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陕西省全国人大代表孙维带来了关于在未成年人成长阶段实行家校联合心理健康关怀的建议。在赴京参会之前,孙维特地到当地学校、医院等地为了自己的建议进行调研。
在调研中孙维发现,随着近年来的未成年人的自伤、自残的行为心理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据调差显示,某三甲医院心理科门诊未成年人就诊占全部就诊比例从从2018年的11%,提升到 2020年前四个月17%。就诊的未成年人以情绪问题和学习相关的问题行为,如厌学,自伤,抑郁、焦虑、躯体形式障碍等为主,未成年人出现割腕、烫伤等自残行为的问题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冲突也明显突出,家长和老师的焦虑,急于帮助但又不得要领的干预造成问题陷于恶性循环。
但是目前对于这类问题的认识重视程度尚且不足, 缺乏针对性强的专业性帮助。
孙维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未成年人的心理行为多数是成长发展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现阶段的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物质相对丰富,充足。而父母和老师则是在相对匮乏到环境中长大。两代人之间的内心期待和要求有冲突。同时,生活环境分隔化使得孩子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减少,人际关系交往的现实接触减少。而网络则让未成年人产生人际交流方式和习惯的路径改变。
2.疫情以来,学校教育从在校改到网络教学的模式将成为教育方式改变的一种常态。由此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带来了新的心理影响,如行为上的节奏、节律、学习环境条件、学科特点、师生交流互动、家庭内的管理习惯、亲子关系模式等,都对儿童青少年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3.疫情带来的学习模式改变,以及未成年人的心理行为变化,对于家长和学校同样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旧培养教育的经验模式无法适应,需要及时的学习调整。
关于在未成年人成长阶段实行家校联合心理健康关怀的建议包括以下几点:
1. 要家校联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怀。要发挥好校外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尝试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服务。要加强对教师的全员培训,采用网络授课、定期讲座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同时告诉孩子一旦遇到困难,应当如何求助。
2. 要适宜未成年人心理特点,科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要全面摸排学生居家学习情况,避免因跟不上产生焦虑和自卑的情绪。要上好体育课,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运动和锻炼。
3. 要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理和看待时事热点。对于一些共性问题,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各方面专家制定有针对性的课件和读本,同时家长要落实好监护责任,避免未成年人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文中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