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 领略飞航动力一线的巾帼风采[组图]

发布时间: 2021-03-07 18:32:5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封晓东 徐阳 | 责任编辑: 李佳

中国网3月7日讯(通讯员  封晓东  徐阳)   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活跃着这样一群女性职工,她们热情诚恳,她们忘我奉献,在经营管理、总体设计、生产装配、试验保障等各条战线上,用辛勤的耕耘和优异的业绩,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风貌,绽放着“女性建功航天”的别样光芒,成为飞航动力战线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人物一:蒋妮,发动机研究室主任。

带领全室员工战疫情保任务,谋发展强创新。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带领专业团队、型号队伍攻坚克难钻研技术,深入推进科研创新,确保科研生产和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

深入挖掘人才潜力、强力推进队伍建设。探索实践面向科研人员的量化考核体系,创新推出“研究室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提高了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大幅挖掘了员工潜力,管理创新效果显著。

图为蒋妮(左二)在和型号团队成员进行技术讨论。封晓东摄影

图为蒋妮(右一)在和同事开展党支部活动策划。封晓东摄影

人物二:徐敏,发动机总体设计师。

自2003年从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毕业以来,一直致力于飞航动力装置的设计研发,带领团队开展发动机总体方案论证,从零部件设计和优化,到工艺技术攻关和产品试制,再到发动机整机的装调和集成验证,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设计室、生产车间、总装厂房、地面及高空试车台,到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近几年,为了配合外场飞行试验,徐敏经常长期驻守在祖国的大漠戈壁或蔚蓝海疆,快速、果断、精准地处理各类现场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飞行器翱翔蓝天。

图为发动机试验前夕,徐敏在试验台进行产品的安装调试。封晓东摄影

图为徐敏在发动机总装厂房对产品进行测量校准。封晓东摄影

人物三:王琴,发动机某专业技术设计师。

作为某重点型号总师助理,承担专业技术攻关任务。工作中她从未懈怠过一丝一毫,对每一项工作都了然于胸,从方案阶段,到设计、投产、装配以及试验阶段,始终奋战在工作第一线。试验现场督导协调各项工作、通宵达旦分析试验数据是“家常便饭”。在她的带领下,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某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了技术材料、工艺方案等的攻关或者方案的评审,2020年下半年的她时常奔波在路上,几天内辗转于不同的城市,行程会议安排得异常饱满,经常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出差,她的付出有力保障了项目高质高效完成阶段目标。

图为新产品试制期间,王琴密切观察产品加工状态。封晓东摄影

图为王琴在生产现场同设备操作人员讨论加工工艺。封晓东摄影

人物四:苏云玲,机械加工专业副主任工艺师。

作为型号管理组负责人,她结合各型号产品生产瓶颈短线,从工艺方案优化、加工策略优化等各方面大力组织开展工艺深入优化工作。带领班组累计完成各类优化260余项,实现产品加工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结合专业重点发展方向,积极参与智能产线深度应用,紧跟数字化制造技术前沿,带领班组成员积极开展制造过程数据监控、大数据挖掘、智能参数优化调整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了多项精密制造关键工艺技术研究。班组参与实施的“航天复杂构件多品种变批量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入围“2020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图为苏云玲结合工艺优化整体方案,对现有机床所用刀具进行优化探索。封晓东摄影

图为苏云玲在生产现场,对精密检测设备进行优化测试。封晓东摄影

人物五:宋晶,电气检验组组长。

带领电气检测组的“娘子军”——5位女检验员,克服疫情影响带来的种种困难,按照年度质量目标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电器复验任务。复验对象涵盖科研生产涉及的所有电气产品,每月经她们检验的各型号各类电气产品数以万计。

面对巨大的任务量,她从来没有享受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涉及到“短线”任务,更是没有了“时间观念”,严格按着任务节点推进工作、随叫随到,确保后续装配进度顺利进行。任务关键时期,颈椎有伤依然戴脖套坚持完成工作,“轻伤”不下火线。她舍小家为大家、工作严谨细致的态度感染着科研生产一线的每一个人。

图为宋晶在进行动力装置电气产品检验。封晓东摄影

图为宋晶(中)和她的电气检验班组成员。封晓东摄影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