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奋进的脚步 续写春天的故事”建党100周年 俯瞰中央革命根据地 看红色老区新面貌——于都

发布时间: 2021-05-06 15:01:3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楠

 中国网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老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都取得积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俯瞰如今革命老区新面貌,往日的革命遗迹都变成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老区发展壮大的新历史。 

航拍赣州市于都县。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万里长征起点于都

于都县地处赣州东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和1个工业园,于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总人口约111.95万,是赣州唯一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县。

于都是万里长征起点。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载入史册并闻名世界。据统计,于都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8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达1.1万人;共走出了16位于都籍共和国将军。

于都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银、钨、锌、铅、煤等27种矿产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1.8%。获评“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这里被称为千年人文之乡,还是全国著名的“唢呐艺术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于都唢呐公婆吹”“于都古文”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矗立在于都河边的纪念碑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发。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别以“集结于都”“渡河出发”“倾情奉献”为主题,周围的围栏上雕刻着中央红军各军团渡河出发的八个主要渡口。 碑座左右两侧分别刻有一首诗。左侧这首诗就是叶剑英元帅在1962年建军节前夕,为了缅怀当年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而写的一首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右侧这首诗是解放后第一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同志在长征途中写就的《长征歌》里的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首诗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实写照。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纪念广场中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当年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渡河旧址之一的于都县城东门渡口。19341018日,中央红军在东门渡口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渡过贡江。中央红军渡江时江面宽有600多米,水深13米,河上没有桥,所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依靠架设浮桥。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在中共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于都人民倾其所有,大力支援红军。沿河的老百姓都把家中的渔船全部捐献出来,先后汇集了大小船只800多条,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据统计,在于都县60华里的河段上共架设浮桥5座,先后架桥、拆桥15次。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渡江大桥在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东门渡口下游500米处,桥梁全长818.18米,宽15米,2009年通车。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于都县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如期完成减贫脱贫任务,以“零漏评、零错退、满意度赣州4个摘帽县第一”的成绩实现高质量摘帽。获得全省组织创新奖,被列为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于都县在农业产业上努力做到提质扩面,累计建成设施蔬菜基地面积4.5万亩、露天蔬菜10万亩。蔬菜产量超过50万吨,脐橙总面积达16.4万亩,高产油茶面积达19.2万亩。富硒脐橙获得“中国富硒好果”殊荣,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硒脐橙等产品热销各地。图为于都县梓山镇的产业基地温控育苗大棚。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曾经的万里长征起点于都如今已经发展的欣欣向荣。2020年,于都县完成生产总值279.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3342元,增长6.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037元,增长9.3%。 

航拍于都体育中心全景。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航拍于都县城全景。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