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来真好看】广西崇左:摘帽走向振兴 边民在家门口过上好日子

发布时间: 2020-08-12 07:43:10 | 来源: 广西新闻网 | 作者: 韦幸文 | 责任编辑: 杨楠

广西新闻网记者 韦幸文 陆樱仁

崇左市是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十三五”时期,全市农村贫困人口总量和贫困发生率分别排广西第5位和第3位。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崇左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市之力打好农村全面脱贫攻坚战,全市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崇左市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016年34.18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09万人,实际减贫33.6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18.16%降到2019年底的0.54%;贫困村由2016年303个减少到2019年底的25个。龙州县、宁明县、大新县、天等县4个贫困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其中,龙州县成为广西首个脱贫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成功打响广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摘帽第一炮。

此外,崇左市脱贫攻坚战连战连捷,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扶贫成效考核排名全区前列。

  提起跑马洞这一“幸福产业”,村民都开心的笑了。广西新闻网记者 陆樱仁 摄

  跑马洞中奇特的喀斯特岩洞景观。广西新闻网记者 黎莹莹 摄

龙州扶伦村板端屯:旅游产业走出脱贫好门路

“自治区文明村镇”、“自治区五星级党支部”、“崇左市文明村”、“崇左市宜居乡村建设星级示范村”、“崇左市脱贫攻坚红旗村”、“龙州县产业发展红旗村”……一面面锦旗和牌匾,见证了扶伦村板端屯发展产业推动脱贫摘帽一路走来的汗水与艰辛。

扶伦村板端屯距离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集市有2公里,全屯共有70户316人。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102人。近年来,这里依托地理及资源优势,以及村民自发筹集资金建成了——跑马洞旅游景区,并采用“旅游+公司+农户”模式进行统一开发,让该村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收入不断增加。2019年底板端屯2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据了解,跑马洞旅游风景区位于扶伦村板端屯提督山下,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喀斯特天然溶洞,经过3年开发建设,如今跑马洞景区洞内灯光炫丽,开发出高大的莲花石、形状各异的石钟乳、条石自然堆砌的“小长城”,岩景乳石似人似兽,惟妙惟肖,石乳、石笋、石幔、石柱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这几年,通过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后盾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引导,以及我们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村里面的具体实施,扶伦村板端屯建起了跑马洞生态旅游产业。曾经不被重视的一些美景,如今成了我们村里面的幸福产业。靠着这个产业,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了,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所以这几年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村民的笑脸真诚了许多。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实就是我们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最大的成就感。”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派驻龙州县扶伦村第一书记廖煜彧说。

如今,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板端屯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水平扶摇直上,村民们笑称:贫困的帽子早已被大家“遗弃”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了。

  脱贫户通过扶贫养蚕产业,收入不断增加。广西新闻网记者 黎莹莹 摄

龙州洞埠村:脱贫有方 勤“茧”致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龙州县下冻镇洞埠村曾是一个群众有“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村。2015年,村里56户人家近一半是贫困户,靠种植甘蔗和黄瓜勉强为生。

2018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派驻洞埠村的第一书记李晓辉开始驻村,在李晓辉的带领下,洞埠村从抓屯党支部建设入手,提振群众精气神,实现美丽蜕变。

其中,洞埠村空这屯党支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边贸和种桑养蚕,带领群众增收,当年空这屯就脱了贫。龙州县下冻镇洞埠村还成立了龙州县健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在不占用“双高”土地的前提下,种植桑树200多亩,建设2600平方米公共蚕房,在有限的土地情况下,向山边进发,带领6户(含4户贫困户)农户试点养殖肉鸡4000羽,采取“公司+农户”合伙人模式运行,养殖存活率达到98%,目前坡姆屯另外6户贫困户正在平整场地,建设洞埠村2号鸡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派驻洞埠村的第一书记李晓辉告诉记者:“预计全年销售蚕茧100万元,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5万元收入,村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

目前,洞埠村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6%,实现脱贫摘帽,已有5个屯建立了党支部。坡姆屯2019年获评崇左市"四个好"宜居村庄称号;洞银屯被划入龙州县乡村振兴示范屯试点;那刊屯、空这屯、秾招屯获评龙州县"四个好"宜居村庄。洞埠村因此获得上级奖补资金85万元。

在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那渠屯甘牛生态养殖基地,养殖技术带头人在驾驶机械收割草料。广西日报记者 何学俏 摄

龙州甘牛生态养殖那渠园:粤桂协作让他们过上“牛”日子

利用原本丢弃的甘蔗尾梢喂牛,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还能减少蔗梢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在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这种用蔗梢、蔗叶作饲料养的牛也叫做“甘牛”。受益于粤桂扶贫协作引进的现代养殖技术,当地建立了甘牛生态养殖基地,不仅延长了甘蔗产业链,也给当地贫困户带来更多的收益。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养殖业,让很多贫困户脱贫致富。2018年11月,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派驻龙州县扶伦村第一书记廖煜彧的带领下,扶伦村16位养殖户到广东鹤山参观养牛场,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技术。随后,扶伦村14户养殖户与一公司签订用地合约,通过粤桂扶贫协作,成功引进甘牛养殖项目。

2018年12月,位于下冻镇扶伦村那渠屯的龙州县甘牛生态养殖那渠园开工建设,该村利用闲置的土地和厂房作为养牛基地,共占地面积200亩,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成5座牛棚及其他附属设施共15000多平方米。实行政府扶持、企业带动、贫困户参与的“贷牛还牛”扶贫产业发展模式,由公司提供肉牛和技术,群众负责养牛,园区负责成品肉牛回收。

目前,龙州县甘牛生态养殖场累计完成肉牛养殖1900头,总计出栏1600多头。此外,与扶伦村14户养殖户签订用地合约的公司带动扶伦村村民,利用产业奖补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肉牛养殖产业,首期项目带动扶伦村269户贫困户分红4.98万元,2019年收购甘蔗尾叶等青储料4000吨,延长了甘蔗产业链,农户增收100多万元。

  安民村板凭屯种植的牛油果树。广西新闻网记者黎莹莹 摄

龙州安民村:深山种植牛油果 探索脱贫新姿势

在龙州先彬侨乡安民村板凭屯一座山的山顶上,有一个牛油果种植基地,一大片牛油果树郁郁葱葱,长势良好。“眼前这批果树是2019年3月种下的,所以现在只能看到果树的枝叶,牛油果树种下前三年将花摘去,才会有好收成。”驻村第一书记黄彦程介绍到。未成熟的牛油果硬硬的,外皮有点像“鳄鱼皮”,因此,还有个名字叫“鳄梨”。

黄彦程说,牛油果是根据安民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安民村“林多地少、位置偏、空心化、无工业、生态美”的产业发展特点,并且考虑到近年来广西虽然有个别地方开始种植,但还未形成规模化。所以经过充分的调研后,安民村村委才决定引进牛油果种植的。

目前,该基地种植了1000多株牛油果树,共60亩。村干部林惠疆表示,按照目前最低的收购价10元/公斤,村集体经济每年起码收入80万元。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崇左市将继续打好“四大战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和“五场硬仗”(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粤桂扶贫协作),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的目标。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