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新疆阿勒泰牧民冬季大转场 千年古牧道上的守护者

发布时间: 2021-09-10 09:33:4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赵娜



2021年9月7日,福海县喀拉玛盖镇红山嘴夏牧场“护牧分队”民警帮助牧民转场。张家旭摄影

每年转场季,那里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牛羊驼马,在哈萨克人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浩浩荡荡,烟尘滚滚,牲畜嘶鸣,场面震撼壮观。吸引着众多旅游和摄影爱好者。这里就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

随着四季的变迁,这里的哈萨克族牧民都要赶着牛羊进行换季转场。转场时,牧民们携子女及亲属,组成驼队,带着帐篷、生活用品,赶着畜群一起大迁移,逐水草辗转而居。

千百年来,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当地牧民大转场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转场时,牧民赶着牲畜将通过19条千年古牧道,至今仍保留着目前在中国乃至世界最长和最完整的游牧迁徙路线。喀拉玛盖镇红山嘴夏牧场——中牧场——沙尔布拉克春秋牧场——喀拉玛盖镇冬牧场。

9月初,笔者来到福海县喀拉玛盖镇红山嘴夏牧场,山巅已有白雪覆盖。山脚下,绿草如茵,马儿奔腾。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牧民陆续开始将牲畜从夏牧场赶至中牧场和沙尔布拉克春秋牧场。

新疆阿勒泰福海边境管理大队抽调所属阿拉善、红山嘴口岸边境派出所10名民警成立护牧分队,分两组随牧作业,服务牧民转场。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查力度,认真勘察路线,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维护秩序,宣传边境法律法规,破解转场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帮助牧民及牲畜安全到达牧场。

9月7日一大早,笔者跟随护牧分队民警一起出发,感受转场途中场面的壮观和路途的艰辛。

天朦朦亮,红山嘴口岸边境派出所就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凌晨06点整,护牧分队民警就来到了牧民阿尔哈尔·奴热力汗的家中,帮助他一起装运转场物资。

由于家中缺劳动力,民警的到来,阿尔哈尔·奴热力汗很是高兴。

他告诉笔者:“每到转场的时候,派出所民警都会来帮忙,解决一些困难。这几年转场,没有一头牲畜丢失和死亡,都很顺利。”

笔者从阿尔哈尔·奴热力汗那了解到,每次转场前,派出所民警都会挨家挨户的开展边境法律法规宣传,防止发生牲畜越界,帮助牧民合理规划转场时间和线路。为减轻牧民转场压力,牧民的一些大件生活物资,都会用派出所的皮卡车提前拉运到转场地。轻装上阵,这也大大缩减了转场时间。


2021年9月8日,“护牧分队”民警帮助牧民转场。张家旭摄影

半个小时后,我跟随民警骑马赶着浩浩荡荡的牛羊群踏上了转场路。

虽然是九月,但是山上的凌晨的气温已达到零度,伴随着阵阵冷风,穿着警用大衣的我,依然冻得瑟瑟发抖。

刚走没多远,就传来了牧民的呼喊声,原来是有三只羊不知什么原因没能跟上转场队伍。只见走在我身旁的民警李源,左手紧拉缰绳,再向左一拽,右手抡起马鞭,“啪!”的一声,胯下的马匹立即调转方向飞奔出去。不一会,三只白色的山羊就跟了上来。


2021年9月8日,“护牧分队”民警帮助牧民转场。张家旭摄影

看着民警骑马技术如此娴熟,不禁让人啧啧称赞。“这牧羊人也太帅了!”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可可托海牧羊人》那首歌,唱了起来。

“我们这的民警多数都会骑马,这也是我们牧业警察的必修课。”民警李源听到歌声后,腼腆的笑了。

“那我以后就叫你牧业警察了!”听到他称自己是“牧业警察”,我感觉这样称呼再贴切不过了,连连叫好。

“为了节省转场时间,牧民都会尽可能选择走直线,翻山越岭,路上有些地方不是很好走,你尽量跟着我们走。”听他这么说,骑马水平一般的我心里不禁捏了一把汗。

大概走了两个多小时,太阳升了起来,暖洋洋的太阳照在身上,很是惬意。我脱下大衣放在马背上。不一会,一阵山风吹来,我又赶紧穿了起来。

“别着急脱大衣,小心着凉。等到中午就好了。”民警李源提醒我说。



2021年9月8日,“护牧分队”民警帮助牧民转场。张家旭摄影

十二点左右,山谷下的一条小河拦住了我们的去路。羊群纷纷跑到河边喝水,我们也下马休息了。

这时,阿尔哈尔·奴热力汗拿来了一个保温壶,刚打开盖子,就飘来了一阵奶茶香味,喝上一碗醇香的奶茶,吃上两块奶疙瘩(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用牛奶制作的一种食品),整个人瞬间精神了许多。

我们上马继续赶路。当我们过河不久,发现有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山羊不敢过河。李源跳下马,不由分说,趟过冰冷的河水,就把两只羊抱了过来。他的裤腿都湿了半截。看着他憨厚的表情,我的心里暖暖的。

