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脱贫攻坚一线党支部书记 脱贫路上的带头人[组图]

发布时间: 2021-05-28 17:05:1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5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党支部书记结合“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主题和记者见面交流。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汝集镇朱集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双燕。中国网记者 杨楠 摄


刘双燕:九年扶贫路上的铿锵玫瑰


刘双燕是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派出到利辛县汝集镇朱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作为扶贫战线的普通一员,刘双燕从2012年开始驻村,已经连续9年担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9年来,朱集村一直在加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民产业也已经由“小散差”变得初具规模,朱集村由以前的贫困村变成安徽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摆脱贫困是中国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双燕亲身参与见证这一伟大的壮举,在她看来这是足以骄傲一生的事情。在驻村之前,刘双燕一直从事税收工作,从来就没有在农村工作生活过。刚到村里面的时候,村里的产业发展滞后,个别群众的内生动力也不足,很多群众对她这个城里来的第一书记产生了质疑。是组织和家人的全力支持,以及前辈们的关心指导,帮刘双燕建立了驻村帮扶战胜困难的信心。这些年刘双燕积极争取资金,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逐户走访乡亲们,与他们坐下来拉家常,帮他们想办法、出主意,慢慢地乡亲们也就接受了这个城里来的第一书记。

刘双燕的努力没有白费,几年的苦干实干增强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动力,调动了他们发展内生动力的积极性。如今,村里的产业发展已经非常兴旺,村班子一直在积极研究致富项目,乡亲们也跟着出主意、想办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里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对于刘双燕这9年的驻村扶贫,家人给了她莫大的支持和理解。刘双燕的妈妈曾经在她下乡驻村时说,你选择去了农村,就别怕吃苦,踏踏实实地在农村待下去,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有一天当你从这个村子离开的时候,不要让老百姓去戳你的脊梁骨说你是来混日子的。刘双燕也一直牢记妈妈的话,可以说,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让刘双燕一直坚持走到了今天。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对于刘双燕来说,如何赢得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些年的发展让体会到,你跟群众有多亲,群众就跟你有多近。通过这九年的扶贫,现在乡亲们都把刘双燕当自家闺女,在刘双燕遇到一些家庭困难的时候,在刘双燕犹豫彷徨的时候,也是乡亲们的支持鼓励和关心,让她一直坚持走到了今天。一路走来,刘双燕也越来越感觉到,不是朱集村离不开她,是她越来越离不开村里这些可敬可爱的乡亲们。

刘双燕看来,脱贫攻坚是一场伟大的战役,每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冲锋在一线的战士。驻村第一书记要做好党建的指导员,还要做好产业发展的战斗员,更要做好贫困群众的服务员。第一书记要以党建作引领,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要找准产业的突破口,积极协调产业发展,为民办实事,解决贫困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团结起来致富,战胜贫困。

九年的坚守,支撑刘双燕的是心中的那份信仰和为民奉献的初心、使命。当时,刘双燕响应党的号召,就是想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脱贫攻坚、为贫困群众去做点实事。在刘双燕心目中,未来的朱集村是一个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美好新农村,它产业兴旺、蓝天碧水、鸟语花香,老百姓精神焕发,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这是刘双燕心目中朱集村的美好样貌,也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村的缩影。

图为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中国网记者 杨楠 摄


毛相林:绝壁上凿出脱贫“天路”


今年62岁的毛相林来自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是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也是一名29年党龄的党员。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小三峡的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以前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1997年,担任老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靠自己的双手向绝壁挑战,动员起全村修一条“天路”。修路缺乏资金,于是经过村党支部集体研究,由党支部和共产党员带头,动员全村村民投资了4000多元,毛相林也以个人名义在信用社贷了两万元钱,购买了修路物资,开始向悬崖绝壁宣战。

面对高山绝壁,修路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不幸的是,不到两年时间,村里就牺牲了2位年轻人。年轻人黄会元在外面打工,是毛相林写信把他叫回来的,但只修了8个月路,他就献出了生命。在那一刻,毛相林也动摇了,在黄会元的灵堂前,毛相林问大家,同意修路的请举手。这时,黄会元的父亲,72岁的黄益坤站出来说,我们的路已经修了一半了,我们下庄人是几百人困在这里,只要大家努力,哪怕我儿子死了,也是为子孙造福。这一刻,乡亲们举起了双手,“修,必须修!”这举出了下庄人不怕牺牲、敢于向悬崖挑战的精神。

