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的异国战“疫”路 中国经验跟随青年脚步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 2020-05-19 17:15:4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赵娜

中国网讯    2020年5月4日,时值北京大学建校一百二十二周年,第十二届“学生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也同日揭晓,国发院2014级博士生朱睿智同学获此殊荣。

2020年初在全球携手抗击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北大“90后”党员,国家发展研究院2014级博士生朱睿智,以联合国青年专业官员(JPO)的身份在卢旺达开展难民保护工作。

将脚步深入难民社区,将研究写在基层大地,朱睿智凭借长时间的难民保护经验及多学科研究背景,将中国抗疫经验带到非洲大地,以青年温度传递中国温暖,用青春亮度点亮心中希望,同时也将中国的抗疫经验带到了这片土地。

  朱睿智在卢旺达的夜色中

从燕园迈向世界,北大青年心系天下、胸怀世界

每一代青年都有最朴素、最纯真的希冀,都渴望在时代的大潮中流击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燕园学子将大国精神亲身践行。

朱睿智本科阶段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经济与哲学(PPE)专业,多元化的学科背景让她对社会问题既保有敏感性又不失理性;硕、博阶段教育学和经济学方向的研究,促使她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去思考人力资本的提高,探索国家发展的方向。去年四月,她在联合国难民署开放的七个JPO职位中,毅然选择了前往卢旺达开展难民保护工作。

中资公司向卢旺达卫生部捐赠核酸检测试剂(新华社报道)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在努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中国心系世界,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向受疫情影响国家捐赠物资。“病毒没有国籍,疫情没有国界”,本应在国内享受公休假期的朱睿智,在理性的思考、责任的驱使和国家的感召下,不顾疫情肆虐,返回卢旺达,立刻投入针对难民社区的抗疫工作。从北半球到南半球,她再次开启了一次特别的“逆行”。

智慧本领,在基层实践中磨砺增长

返回卢旺达,朱睿智不仅要开始着手新冠肺炎防治项目,还要保证难民保护和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难民社区像个大家庭,居民们大大小小的需求需要他们事无巨细地关心到、关注到。

朱睿智戏称自己为“菜场工作人员”和“城管工作者”。社区之中,从提供食品营养补给到供水供电,从新生儿注册到老年人看病就医,朱睿智和她的同事们都尽己所能提供支持。疫情之下,如何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和稳定供应?如何在人群不聚集的情况下分发物资?如何在物资紧缺的条件下保护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这些都是摆在他们眼前的困难。

朱睿智在卢旺达难民社区

大疫如大考,对朱睿智来说,在难民社区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道高难度的附加题,而她选择迎难而上。

亲身经历国内的疫情,朱睿智意识到“勤洗手”是防治疫情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团队对居民没有及时洗手的原因有一些猜测:供水不足?水龙头坏了?还是居民觉得水不干净?但缺乏实地调研,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改进。于是,她和团队进入社区,挨家挨户访谈,了解居民的用水情况,开展科学洗手的宣传。提早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当地宣布确诊病例之前,他们已经对难民社区的公共厕所、浴室、供水设施等进行了一系列升级。

在实践中学习本领,在基层增长智慧。如何保持社区公共厕所的卫生,对朱睿智他们来说一直是棘手难题,疫情当前亟待解决。一旦公共厕所不干净,居民们就不愿意去公共厕所,反而选择在自家建一个旱厕,既不卫生,也不利于疾病预防。在开展防治工作的过程中,朱睿智和同事发现其中一个社区的公共厕所卫生状况,明显好于其他社区。这引起了他们很大的兴趣。经过调研,他们发现公共厕所原本十户人家共同使用,卫生情况很难得到保障;而在这个社区,三户人家使用一个隔间,公共厕所卫生也由这三户人家自行负责。这样一个小小的基层智慧,让公共厕所这一公共空间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受此启发,朱睿智和同事们将这一更接地气的方法在其他社区推广,效果立竿见影。

