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知了村梯田风光。梁史卓摄
一
傍晚,建在山腰的归述小学安静下来。空中雾气弥漫,与远近寨子的袅袅炊烟连在一起。这样飘着香气的人间烟火,那样真实,温馨。
林金赵喜欢这种时刻。大山拥抱着的村寨,层层叠叠的茶园,还有一声声嘹亮的鸡鸣,像是给刚刚过去的一天做着总结。
这一刻,林金赵站在校园围栏边,双手捧着陶土色的埙,放到唇边。他手指灵巧地触碰着埙上的小孔,悠远、绵长的声音便从埙里传了出来。那声音穿过山林,穿过炊烟,仿佛还能够穿过岁月。
警察,支教老师,埙,这几个毫无关联的词语,在2020年的秋天,被林金赵连在了一起。
归述小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归述村。归述村曾是个贫困村。
林金赵,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广州边检总站南沙站政治处副主任,眼下的身份是一名支教老师。
2018年4月2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挂牌成立。2019年2月,尚处转改整合期的国家移民管理局,承担起定点帮扶三江县脱贫攻坚的重任,局机关和广西、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广州、珠海、深圳、厦门九个边检总站,对口帮扶全县六十三个贫困村。
贫困村的闭塞和艰苦,让不少当地老师都望而却步。三江县农村小学师资缺口近两百人。
扶贫先扶智。2020年2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在帮助当地乡亲们发展产业的同时,又选拔民警到三江县的小学担任支教老师。
报名,挑选,考核,确定人员。一百二十七名民警先后赴三江县贫困村的四十八所小学驻村支教,受聘三江县教育局,担起英语、体育、数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山区孩子多是留守儿童,没机会见识大山外面的世界。他们第一次听到的山外之美,全部来自支教老师的讲述。一幅幅想象中的美好画卷,勾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渴望。
四十七岁的林金赵,能够层层过关入选支教队伍,源于他的才艺。不但书画皆精,而且好几种乐器他都弹奏自如,埙尤其吹得出色。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上山之前,这些才艺只是爱好,现在,变成了让他感到温暖的事业,十个班三百多名学生的音乐、美术、书法课,由他来负责。
林金赵根据教学大纲精心备课。开讲第一天,一共三节课,一年级的科学课、心理健康课和三年级的劳动课。
课堂上,三分钟安静过后,孩子们便活跃起来,在座位上自由地活动,无拘无束地说话。
第一天的三节课结束后,林金赵回到办公室一一复盘。最后他决定,明天三年级的美术课,换一种教学方式。
第二天的美术课,林金赵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怀抱竹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课堂作业就是让学生临摹这只大熊猫。
林金赵走下讲台,观察学生们画画。当他经过一张张课桌时,不禁又惊又喜,没有一个学生模仿他的原图,而是展开各种想象。有的画了一只熊猫和一间小房子,说要让熊猫有个家;有的画了两只熊猫,说要有个小伙伴;有的画了三只熊猫,说一家三口才欢乐。虽然画笔稚嫩,但是美好的意愿表达得直观明了。
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啊,他们的想象力就如同这绿水青山,干净纯洁,丰盈美丽。
林金赵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些孩子。孩子们也喜欢他,并叫他“音乐老师”,因为林金赵的音乐课最受欢迎。这里的孩子天生擅长歌舞,可以张嘴就唱,站起就跳。在“音乐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很快学会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我的祖国》。
孩子们对林金赵手中的埙充满了好奇。林金赵向孩子们讲述有关埙的遥远的故事,同时,一遍遍吹奏着空灵婉转的乐曲。孩子们闪着明亮的眼睛,纹丝不动,静静地聆听着。
孩子们说,埙真好听,就是学起来太难。
“什么乐器孩子最容易掌握?”林金赵求助微信“朋友圈”。
