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凯丽 巩固文化扶贫成果 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时间: 2021-03-07 13:01:0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董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资料图) 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中国网讯 (记者 董宁)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建议:巩固文化扶贫成果 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张凯丽认为,目前,我国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了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在其基础上新组建的国家乡村振兴局。但“文化扶贫”的作用仍应继续发挥,以“乡村文化振兴”或“文化帮扶”的名义持续巩固“文化扶贫”成果,达到乡村文化振兴、防止返贫的目的。

    文化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生活美。乡村振兴的征途上,物质层面固然重要,但精神层面同样重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牵引力量,更是保证乡村振兴质量的基本支撑。

    张凯丽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文化振兴应多方面发力。持续推进文化振兴,能够从精神上、基础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了将文化帮扶更加落到实处,她建议:

    一、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为依托,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二、建议国家乡村振兴局设立专门部门及岗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制度体系保障。与文旅部门牵头组织优秀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评选与授牌,入选地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

    三、加快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解决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当前,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发展仍有很大差距,可喜的是,几年来随着文化扶贫的推进,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广场等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普及。应进一步在“量”的基础上追求“质”的飞跃,为完善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与此同时,继续大力发展乡村群众文化,让老百姓通过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从精神上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从而持续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

    四、加大 “三下乡”惠民力度,尤其是“文化下乡”力度与频次。“扶贫先扶志”,振兴亦如此,在此过程中,各级文联等单位、组织应继续长期组织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出时代感强、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继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力度,继续助力摒弃陈规陋习、陈旧观念,促进良好乡风乡俗巩固形成,从而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建设。

    五、号召、动员更多体制外年轻文艺工作者加入到乡村文化振兴队伍中来,满足百姓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同时在此过程中,年轻文艺工作者也能切身感受到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其自身业务发展与素质提升。

    六、积极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的队伍中来,对其进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在此进程中,城市民营文化企业可以起到带动作用,为更多乡村本土民营文化企业的孵化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七、基层文化部门应更注重挖掘乡村本土优秀文化,将其发扬壮大,激发本地群众对家乡的热爱及文化自信。加大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乡土方言、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整理、保护、传承普及力度,纳入当地学校特色课程;深入挖掘、总结符合本土特色的农耕文化,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八、注重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相关部门对革命老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应进一步加大人员、资金等倾斜,推动红色文化不仅在当地发扬光大,同时辐射城市,让乡村文化振兴惠及城市和乡村。

    九、加快乡村文旅深度融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城市群众感受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魅力,同时也让乡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乡村文化振兴任重道远,应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多方位、多角度持续发力,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