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 陈郁 报道)沿国道315线一路向西,绝美随行。南侧是青海湖,北侧是祁连山。布哈河从中间缓缓流过,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这里的人们。
青海湖西北,天峻山之下,就来到了柴达木盆地东缘、海西州唯一的牧业县——天峻县,也到了此行采访的目的地——天棚村。
“大”,这是天棚村给人的第一印象,90多户260多人分散地居住在大山脚下公路沿线两侧。远处,山脉巍峨,白云浮在半山腰,宛如仙境;近处,布哈河蜿蜒,溪水川流,牛羊成群,悠然自得,一番世外桃源景象。草原记录着岁月的痕迹,书写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
在天棚村,牛羊成群,悠然自得,一番世外桃源景象。
天棚村,一个青海典型的牧业村,发展畜牧业是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曾经,人口多草场少的矛盾在这里日益突出,牧民们减畜转产面临诸多困境,靠着脚下这些牧场,似乎并不能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面对贫困,没有一个人选择低头。这一切的逆转,要从2010年11月10日,天棚村成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那天说起。
“以前,我们是以家庭为主的小而散的放牧方式,没有计划,破坏草场不说,还入不敷出。”村党支部书记索科说,面对这种情况,村里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制定“整合资源、规模经营、划区轮牧、以草定畜”的发展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出场,起初并未被牧民们当作主要叙事。随着牲畜、草场入股,实行规模经营、集中管理,尤其是对牧民传统生活观念的改变,合作社的成立成为天棚村脱贫剧本里的绝对伏笔。
“脱贫不脱贫,老乡说了算。”这话放已经脱贫致富的村民洛太加身上就再合适不过了。以前,因为女儿生病,他花光了家里的积蓄;560多亩多亩的草场,为了响应国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号召,他落实减畜任务,只留下80多头牛羊。一年到头的收入也仅够一家四口人解决基本的温饱。
村里合作社成立后,洛太加的牛羊全部入了股,腾出手来的他在村子周边的企业找了份保安的工作,一月能收入3500多元。2019年,合作社分红,他得了12000多元。不仅是洛太加,天棚村8户26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在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全部入股合作社。
2019年天棚村村集体收入10万元。这得益于合作社推进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用工统筹化、营销市场化进程中,实现了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合理配置利用草地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守护绿水青山中谋求了发展。
合作社内,正在剪羊毛的牧民们。
索科介绍,在这种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分配模式下,村子建立劳动、草场、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格局,打破过去单纯按劳分配的旧格局,使分配方式发生了转变。同时,择优选取放牧经验较好的牧户作为合作社放牧员,实行按劳付酬,使一部分牧区富余劳动力和老人从草地畜牧业上转移出来,老人进城养老,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从事其它非牧产业。
如同一块跳板,成立合作社为乡村脱贫提供了立足点,更生发出向上起跳的强韧弹性。产业带动、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外出务工……天棚村的好事儿不断“弹出”。
从2015年至今,建立村级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服务中心室,通村公路基本实现全履盖,全村244人参加医疗保险,159人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2018年全村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63元。
把基础打牢,让未来可期。集体经济的壮大,村里底气更足了,要变样发展才是硬道理。去年,村子利用合作社+牧户发展第三产业,在天峻县城购买4405平方米商业用地。“我们打算建设民宿体验馆及民族弓箭厂,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促进村民持续增收。”驻村第一书记任红权说。
天棚村能有今天的发展,也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付出。联点的海西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别于2015年、2018年派驻第一批、第二批4名驻村干部进村开展扶贫工作。他们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不断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知晓率,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及项目,为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洛太加一家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到全村合力谋发展、奔小康,天棚村烟火的丰足,源于追求幸福的意志,抱团发展的力量,更有对原乡故土的热爱。
7月,牧民们转入了夏季草场,虽然冷空气过后,大雨洗刷过的草原焕发出勃勃生机——路边奋力盛开的野花和悠闲地吃着青草的牛羊,展示出夏天该有的颜色,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天棚,正在振兴,故事也刚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