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探寻抗美援朝那些不为人知的老照片

发布时间: 2020-10-27 11:28:11 | 来源: 人民画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李佳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202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出国作战70周年。

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高举正义旗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作战,

历经两年零九个月,

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巨大牺牲。


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入伍……

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

学生、教育工作者、

学术工作者、科学工作者等纷纷报名,

志愿过江参战,保家卫国。

面对强敌,中国人民爆发出空前的爱国热情,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积极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

正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中所描述: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纷纷写下申请书,决心练好过硬本领,保卫国土!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同时,大批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纷纷踊跃报名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工作。这是北京市育英中学的学生们踊跃报名的场景。

国立北京大学教员共有376人签名,他们要为保卫祖国而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签名者为时任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

33个月,240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先后走上了战场。

从鸭绿江到“三八线”的群山中,

从汉江到清川江两岸的土地上,

处处浸透着中华儿女的忠诚与热血。

他们走上战场,有人牺牲,

有人凯旋,但他们都被永远铭记。

志愿军战士向敌阵地出击。

志愿军战士冒着炮火渡过汉江。

中国人民志愿军运用在山脚挖坑道、沿公路和谷川地构筑火器掩体、交通壕,埋设反坦克地雷等多种手段,进行反坦克作战。

“最可爱的人”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魏巍是赋予这个名称的记录者。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1950年,志愿军赴朝参战后一个月,

魏巍作为部队文化工作者被派往朝鲜,

完成调查任务后,

本可以回国的他,却选择了去前线。

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强烈地震撼着魏巍。

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后,

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出世,

在那个年代感动了整个中国。

魏巍和志愿军战士在一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魏巍曾两次奔赴朝鲜前线,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二十多篇散文、报告文学和通讯,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1950年的冬天,皑皑冰雪覆盖大地。

部队接到过江命令后,

很快在鸭绿江上搭起浮桥,

日夜兼程、疾速过江,

开始了一段烽火硝烟的征程。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投身战场。

美军的疯狂轰炸,

令志愿军运输补给十分困难,

同时部队转入夜间作战,

不能生火做饭,

志愿军将士刚踏出国门,

就面临“饥无食”的威胁。

“准备好最好的粮食献给国家、保卫祖国!”

数以万计志愿抗美援朝的中国民工队

冒着风雪,踏上了通向前线的路,

源源不断地把大批物资运往前方。

那年的冬天很冷,

可民工队的心暖暖的。

数以万计的志愿抗美援朝的中国民工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可缺少的助手,他们把大批物资运往前方。

1951年6月的一天,

从报纸上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高地

遭受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的消息,

28岁的“香玉剧社”副团长常香玉

义愤填膺,彻夜难眠。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阵地战阶段,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劣势装备

与敌人殊死搏斗。

得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

“捐飞机、捐坦克”的号召时,

常香玉立即决定:

为前线将士捐献一架战斗机。

可在那时,购买一架战斗机谈何容易?

常香玉变卖了她所有的首饰,

卖掉了剧团里用来运送道具服装

唯一的一辆大卡车,开始了全国巡回义演。

每场她都要拿出压轴绝活

连续演出三个小时。

从1951年8月到1952年2月

经过辗转11个省的180多场义演,

常香玉最终共筹得旧币15.27亿,

实现了捐赠飞机的承诺。

常香玉在抗美援朝前线演出歌唱志愿军的小调。

常香玉(前排手持鲜花者)到志愿军空军部队慰问。

1951年10月,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一次捐款1.3亿元(旧币)。

这张他号召僧俗捐献的照片

就陈列在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

1951年,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号召青海塔尔寺喇嘛捐献,支援抗美援朝。

小孩儿捐出自己的零花钱,

姑娘们变卖心爱的首饰,

老人也拿出了家底……

全国上下掀起了捐款买武器的热潮。

截至1952年5月底,

全国人民支援前线的捐款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

亿万中国人毁家纾难,

咬牙也要让自己的飞行员开上战机。 

南京无线电厂的职工捐出收藏的银元,支援抗美援朝。

整装待发的志愿军空军机群。

1951年,著名相声演员常宝堃

以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成员的身份

来到了前线。

他冒着敌机疯狂的轰炸,从战场的东线

到战斗最激烈而又艰险的中线慰问演出,

足迹踏遍了朝鲜的山坳、

丛林、坑道、阵地和病房……

1951年4月23日上午,

慰问团圆满地完成了赴朝慰问工作。

在归国途中,在朝鲜沙元里

遇到了敌机疯狂投弹、扫射,

常宝堃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在常宝堃随身携带的军用挎包里,

人们发现里面有一支钢笔,

一个笔记本和一本书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常宝堃(左)和赵佩如(右)在朝鲜前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表演相声。