几年里,村民们用最原始的黄石在空中挡、在壁上扒,用钢钎、铁锤凿,用两脚蹬,历经7年时间,终于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毛相林和村民们在绝壁上凿出了天路,也见证了新时代的“愚公精神”。

攻克了难关,路修通了,毛相林还要想着老百姓怎么过好日子,下庄村曾经也发展过很多产业,种过大木漆,养过山羊,这些都失败了,但是老百姓并没有责怪毛相林。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县里面又派来了技术专家,评估之后认为下庄适合种柑橘、西瓜、桃子、脆梨,于是毛相林组织村民种植。近几年来,下庄村的柑橘产业红红火火,甘甜的西瓜也卖得很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火起来了。村民们用15年时间探索经济的发展,发展产业,产出了种植了西瓜、柑橘、桃子、脆梨的“三色”经济。

2015年,下庄村整村脱贫了。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村民们也遇到了很多人的关怀,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是个大学生,为下庄村指明了方向,带领村民解决了很多难题,也帮助了很多困难户,带来了经济来源。近几年来,下庄村变化很大,过去是发展产业,现在第三产业结构是发展生态旅游,搞好乡村振兴,这种发展变化也切实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经济收入。现在村民们不但经济增收了,老百姓也发家致富了,都住上了洋房,也在城里买上了小楼房。

今年2月25日,毛相林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他是第一个上台领奖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毛相林说,加油干,把下庄建设好、发展好。在毛相林看来,这份荣誉不是一个人的,是全国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有了总书记的嘱咐,毛相林也备受鼓舞,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为老百姓谋福利、求发展。

近年来,下庄村发展了很多产业,目前已经发展了三户农家乐,还有三户也即将申请,目前村里可以迎接外界客人200多人,正在走向更加美好的文明富裕幸福路。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望慧。中国网记者 杨楠 摄


陈望慧:大山里的“玫瑰姐姐”


陈望慧是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的村支部书记。在冒水村,80%都是藏族,以前大家种土豆、豌豆、小麦。2010年,陈望慧当了村主任之后,便开始带领大家种植玫瑰,陈望慧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玫瑰姐姐”。以前,冒水村是贫困村,现在冒水村家家户户都是万元户,如今“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了小金县全县13个乡镇46个村、31个贫困村1200户贫困户、470户的残疾人、老百姓种植玫瑰,这里的玫瑰是全世界海拔最高、花期最长的玫瑰,也是唯一不打农药、用农家肥的玫瑰。

在2011年,陈望慧考察了8个省,2012年,她把8个省的玫瑰品种引进到小金种植。观察品种之后,最终选择了小金高原玫瑰,如今,这里种植玫瑰13200多亩。冒水村的玫瑰基地是国内高原玫瑰最大的基地,现在季节性用工200多人,种玫瑰的有2万多人,公司加工生产20多种产品。这里的玫瑰取名为“金山玫瑰”,金是夹金山的金、小金县的金,好多年轻人出去打工,土地也闲置了,如今荒山变金山,就取了“金山玫瑰”这个名字。

玫瑰要三分栽、七分灌,起初村民种植的时候缺乏管理,因此成活率很低。在种了6年之后,陈望慧发现了这个问题,再次给村民送上玫瑰的时候,陈望慧就把收花的玫瑰价钱提高50%,村民积极性就起来了。在种植期间,陈望慧把自己的房子卖掉,为大家发放种苗。以前是求大家种,现在村民种植玫瑰的收入很高,大家都争着种。

让陈望慧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吃了10多年低保的村民。这位村民自己是三级残疾,老婆也有风湿病,家有4亩地,种了玫瑰之后,2017年这位村民收入3000多元,2018年的时候玫瑰卖了3万多元。通过种植玫瑰,这5年来,这位村民家里存折上有了20多万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村民说,以前因为自己残疾,要靠国家、政府支持,要、等、靠;现在自己要加油干,感觉政策特别好,是党给了我们好政策,让我们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冒水村所在的夹金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过的大雪山,从小,陈望慧就听父母讲红军长征的故事,这种精神也刻在了骨子里面。如今,村民们把这种精神和脱贫攻坚结合在一起,不怕困难,就没有翻不过的大雪山,也没有趟不过去的河。大家团结一致,集中智慧,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奋力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望慧要求村里的党员、村干部以身作则。在她看来,一个村的发展要靠村干部领导大家齐心协力。她用几句话来约束村干部和党员:要有责任心;要有敢担当的态度,在大事面前不能退缩,因为党员是老百姓的主心骨;还要有诚心,不管再小的事情,答应了老百姓就要办到,因为老百姓的事情无小事;还要有包容心,老百姓是亲人、是家人。只要有这样的心态,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好。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杨波。中国网记者 杨楠 摄