“可不可以让孩子们试试陶笛?”南京市秦淮区古埙制作非遗传承人郑安邦建议道。
“可以啊!陶笛小巧,简单易学。”郑安邦的主意,让林金赵很兴奋。
“这样吧,我捐赠陶笛,帮助山里的孩子学音乐。”郑安邦又说。
说到做到。不久,七十只崭新的橘黄色陶笛从南京快递到柳州,又转送到学校,三四年级七十名学生人手一只。
这是林金赵第一次吹奏陶笛,但他很快掌握了要领,然后就手把手指导学生,怎样把持陶笛,怎样进行腹式呼吸,陶笛上的十二个孔各自发什么音……
孩子们像呵护宝贝一样,把陶笛挂在脖子上,胸前一片金光。不久,他们就能吹出简单的音符。他们加紧练习,期盼着将来有一天,也能像“音乐老师”那样,吹奏出动听的乐曲。
二
九十公里外的独峒镇知了村知了小学,升国旗小组的七名同学很自豪。他们不仅有升国旗时专用的正规礼服,而且在徐老师的指导下,走出了威武的英姿。他们的升旗仪式,吸引了全村老少。
徐老师全名徐垲鑫,是广西边检总站友谊关检查站的一名民警。穿上警服的徐垲鑫站姿挺拔,坐姿端正,步姿生风。学生们很喜欢徐老师,课间休息时,他总是被孩子们围住,高年级学生拉着他跑,低年级的则吊着他的胳膊荡秋千。
孩子们的升旗仪式,让徐垲鑫回想起他与五星红旗的情缘。
那年,他的执勤点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波曲河边谷深坡陡,气候湿冷。他执勤时,两侧高山裹挟,抬头只见“一线天”,天空中飘扬着五星红旗。
那年,他调往友谊关检查站。执勤时,脚下是祖国的热土,眼里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那一刻,他的心中涌动着温暖和踏实。
2020年5月,到知了小学支教的第一天,徐垲鑫就和同事覃朗一起进行了标准的升旗仪式。学生们扬着小脸,目不转睛地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山里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升旗仪式的神圣。放学时,几个孩子悄悄对校长说:“我长大后也想当警察,像升旗的叔叔一样。”
徐垲鑫决定在知了小学组建升国旗小组,用鲜艳的五星红旗强化学生们的爱国意识。他在四五年级学生中选了三个学习认真的学生担当升旗手。四个护旗手,则锁定了几个顽皮活跃的孩子。六年级的张勇和五年级的杨吉振,聪明贪玩;还有两个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上学经常迟到。徐垲鑫希望通过升旗仪式的训练,教育和改变他们。
刚开始时,孩子们动作不规范,又因为徐垲鑫平日里随和,所以孩子们一点儿也不“怕”他。训练时,张勇练着练着就开起了小差。
训练结束后,徐垲鑫把张勇叫到一边:“如果不想当护旗手,以后就不用再来训练。”
“我不!”张勇梗起脖子说。
“想当护旗手,就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战士。战士就得有战士的样子。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守护它的人一定要优秀才行。你能够做到吗?”徐垲鑫问张勇。
“我行!”张勇用力点点头。
为了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徐垲鑫趁着张勇家盖房的机会,带着孩子们去他家帮忙搬砖、清扫。几次集体活动下来,当上护旗手的张勇和以前的他判若两人。不上课的时候,徐垲鑫在校园里散步,张勇和其他几个护旗手都紧紧地跟着他,孩子们说:“我们和徐老师是一支队伍里的。”
2020年9月30日清晨,知了小学举行升旗仪式。国歌声中,三名升旗手和四名护旗手,穿着整齐的礼服,正步走到旗杆下,一招一式训练有素。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操场上,一百三十七名学生齐刷刷地将右手举起敬礼。四十名学前班的孩子,小一点的不过四五岁,也懂事地站直身体,抬头看着国旗升起。孩子们的旁边,两名民警庄严地向国旗敬礼。
……
林金赵和徐垲鑫只是国家移民管理局一百二十七名支教民警的一道剪影。在扎根山村小学的日日夜夜里,他们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播下的是美育的种子,点燃的是家国情怀。那半山腰的悠扬埙声,也许会渐渐远去,但飘在心中的五星红旗,却从此一生不离。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23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