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昔日“矿区”矿二代从逃离“废都”到回归古镇

发布时间: 2020-11-30 14:13:1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刘桢珂 | 责任编辑: 董宁

    “不得不走,汞矿日渐衰落,多次转型都没有找到出路。原来的‘特区政府’四处举债,连基本工资也难保障,全家人的吃穿用度依靠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年近花甲之年的胡玉刚回想起2001年失业之后家里贫困的生活,至今仍有些伤感。胡玉刚所说的“特区政府”就是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万山区。

    万山区的朱砂矿储量和产量都曾位居亚洲第一,有着“朱砂王国”的美誉。胡玉刚家两代人都是汞矿职工,父亲在汞矿干了几十年,他从小在矿上长大,后来也成为汞矿邮政所的工作人员,万山曾经的繁华和落幕他都亲历其中。

    上世纪50年代,“贵州汞矿”成立,成为全国最大的汞矿开采、冶炼企业。1966年,万山特区正式成立。整整半个世纪,万山以其独特优势资源东风,飞速疾驰发展,在当时有“小香港”之称。
    危机在2001年出现,“贵州汞矿”因资源枯竭,被宣布政策性关闭。万山的“经济独轮车”轰然倒下,资源的枯竭使得曾经繁华的矿区变成一片荒地。胡玉刚失业了。寒冬来临,逃离万山,成为“胡玉刚们”不得已的选择。

    当胡玉刚带着全家老小在异乡辛苦谋生时,一场“绿色崛起”的巨变在他的家乡拉开了序幕。2011年,铜仁撤地建市,把原万山特区及原铜仁市的谢桥等4个办事处(乡镇)合并为万山区,成为铜仁市两城区之一。同年,万山确定“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的发展战略,转型发展之路由此开启。

    2015年7月,万山区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投资20亿元,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将原废弃的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开发,打造成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以工业文化为“根”,丹砂文化为“魂”,民族文化为“宝”,打造了一批独具时代特色的景点。

    矿区遗留的老建筑、采矿留下的老矿洞等,如今都成了旅游资源。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此体验矿工生活、了解朱砂开采历史、探寻朱砂文化的渊源。

    曾经的衰落的矿区变成了景区,家乡的变化让胡玉刚看到了商机。已然在外打拼十几年的他决定卖掉广州的餐馆,返回家乡,进入景区,重新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重回“矿区”的胡玉刚成为朱砂古镇旅游观光车经营人员。

    如今,胡玉刚的旅游观光车车队已拥有24辆观光车,他兴奋的介绍着自己的车队:“我们现在有3种车型,游客可以根据喜好选坐。我们景区环境好,设施齐全,慕名而来的旅客络绎不绝,一年里差不多有7个月都是旺季年。去年(2019年)游客最多的一个月,我的车队那一个月收入就有28万元。”
    “我之前,有十几年都没有过这样安逸的生活了。真不敢想,还能回到家乡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在家就能挣到钱,生活扎扎的好起来了。”

       胡玉刚开心的说道着他如今的想法。“现在老矿区又‘活’了。我们要当好景区的主人,为游客搞好服务,心里才踏实。”如今的朱砂古镇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游客,胡玉刚也再一次见证着老矿区的涅槃重生。  
          据了解,自2016年开园以来,朱砂古镇接待游客约600多万人次,综合收益累计超过20亿元,带动当地上千人就业。昔日废弃的老矿区变成了如今山水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旅游新区,成为贵州最具活力的旅游热点之一。 (图/文 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