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天路看变迁】“感谢共产党,同步奔小康”加查县共康村里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 2021-07-31 09:22:0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赵娜

扎西罗布和自己的老伴在家中。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68岁村民扎西罗布是一个党龄50年的老人,没有搬进共康村之前,他们一家是住在洛林乡山沟里的老房子,他告诉记者,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方便,身体不舒服想去看医生要走2个多小时山路才行。2018年,扎西罗布一家搬进了共康村宽敞明亮的新家,不仅医疗变得方便了, 他和老伴还靠着政策养老金、残疾补助、年底村里分红、生态补助等一共有差不多30000多元的收入,不仅脱贫了,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罗布在自己开的茶馆接待来宾。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40岁的罗布开着一家茶馆,走进茶馆一股浓浓的酥油茶香气便扑面而来。她说原来他们一家四口住在玛尼村的山里,靠着种地放牛维持生活,在易地搬迁到共康村后,她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厨师培训,并利用自己的积蓄开了这间茶馆,现在一年能有30000多元的纯收入,再加上村里的各种政策分红,差不多年收入接近60000元。她对记者说,自己以前山沟里的房子特别不结实,有很多安全隐患,交通也不方便。搬到这里后一切都变得很方便,生活很开心,她感谢党的好政策,自己也有信心靠双手致富。 中国网记者

 

航拍山南市加查县共康村。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他们口中的共康村位于山南市加查县。据了解,共康村项目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12月实现首批搬迁群众入住,2018年7月全部搬迁入住,总投资约2.1亿元,房屋占地面积708亩,总建筑面积36342.83平方米,建设内容为369套民房及幼儿园、村委会、卫生院、商业楼、垃圾中转站、牲畜棚圈等基础设施。建成后,共康村共有从78平米至220平米七种不同户型。实现易地搬迁后,建档立卡贫困户象征性缴纳10000元便可以入住共康村,非贫困户则是按照房屋总价的30%来支付费用。

航拍山南市加查县共康村。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全村设1个村党委、7个党支部、36个联户单位,共369户、1325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249户857人,党员185人,劳动力574人。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元。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图为航拍山南市加查县共康村全景。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共康村建成后村内幼儿园同步投入使用,村适龄儿童入园入学率达到100%。现幼儿园共有54名儿童,并全部实现双语教育。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共康村村民在自家门前晾晒谷物。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共康村开展“一帮一”劳务信息帮带活动,每个流动党员联系一个有富余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带动农村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大力组织村民就近就便参与共康村主体建设、拉林铁路、莫热坝大桥及各类产业综合项目建设,目前累计实现就业263人,年人均增收3000元。据统计,共康村2021年第一季度人均收入3334元,外出务工156人(市内),每人月均工4800元。2021年第一季度惠农政策各项资金(草原生态补助奖励、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低保补助、特困人员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三老”人员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最低生保障费、五保户救助金)截止目前已全部兑现。

图为航拍共康村经果林产业园。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共康村有高效经济林700.9亩,种植核桃、樱桃、大桃树等经果作物28462株。为保障林木的成活率,将项目前3年管理纳入建设合同内容,期间收益归群众所有,通过项目管理已培养经济林木管护人员14人,各类鲜果、花椒等产量1万余斤,实现产值13万余元。

村民每户家中墙上都贴着这样的联系卡片,方便村民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让扶贫干部能对村民的脱贫状况、身体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解。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共康村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各类保障政策转移衔接工作,村级一站式服务大厅投入使用,开展“双代”等窗口服务,民事代办社保、教育、卫计、优抚、救助、养老、残疾、涉农涉牧补贴等事项。成立村文艺演出队,丰富群众生活。

加查县冷达乡共康村卫生院共有8名工作人员,一些基本的常见病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医治,卫生院还可以实现儿童基础疫苗的注射,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山南县医院每年会到村里为村民做免费的体检。同时,村卫生院会定期到村民家中寻访,关注村民健康情况。对于重症患者,村卫生院可以实现在半小时内将患者转运到县医院进行救治。图为卫生院医生为村民测量血压。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