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拉地坡乡幼儿园的孩子们。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中国网12月3日讯 (记者刘桢珂)“乒乓球,上高楼,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稚嫩的童声欢快地歌唱着。近日,“决胜2020”看四川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凉山,来到平均海拔2600米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洒拉地坡乡幼儿园。崭新的校舍、宽阔的庭院令人眼前一亮,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小朋友们热情地用汉语和采访团的记者们打着招呼。当记者问到:“你几岁了?”小朋友沙马子叁用汉语清楚大声说:“我五岁了!”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凉山州于2015年10月启动了“一村一幼”计划,在尚未覆盖学前教育资源的行政村和人口较多、居住集中的自然村设立村级幼儿教学点。今年刚满33岁的幼儿园园长阿的子史向记者介绍,洒拉地坡乡幼儿园就是由原姐把哪打村第一幼教点和姐把哪打村第二幼教点于2020年9月合并组建并迁至新园区。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现有5个教学班172名幼儿,其中超九成幼儿是幼儿园附近的彝族小朋友,他们生活的环境大多以彝语交流为主。阿的子史向记者介绍道,在大凉山,千百年来,彝族群众习惯用彝语交流。曾经,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与外界沟通甚少,很多彝族群众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也听不懂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凉山儿童不会汉语的问题日益凸显,上学后听不懂、跟不上,暴露出学前教育的短板。
据了解,依托“一村一幼”计划,2018年5月27日,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四川省政府在昭觉县四开乡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这一行动是国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帮助凉山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旨在帮助儿童在学前学会普通话,听懂、敢说、能说普通话,并形成普通话思维习惯,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为上高中、大学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充分考虑民族语言文化背景,结合实际开展双语教育,通过开设民族语言课程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阿的子史告诉记者,洒拉地坡乡幼儿园全园现有10名辅导员,其中专科文凭7名,中专3名。他们大多是在彝语环境中长大的,所以在教授普通话的同时会结合彝语和相关民族文化进行教学。
23岁的昭觉彝族姑娘罗英毕业于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洒拉地坡乡幼儿园的一名辅导员。“小学二年级之前,上课完全听不懂老师讲的话。”说起在老家四开乡上学的经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2017年,当得知老家的村村寨寨都建起了“一村一幼”,正招聘辅导员时,她立刻选择了回乡。“一天天看着这些孩子从淘气变得乖巧,好习惯慢慢养成,普通话越来越流利,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
罗英感叹道:“一个孩子能够影响一个家庭。学前学会普通话,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孩子背后的一个个家庭。”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幼儿园现有5个教学班172名幼儿,其中超九成幼儿是幼儿园附近的彝族小朋友。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五岁的小朋友沙马子叁正在认真听课。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辅导员罗英正与孩子们互动做游戏。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园长阿的子史正在介绍幼儿园相关情况。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正在上课的孩子们。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唱歌。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其中一个教室的墙壁上用手绘和拼贴的方式制作的“我是中国娃”的壁画。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门口墙壁上彩绘的“我是凉山彝家娃,彝话普通话顶呱呱。”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