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宁派唐卡绘画传承大师桑买介绍绘画风格。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 田才摄影报道)澜沧江源头的囊谦县从来不缺风景和画笔。
年近花甲的乃嘉玛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下称乃嘉玛公司)负责人桑买,世代居住在囊谦县澜沧江畔,14岁跟随爷爷在西藏地区开始学习米宁洛藏式唐卡画技艺。这种具有600多年光辉历史的技艺,曾一度盛行涉藏州县、印度、尼泊尔等地,尤其兴盛于青海省囊谦县。
唐卡是青藏高原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派别各异,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颜料传统上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彩艳丽明亮。
索南通过两年学习,技艺提高,家庭脱贫。
去年10月,乃嘉玛公司被玉树州文化馆命名为勉宁派绘画传承基地后,桑买对唐卡艺术追求的积极性大增。“国家和政府现在这么重视非遗保护,我们民间艺人有使不完的劲,常常为了绘制一幅心爱的唐卡,忘记了吃饭、忘记了黑夜和睡觉。”
桑买的姑娘卓尕才措2019年从西安财经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帮助父亲打理公司。通过她翻译,桑买告诉来访者:米宁洛唐卡绘画创始于十四世纪末至十五世纪,是众多书法名画及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与其它画派不同的是,米宁洛唐卡绘画题材丰富不单一,包括人物、神绘,山水、蓝天等风景,而且用料考究,画风细腻,每幅作品都凝聚着艺人们的心血,被藏族同胞广泛用于宗教和日常生活中,深受群众喜爱。
7月,在囊谦县扶贫产业园环顾乃嘉玛公司制作室,近20位学员在认真学习制作绘画技艺,其中内容丰富、光彩夺目的成品唐卡挂满墙壁。20多岁的索南在为一幅3平方米左右的唐卡做最后的上色。他是香达镇前买村宗杂社牧民,与桑买同村,已学习了两年绘画技艺。
一批年轻的农牧民唐卡绘画艺人在成长。
“我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索南说,他家草山面积小,是牧区典型的无畜户。平时爸爸妈妈打些短工,两个妹妹还在上学,目前全靠他维持家里生活。由于今年虫草价格下滑,市场波动大,牧民们对采挖虫草收入的期望过高,受挫不小。他认为:“一个家庭要想长远发展,学一门本事和技术就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最可靠。”“桑买师傅的技艺高、人善良,我们周边六七个村子的年轻人都来他的‘门下’学习唐卡绘画。”索南停下手中的画笔,给记者介绍着他的师兄弟们。
桑买说,去年乃嘉玛公司收入达到40多万元,为前来学习的农牧民发放工资20多万元,公司还要给学员管食宿,加上原材料成本高,公司没挣上钱。“可每天看着年轻人们绘画技艺在提高,看到一幅成功唐卡绘就后他们喜悦的样子,我不知有多开心。”卓尕才措插话道:“爸爸带出的好多徒弟和学生,通过绘制唐卡增加了收入并致富,不少人已经在县城买了房子、娶了媳妇、购了车子,他们十分感恩,每到节假日都会不约而同到我家来表达祝福。”
对珍贵矿物宝石和植物颜料研磨亲自把关。
据囊谦县县长欧格介绍,占地102亩的囊谦县扶贫产业园,投入4000多万元分三期建设而成,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有16家企业(合作社)入驻,主要经营唐卡、藏香、民族手工艺品、雕塑、黑陶、藏酒等。产业园将实现脱贫攻坚与当地主导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孵化作用,为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壮大提供平台,吸纳无就业渠道的偏远地区贫困农牧民就业,达到“稳定脱贫,永久受益”的目标。此外,经过五年精准扶贫,囊谦县顺利实现了“人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的脱贫攻坚目标,广大农牧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