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荣耀记忆 看看这些五中队里的“传家宝”[组图]

发布时间: 2021-06-05 13:27:1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郑亮

 

位于太湖南岸的浙江北部,是一片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红色沃土,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五中队扎根在此。五中队是一个战功卓著、传统优良的英雄集体。战争年代,他们先后共参加战斗百余次,无一败绩,1949年被西北第一野战军授予“百战百胜”称号,1951年被授予“常胜连”称号,涌现出军以上英模40余名。走进五中队荣誉室,映入眼帘的“常胜连”和“百战百胜”两面大旗向大家诉说着光荣辉煌的历史。在这个荣誉室里,还陈列着五中队的“传家宝”,那是一个个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记录。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五中队荣誉室中的“传家宝”之一是中队100本党支部会议记录本,其中最早的一本,距今已有57年的历史。看似普通的记录本,清晰的记录了一个战斗堡垒的成长历程,是中队一笔宝贵的财富。翻看这些会议记录,虽然看上去它们与平常的会议记录的内容一样,记录传达上级精神、研讨工作计划、分析思想状况等内容都清晰的记录在案,但是相比大部分单位的会议记录,这里的记录则多了一点“辣味”,在有据可查的3053次党支部会议中,其中有1025次会议涉及党员骨干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最早的支部会议记录本,是用毛边纸缝起来的记录本,上面写着1964.12.30-1965.10.19’。”中队现任指导员缪斌介绍到。这份超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传承正是中队支部抓建设的生动写照,它清晰地记录了一个基层党支部的成长历程。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五中队多次荣膺“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这些耀眼的历史,被党支部记录本不断收录,汇成了经纬万端的“史记”,它承载的是这支部队的光荣与梦想,印证着中队支部成员对党、对军队建设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传承着中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辉煌历史。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中队的第二件传家宝是一批珍贵的工作经验汇编资料。这些资料形成于上个世纪70年代,包括《作风纪律整顿措施》《安全防事故工作材料》《团支部、军人委员会建设工作经验材料》等内容。五中队注重工作经验总结,长年累月汇成的资料形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了好传统、好制度,为一代代“百战百胜传人”开新图强、永葆常胜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中队战士的花名册也是传家宝之一。在这个历史底蕴厚重的集体,一本本中队官兵花名册被一代代五中队官兵传承下来。每次翻开这些花名册,都能感受到每个中队战士曾经的意气风发。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每一个五中队的战士都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另一个家,而这个家里一直有一个传统,每年都会在新兵入队和老兵退伍前夕,给战士的家长寄出一封信,里面的内容详细地汇报了战士在连队的生活、工作、训练等情况。同样,在收到战士家人回信的时候中队也会将他们收集整理成册。让中队领导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家长在给中队的回信当中这样写到:“我们家长没有考虑到的,你们中队都考虑到了。我们家长做不到的,你们中队都帮着我们做到了。” 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虽然已经很少再有书信来往了,但是中队与战士家属之间的联系却更加紧密了,战友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在训练、生活上有哪些困惑,中队干部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与战士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战士在部队可以安心。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老兵退伍时都会在中队“传家宝”之一——战士留言簿上写下专属于自己的五中队记忆,直到今天中队依然保持着这个传统。留言簿里面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一个个退伍老兵在五中队这个光荣集体难忘的几年时光,一字一句间都包含着真情实感。每次有老兵回到中队看到自己当时的留言,都会非常的激动。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中队荣誉室里还有一些特殊的记忆,这本1975年浙江大学的工农学兵给中队的一名老班长韩新伟赠送的纪念册就是其中之一。笔记本的名字叫《光荣》,寓意着让一代一代的百战百胜传人,能够感受到这个集体的光荣,不断去创造,不断去突破,不断把五中队建设的更加美好。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五中队荣誉室里还收集着很多各个时期战士们的老照片,虽然有些照片已经布满褶皱和模糊不清,但它们与五中队荣誉室里的那些“史记”共同组成了属于这个英雄集体的完整记忆。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