加快全球性健康主题与人类发展的研究步伐,从而促进国家与世界各国相向而行,也推进科学启蒙,对中国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刘国恩发言

詹启敏从医学与健康的角度,对疫情后全球健康新趋势和新挑战进行了分析,指出医学与健康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凸显,并提出新形势下应对全球健康发展的具体建议。詹启敏指出,新冠疫情再次表明人类休戚与共,唯有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合作抗疫、成果共享,才能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

詹启敏发言

潘维对以“80后”“90后”和“00后”为主体的中国“第二代新青年”在疫情中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只要一代代新青年继续自信、勇敢勤奋、艰苦奋斗,胜利之星就会一直照耀中华民族奔向星辰大海的征程。

潘维发言

李玲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我们要树立新冠疫情后全球治理的新标杆,展现新中国70年健康有效治理的成果,打造人类健康共同体,为探索人类医疗卫生新模式作出贡献。

李玲发言

强世功认为,这次疫情暴露出全球治理面临“深度全球化”的根本困境,我们要以“天下一家”的视角来关注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合作,让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强世功发言

渠敬东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暴露出目前既有体系的弊病,也提示我们再次审视人类文明构造的DNA,重新思考和定义基本的学理问题。

渠敬东发言

余淼杰认为,中国经济依然会保持总体向上、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生产区域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因疫情改变;全球多边协调体制会弱化,全球经贸合作机构的作用会下降;疫情后的若干年,中美关系会是竞争与合作并存。

余淼杰发言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