与子同袍,用行动描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

因为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在返回卢旺达之前,朱睿智一直担心中国的努力没有被看到,会被曲解。但在她从中国返回卢旺达,开始为期14天隔离,很多同事都给她写了长长的邮件或者发送信息,字里行间表达出对中国抗击疫情所作努力的强烈认可,也充满了对朱睿智和家人、对中国人民的加油和祈福。这份温暖让身处异国他乡的朱睿智倍加感动,她总结道:“即使不免有噪音存在,但国际社会还是非常认可中国的抗疫措施。”每当谣言出现,都会有同事站出来指出其不合逻辑的地方,同事也在积极了解中国的疫情现况和应对措施等等。在她看来,这种科学和理智的态度难能可贵;大家展现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休戚与共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在疫情全球肆虐的当下,更是不可或缺。

朱睿智和同事们在一起

在新冠肺炎的防控实践中,朱睿智更是同她的团队一起,用行动书写了“与子同袍”的国际抗疫故事,在线上搭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发现了第一个新冠病例之后,卢旺达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由于交通不便,物资购买和进入社区都变得困难起来。团队不仅需要制定清晰的物资采购和使用计划,以保证社区居民物资的充足;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以保证难民社区中每个人都能及时获得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有了国内疫情防治的经验,朱睿智和团队成员把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基层自治组织的核心团队集合起来,一共127人,建立了信息沟通群,定期向社区居民提供政府部门及卫生部门的信息,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并要求工作人员回到社区进行健康卫生宣传。疫情当前,不管是团队里联合国的同事,还是社区居民,大家见面难免减少。但正是这种线上的沟通互助,所有人都和这个“大家庭”保持着紧密的连接感,彼此的心也更近了。

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的回信中提到,“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在卢旺达,朱睿智用烈日下走街串巷、深夜里伏案疾书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这些,早已成为她在异国他乡的家常便饭,可她丝毫不觉得乏累,因为每当想起社区居民们幸福的笑容、同事们彼此的鼓劲和千里之外祖国的殷切期待,疲惫就与卢旺达温柔的夜色和解了。

中国青年,在奋斗中砥砺拼搏

百年前,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只为求一纸救国良方,虽有所得,却难掩心中的屈辱和无奈;今天,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青年心中早已有了十足底气,去勾画和塑造整个世界的明天。中国思考、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中国经验,正跟随中国青年的脚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掀起波澜。作为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自身经历让朱睿智深切体会到,中国青年能够也应该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去到一线,去到发展中国家。

她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在中国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知道国家比较贫穷的样子,我们也亲眼见证国家发展之后的模样。”中国在不断发展中的探索,在她看来很有借鉴意义。她提到在卢旺达开展工作时的一个故事:之前当地人认为,农业技术越发达越好,因为会有国家把最先进的拖拉机运过来。但没想到一个零件坏了之后,没人会修,拖拉机很快就闲置下来。而中国的农业扶贫队到卢旺达之后,发现当地的锄头有点短,因地制宜,把锄头延长了10厘米。小小的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耕作效率。在她看来,整个国际组织的活动中,中国人其实有很强的同理心。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发展起来,会对整个发展阶段有更深刻的理解。从经济学的角度,很多改进虽是边际意义上的,但正是这些长年累月的积累,帮助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而她,也希望自己能在联合国的难民救助工作中,更多更好地运用这种同理心。

朱睿智在联合国大会会议厅

面对疫情,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朱睿智看来,每个国家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抗疫方式。她衷心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合作起来,共享科学信息,全球团结一致,真正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抗击新冠疫情。得知许多北大学子都在自己的社区里为抗疫奉献力量,她说:“社会担当和时代责任是流传在北大学子基因里面的东西。不管身处何地,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去传承、发扬这样的精神。”

疫情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北大学子漂洋过海,迎难而上,用“同呼吸,共命运”的温情帮助难民筑起防疫长城;不惧风雨,勇挑重担,用蓬勃的青春力量向世界展现中国担当!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