杨波:驻村11年 从青年小伙成为老书记


杨波是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的驻村第一书记。2010年,杨波主动向组织申请前往海拔2400米的海嘎村驻村,这一坚守就是11年。这段披荆斩棘战贫困的经历,也成为了杨波青春岁月中难忘的经历。在这其间,有5次可以申请回去的机会,但杨波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海嘎村曾经是国家一类贫困村,是贵州省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恶劣的村。“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饭,穿的全是布巾巾”,这就是海嘎当时的真实写照。在11年的时间里,杨波从28岁的青年小伙成为了39岁的中年人,也从驻村伊始的门外汉变成熟悉农村工作的老书记。在全村党员和群众艰辛的付出和努力下,海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遍地茅草房,变成了现在家家户户住“洋房”,村民们也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开设农家乐和乡村旅馆。2020年,海嘎村的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1600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万多元,现在的海嘎村俨然已经成为了让城里人向往的“花园村落”。

让杨波感触最深的,是群众思想的转变。杨波认为,驻村干部最主要的还是要到群众中间去,要团结带领好群众,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杨波记得11年前,自己去海嘎驻村的时候,村里面全是泥巴路,他组织召开会议,召集村民筹集资金进行修路,但是还是有群众不理解、不支持。这也让杨波深刻懂得了一个道理:扶贫必须要扶志,于是杨波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去做群众的工作,为群众讲道理。在当时,杨波筹集到了3.8万元的资金,但这只够购买材料费,也请不起施工队,村民们就通过自己投工投劳,修通了一条700米长的硬化路,杨波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海嘎村地处高寒山区,土地贫瘠,以前发展的养蜂、苦荞等产业效果都不太好,杨波又因地制宜,积极去寻找适合海嘎村的发展道路。杨波积极咨询政策,多方调研,因地制宜引进了食用菌、大球盖菇种植,还依靠韭菜坪4A级景区的开发,鼓励和支持群众去发展乡村农家乐,建乡村旅馆。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异地置业,杨波把产业引下山进行入股分红,也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一把脱贫致富金钥匙。

杨波介绍,海嘎村现在村支“两委”干部平均年龄是32岁,支书是32岁,主任也是32岁。杨波刚去到海嘎村的时候,全村没有一个人懂电脑,但现在全村所有的村组干部都懂电脑,这也通过坚强的组织带动了村民致富。”在驻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真正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一定要贴心,对工作一定要走心“,杨波说。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在杨波看来,自己虽然没有像先辈那样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没有经历过生死的考验,但是也经历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事实也证明,新时代的党员完全可以胜任新时代的社会担当和历史使命。杨波也有幸经历和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历史壮举中。”8年的脱贫攻坚战,我们全国有1800多名战友,贵州有209名战友牺牲在了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所以说我们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党的培养,我们这一生感到非常的光荣“,杨波说。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中国网记者 杨楠 摄


胡中山:黄花滩上的领路人


今年59岁的胡中山来自甘肃省武威市,现任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25年来,他带领群众走出大山,到黄花滩移民区谋求新发展,过上新生活,彻底“拔穷根”。

胡中山还记得,过去自己住在井泉乡夹山岭村的高深山区,那里条件艰苦,群众走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在党的扶贫政策扶持下,胡中山带领黄花滩村的老百姓搬迁到了古浪县北部沙漠边缘的黄花滩镇黄花滩村。搬下去以后,组织老百姓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周边的群众紧紧拧在了一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黄花滩村探索了抱团发展模式,摸出了“互帮互助同致富、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的奋斗目标,成立“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民”的产业链组织,并成立专业合作社,下面有8个分社、32个专业合作。近几年,古浪县走出了生态移民、易地扶贫、群众致富、生态治理共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老百姓也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移民搬迁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让胡中山印象深刻。有部分群众不想搬迁,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村干部们给村民做工作、做动员,有好多群众下不去滩,胡中山就给老百姓打了一万元的欠条:老百姓下去发展不起来,砸锅卖铁也要把老百姓的钱还上,这也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很多人搬迁到了黄花滩镇黄花滩村。搬迁之后,胡中山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通过搞养殖、搞发展,发展到黄花滩村养殖牛羊将近17万只。”我感到骄傲,老百姓富了,这就是我们作出的成绩“,胡中山很欣慰。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