中午14点半,我们来到了西岔河区域,这的道路难走了很多,怪石林立,山坡陡峭,连一棵树都没有,这也是转场牧道的必经之地。只有翻过哈龙大阪,赶到下一个山谷,才能休息,不然天黑前就赶不到牧办了。

我们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羊群荡起的灰尘,让人呼吸都感到困难。

当我们来到哈龙大阪时,太阳煎烤着大地,穿着短袖都感觉到热。笔者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早穿棉袄午穿沙”。

走着聊着,聊着走着。队伍中不时传出大家爽朗的笑声,那声音是多么的真切,那么温暖。转场途中的疲劳也都感觉不到了。

晚上21:30分,我们赶到了政府牧办。我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了住宿点。心中想着牧民为什么要那么辛苦的转场呢?从牧办工作人员那里我找到了答案。

牧民转场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路线。一般来说,春季利用山地阳坡带的干旱草原也就是春牧场放牧。夏季再到夏牧场。夏天一过,天气转冷,山上开始下雪,牲畜必须向下转移,过渡到中牧场,牧民把这叫做“秋天雪赶羊”。冬天,再回到平原盆地谷地,也就是冬牧场。这里地面没有厚雪覆盖,牲畜能觅食牧草,亦称为冬窝子。

转场不仅可以给牲畜提供优质牧草,也可以使畜牧生产专业化。转场可以使各种牲畜自然淘汰,有利于品种优化。

听到牧办工作人员解释,我豁然开朗,真正体会到了牧民的伟大。


2021年9月8日,新疆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阿拉善边境派出所“护牧分队”民警帮助牧民拉运生活物资。张家旭摄影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牧民护牧犬的叫声吵醒。虽然住宿简陋,可以说也就是一张床,但是晚上睡得很香。起来后,赶来的阿拉善边境派出所的护牧分队民警正在和红山嘴口岸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交接工作。原来从牧办开始,转场就由阿拉善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护牧下山。

派出所民警杨志快步走来和我打招呼。“我是派出所民警杨志,和《水浒传》里的青面兽杨志同名,这下你就能记住我了。”

民警杨志很健谈,他给我们讲起了2016年夏天的一次护牧经历。“转场途中,发现少了五头牛,我和另外一名战友骑马到山上寻找。那里全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没有道路,我们只能在密集的树缝中穿行。我走在后面。”杨志告诉笔者。

“我发现那三头牛在下面喝水,想走捷径下去赶牛,走到了一个陡峭的峡谷处时,中间仅有2米宽的通道,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战友的马匹过去了,当我骑马通过时,马突然嘶叫了一声,接着浑身颤抖起来,一个蹄子蹬空,差一点摔下悬崖。我紧紧勒住缰绳,让马一点点地朝前挪去,两米远的距离足足用了20多分钟才通过悬崖口。这匹马始终嘶叫着坐立不安,仿佛受惊了一般。通过后,我往后看了一眼,猛然发现就在悬崖边大约5米处,一头比牛还大的棕熊正举着爪子对着我。我见状大气都不敢喘,我还是第一次在野外遭遇到熊,我不敢停留,边喊边朝前追去。三头牛听到喊声后,从低洼处跑到了牧道上,我俩赶着牛头也没回的向转场队伍赶去,好在有惊无险。”听完了民警杨志的讲述,笔者意犹未尽,闭上双眼,民警骑马搏击在草原、穿梭于山林的身影,久久在我脑海中呈现。

“到三间房了!”身旁的民警杨志兴奋的喊了起来。“到了三间房边境警务站,大家就可能好好吃顿饭了。”原来如此,大家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走进三间房边境警务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房顶山立着“祖国万岁”四个醒目的大字。国旗高高飘扬在上空,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我们这不仅是边境警务站,同时也是牧民群众的服务站。”民警杨志告诉笔者。

警务站配备了很多应急药品和日常用药,免费为牧民提供。同时向牧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共计服务牧民近千人次。

谈到在这里驻勤的感受时,警务站徐志林站长告诉笔者,“虽然我们这里的条件很简陋,在全地区算是数一数二的了,但是,只要有国旗飘扬的地方就是家,我们无怨无悔。”短短几句话道出了无数戍边民(辅)警的心声,让人肃然起敬。临别时,握着他那双强壮有力的手,许久才松开。

与警务站民警合影后,我们上马继续赶路。

和民警聊着天,讲着服务转场中的许多有趣的事,时间过得很快。下午太阳还没落山,我们来到了转场目的地,阿拉善边境派出所辖区的沙尔布拉克牧场。

来到阿尔哈尔·奴热力汗家的毡房刚坐下,女主人巴哈提古丽·木哈太就将早已准备好的酥油奶茶和包尔萨克(哈萨克族手中制作的一种小吃)端上了餐桌,毡房里顿时香味四溢。大家尽情的述说着转场中发生的趣事,顺利转场后的喜悦之情不予言表。(文/潘兴强 图/张家旭)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