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里的西昌航天 | 远征!36000千米![图]

发布时间: 2021-04-08 08:09:3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黄国畅 王玉磊 | 责任编辑: 杨佳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网讯(通讯员 黄国畅 王玉磊)1984年4月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带着中华民族的期盼飞向茫茫宇宙。那一天,中国人在地球之外36000千米的高空放上了自己的第一颗通信卫星。

    时针回拨,让我们走进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道重温西昌航天人远征高轨的精彩故事。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紧随尼克松身后的,是美国国防部安全军官黑格,他紧紧护着手上的黑皮箱。

原来,黑格拎着的黑皮箱里,装着一个微型活动卫星地面站的终端。凭借这个黑匣子,就可以实现万里之遥的同步通讯。

    当时,世界已经发展到卫星通信时代,如果中国还没有自己的通信卫星,在政治、军事、经济领域都将面临极为被动的状态。于是,一项由毛主席亲自批准的331工程,开启了中国同步通讯的序幕。

    纬度越低,地球的自转速度越快,发射时,轨道速度也越大,相对来说,火箭就可以节省大量燃料。而正是因为西昌发射场低纬度的优势,当331工程启动后,它成了当时唯一能发射同步通讯卫星的发射场。

    虽然中国此时已经有发射卫星的成功经验,但“东方红一号”,距离地球的最远距离是2368千米,在卫星发射中,这是一颗低轨道卫星。

    但同步通讯卫星则需要将卫星发射到距离地球36000千米的高空轨道,36000千米,这是中国卫星发射中,从未到达过的高空轨道。

    通往成功的道路并非总是坦途。

    “长征三号火箭首次使用液氢液氧低温加注燃料,一旦泄露出来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据时任发射指挥员的李联林回忆,作为离卫星发射最近的人之一,他在发射前给父母、妻子、女儿写了遗书,哪怕付出生命,也要坚决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

1984年3月,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在西昌发射场厂房测试。


    1984年1月29日12点,“东方红二号”卫星发射的各系统进入发射程序。此刻发射场就如战场,每个人严阵以待,死死盯着自己所测试的设备。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携带着“东方红二号”的“长征三号”火箭腾空而起。

    随着调度指挥员不断报出的好消息,指挥大厅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意外竟就在这一刻出现。

    火箭第三级第二次点火刚刚点着,突然出现失常——大屏幕上橘红色的指示光点渐渐离开了理想的轨道,向着右下角缓缓沉去……刚才还在欢呼跳跃的人群,顿时惊呆了:我国试验通信卫星首次发射失利!

    航天发射,是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的事业。失利,尽管带来了低落的情绪,但对于参与通讯卫星工程的西昌航天人而言,也是一个必须要跨过去的坎。

    发射队伍不撤回,尽快准备第二次发射!很快,发射日确定在4月8日。

    中午11点,卫星进入发射8小时程序,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各个系统也在有条不紊地运行,一切都是好的征兆。

然而到了下午5点,离火箭点火发射还有2个小时,老天爷好像要故意作对似的,突然在发射场的上空卷起层层乌云,随之还下起了豆大的雨点。

    郭学文,现任中心技术部水文气象室的高级工程师,1984年,工作不久的他,担任“东方红二号”通讯卫星发射的气象预报员。

    “为了选择合适的发射时间,我和同事们认真查阅了西昌地区1939年以来的气象资料,翻看了近10年的历史气象图册。”据郭学文介绍,为确保万无一失、圆满成功,当时他和同事们做了大量准备分析工作,为腾飞觅得“最美”天窗。

    最终,综合各方意见,发射指挥部最后决定:按原定时间发射!果然,当加注顺利完成的时候,发射场上空的云层渐渐开始散去,如预报一样,是个好天。

    1984年4月8日傍晚时分,长征三号火箭携带卫星再次起飞,奔向36000千米外的太空。

    1984年4月8日,聂荣臻陪同邓小平在北京指挥所观看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实况


    经历了各种考验的西昌航天人并没有大意,他们密切关注着火箭的各项数据和卫星的运行轨迹,生怕再次出现同样的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4月16日18时27分57秒,在控制台前紧张了8天8夜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19时40分,运载火箭第三级氢氧发动机准确推动卫星入轨。

    这一刻,压抑许久的人群沸腾了。同步通讯对中国人来说不再遥不可及,茫茫太空中,中国不再缺席!

    西昌,曾经红军长征的途经之处,几十年后,用同样名为“长征”的火箭,开创了属于中国的卫星时代!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