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白面红瑶寨的两条路

发布时间: 2021-04-26 08:16:4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中国网讯(记者 杨佳 摄影报道)在金江河畔有一个古老的红瑶寨,名叫白面瑶寨,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寨中苍苔斑驳的古树、古碑、古井、古石柱,都显示着它悠久的历史。寨边枫树参天,寨后是清幽的密林,寨子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的寨楼依山而立。山腰上的寨子有两条路通向外界,一条是长满了青苔的老山路,一条是通向301省道的水泥路。

过去,村里的老百姓进出瑶寨都是山路,搬运物资都是靠肩扛马驮。那时寨子里都是传统建筑,木制结构的茅草屋。

“过去,村民上街,都是'两头黑'”,龙胜县副县长蒋文明告诉记者,“老百姓要上街就必须天不亮就起床出发,中午在街上买东西吃饭,晚上回去天又黑了”,这是过去交通不便时的真实写照。

瑶寨隶属龙胜县泗水乡周家村,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蒋文明告诉记者,县里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总基调,通过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深耕民族文化实现产业融合,推进旅游扶贫,形成了“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的旅游扶贫模式。

“要想富,先修路”,旅游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2月,广西第一条生态旅游示范路——龙胜至温泉段二级公路(省道301线)通车,标志着龙胜县旅游加入大桂林旅游圈。

2015年,县政府又投资建设了“生态旅游大环线”,将下辖十个乡镇一百多个村子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旅游资源连接起来。在龙胜县内,给游客提供更多种旅游资源选项。

2017年,包茂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龙胜融入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蒋文明介绍说,之后来龙胜县旅游的游客数量开始成倍增长。

政府支持,交通加持,龙胜县旅游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望着青山薄雾中的白面瑶寨,蒋文明说,如今瑶寨里的百姓都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年底,周家村全村实现脱贫摘帽,人均年收入到达九千元。周家村村民委主任李运友告诉记者,村民收入中大约有六千元来自寨子的旅游收入,其余来自罗汉果、油茶、凤鸡等农牧业种养殖产品销售收入。

寨子里共有四十七户人家,其中十二户开设了民宿和餐厅服务。李运友介绍说,旅游服务采用集体经营的模式,每位游客的收入都会上缴部分给集体基金,用作寨子的发展和集体分红。

李运友记得,自从2008年寨子里修通水泥硬化路以来,外出务工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如今,随着寨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很少有人再外出打工了。

“那时候家里实在太穷了,寨子里连个卫生间都没有……”,村民秦新发告诉记者,他是2010年回到村里的。

在外面做过厨师,打过杂,秦新发一回到寨子里,就加入了旅游行业。现在,他成了村里的红色讲解员。

他对村里的两条路都了如指掌。一条老路,有着红军长征途经“龙舌岩”(又被称为“红军岩”)留下的印记。一条新路,运送物资上山,带来了游客。

过去,寨子里的房屋都是木制结构,全部是榫卯结构,是瑶族传统的手工技艺。2018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不少老房子。重建时,很多新屋采用了砖混结构,保留了传统瑶族建筑元素在里面,让游客体验瑶族文化的同时,兼顾了隔音、保暖等舒适性。现在的寨子里,再也看不到茅草屋了。

回村这些年,收入变化是秦新发感触最深的体会。

秦新发说,2010年刚回村时每月收入大概有1000元;2013年就涨到了3-4000元;2015年到2017年是发展最快的时候,寨子里日接待游客量能达到上千人,他家里有六间民宿和餐厅,一年的流水可以达到30万元;2018年的大火和去年的疫情,客流减少,维护以及人员费用,也让他赔了不少钱。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带动红色旅游升温,3月以来,来到“红军岩”游学的人多了起来,最多一天超过了500人。

大多数来这里的游客都会走寨子里新旧两条路。一条老路,连接过去,记载着瑶寨的历史;一条新路,通向未来,迎接着幸福的生活。

去年3月,又一条途径泗水乡高速公路——龙胜-峒中口岸高速开工了。对于白面瑶寨旅游未来的发展,秦新发信心满满。


沿着高速看中国【专题】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