1950年11月,上海军医大学护士李蓝丁

接到抗美援朝的援助任务后,

带领160余人的手术队奔赴前线。

手术队随着志愿军的步伐

从鸭绿江畔打到元山前线,

从平壤市打到汉城边缘,

她们曾在一晚上的时间里

给5个重伤员进行连续手术。

在李蓝丁担任志愿队手术队队长的8个多月里,

手术队共进行了1200多次手术,

挽救了800多位重伤员的生命。

《人民画报》1951年4期封面:赴朝鲜前线的李蓝丁。

1951年,刚刚学了两年外科的

王忠诚就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

成为了天津医疗队的小组长之一。

“我学过普通外科、胸科、骨科、泌尿科,

觉得自己肯定能够救治那些最可爱的人。”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一天,有名头部中弹的小战士

被送到了王忠诚的手术台上。

望着遭受严重颅脑损伤的小战士,

王忠诚和其他大夫束手无策,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条生命的逝去。

那一刻,王忠诚的眼泪夺眶而出

他立下志愿:

一定要当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天津抗美援朝医疗队在吉林洮南合影,王忠诚是三个医疗小组中的其中一个小组组长。

后来,王忠诚在神经外科领域

一路突破,成为了

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

“最高荣誉奖章”唯一的中国人。

《人民画报》1998年1期封面:中国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

朝鲜山地多,运途远,

路况十分恶劣。

志愿军汽车数量本来就不足,

加上敌机日夜轰炸,损失极大,

公路运输力量更显紧张。

此时,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就特别突出。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

铁道工程总队、铁路志愿援朝大队

陆续入朝,加紧抢修桥梁、铁道,

这条“钢铁运输线”

使“条条道路通前线”成为了可能。

在朝鲜战场上抢修铁道运输线是一件艰巨的工作,铁路员工志愿援朝大队加紧抢修桥梁、铁道,保障铁路运输的畅通。

如今,在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仍存有这样一件特殊的文物。

它由几根原木和草绳组成,

长方形的木头骨架之间,

部分草绳已经破损断裂。

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

担架队用于运送伤员的担架。

“志愿军打到哪里,担架队就在后面跟上。”

冒着敌人的炮火,担架队

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从火线上抢救伤员,

将他们送往后方治疗,

他们把一个个伤员看得比自己还重。

辽东省民兵、自卫队在紧张地练习担架拴绳,准备开赴朝鲜前线。

1951年,鸭绿江畔的辑安县(今吉林省吉安市)的

一千多名汉、朝两族村民

刚收完秋收粮,就开到了前线,

他们组织了一支志愿赴朝担架队。

长白山下人民所组成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担架队,整队出发开赴朝鲜前线。

50多岁的张玉才是其中之一。

在运送伤员的路途中,害怕伤员受冻,

他脱下自己的棉衣盖在伤员身上。

当敌机来袭,张玉才俯在伤员身上,

用身体为战士挡子弹。

辑安县地沟村汉、朝两族中国人民首批担架队,帮助朝鲜人民抵抗侵略者,光荣地得到两面奖旗。这位拿着“支前模型”奖旗的,就是张玉才。

1951年,全国掀起了

抗美援朝的生产热潮和爱国增产竞赛运动。

“要把工厂变成我们的战场,

把机器变成武器,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

搞好生产,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

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所在的班组

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

得到了全国1.8万个班组、

300多万名职工的积极响应。

这一年,马恒昌小组

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任务,

创造了69项新纪录。

沈阳第五机器厂马恒昌生产小组,学习运用先进的操作方法,在东北被誉为先进生产小组的旗帜。

大连铁路工厂王钜芳

在新式擦洗车床上紧张地工作着,

在生产竞赛中,

他每天完成20个双台压轮。

王钜芳在新式擦洗车床上紧张地工作着。

大连船渠造船厂的的姜义昌小组

也响应马恒昌小组的号召,

不甘落后,加紧生产,

争取创造更大的成绩。

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生产劳动竞赛

和增产节约运动,

有力打破了美国操纵联合国进行的经济封锁。

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27亿元,

比1949年增长77.5%,

战争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15%。

姜义昌小组在紧张的劳动中。

当人们谈论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时,

必定不能忽略这样两个字:团结。

当一个国家遭受磨难,

这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团结在一起,

那么多大的艰难险阻都是

打不倒、压不垮他们的!

运送志愿军的列车驶过鸭绿江边临时建起的“凯旋门”回国,受到了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即将回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和朝鲜“阿玛尼”亲切拥抱,依依惜别。

70年前如此,70年后亦然。

抗美援朝战争

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