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家庭学习环境,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主题沙龙在京举行[组图]

发布时间: 2021-09-17 13:30:2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楠

中国网讯 9月14日,"改善家庭学习环境,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主题沙龙在京举行。沙龙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国强公益基金会和善达网承办,旨在通过报告发布、案例分享和交流讨论为社会⼒量参与“改善乡村家庭学习环境、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思路和参考路径。

“⼗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标纲要提出,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而发展乡村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相配合。为了展现乡村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社会组织在乡村家庭教育领域的创新与探索,沙龙现场发布了《甘肃省东乡县荒山村家庭教育环境状况一线观察报告》,进行了国强公益基金会心愿100•梦想空间计划项目案例分享,并通过走进荒山村的视频记录片直观展示了乡村家庭学习环境现状。

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财经》杂志高级研究员马国川的主持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蓝玫,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颖,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舒玲等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报告:在床(炕)上学习的学生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巨大。善达网副总经理那鑫现场发布的《甘肃省东乡县荒山村家庭教育环境状况一线观察报告》显示,欠发达地区乡村家庭教育环境亟待提升。

观察报告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小学生中65%的学生写作业的常用姿势是坐着,同时有29%的学生写作业的常用姿势居然是趴着。与之相对应的是,61%的学生在家写作业常用的地方是床(炕)上,还有26%的学生是在吃饭的桌子上。

“我们在现场看到的都是这种不健康的姿势,他们就是用这样的姿势和场所在学习。”那鑫强调。

观察报告显示,84%的学生没有学习用的台灯,要么天黑前写完作业,要么用家里的电灯。48%的学生表示特别喜欢学习。热爱学习的学生和不良的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观察报告显示,65%的学生对家里写作业/看书的地方表示满意;仅有36%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姿势对视力健康有危害。

这样的状况并不仅仅出现在调查报告所调查的区域,“在⽢肃、⼴⻄、贵州、河南,在全国很多⽋发达地区,有许多类似的孩⼦,他们每天都在不适合学习的地⽅⽤极不健康的姿势在学习。”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舒玲表示。

案例:为困境乡村孩子打造梦想空间

昏暗的光线与不匹配的“桌椅”给乡村孩子的视⼒与脊柱健康都埋下了隐患,乡村困境⼉童家庭学习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国强公益基金会在历时半年的调研走访后,发起了⼼愿100梦想空间计划。

据舒玲介绍,该项目的定位是为全国⽋发达地区困境家庭6-11岁学⽣打造学习空间,让他们有⼀处更加健康实⽤的独⽴学习环境。

按照满⾜需求、简单务实、实⽤耐⽤、严控成本的原则,通过整合优质资源⼒量介⼊研发设计,项目为受助学生打造出⼀套包含五个⼀产品的“梦想空间计划”解决⽅案:

一套可以收纳管理书籍⽂具,有学习空间归属感的实木学习桌椅;一盏保护孩⼦视⼒、辅助改善学习姿势的充电学习灯;一个可语音互动解答问题,自带流量可以与父母语音的智能陪伴机器人;一本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拓宽视野的课外书《这里是中国2》。

据舒玲介绍,目前这套产品的样品已经配置完成,日前基金会将首套样品送到了东乡县的一户学生家中,收集了学生和家长反馈,此后将继续进行产品优化,形成标准化产品并批量生产发放。

为了推动项目的实施,国强公益基金会已经联合中华思源⼯程扶贫基⾦会发起劝募,“2021年的⽬标是聚焦国家“⼗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4000个困境家庭学⽣打造梦想空间。”舒玲表示,“我们希通过我们给他们提供的不仅是一方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带来梦想的空间,给他们更多希望。” 

研讨: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如何才能更进一步通过改善家庭学习环境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财经》杂志高级研究员马国川的主持下,与会嘉宾结合观察报告和⼼愿100梦想空间计划展开了讨论。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财经》杂志高级研究员马国川。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表示,⼼愿100梦想空间计划一方面契合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需求,带动企业和员工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一方面项目设计得非常新颖、专业,避免了公益资源的同质化投入,切实满足了农村欠发达地区的需求,“希望能推广,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

他强调,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对慈善组织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公益项目需要不断迭代升级。一个是怎么把慈善资源做大,另外一个是怎么把慈善资源用好。需要未来慈善资源的分配机制、资源使用机制不断迭代,不断创新。

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颖认为,目前公益项目的运作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一开始量的积累、铺设,现在变成了质的提升。⼼愿100梦想空间计划是一个典范,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找到了切入点,更精细化、更精准地去提升学生家庭教育环境,解决问题。“我们希望在乡村教育振兴领域找到更多这样的点,关注细节和质量,深耕细作,下足功夫,乡村教育振兴未来可期。” 

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舒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颖(从左至右)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蓝玫强调,物质的困难是最好帮扶的,精神的富足是最难带来的。对乡村的孩子来说,在需要一张书桌的背后,还需要透过这张书桌映射出来的更多东西,“我们可能给他的是一张书桌,这张书桌所承载的东西恰恰是孩子们应该听到的故事。我觉得当这些故事滋养他们的时候,他们内心的富足以及他们透过这张书桌看世界的眼光才会被打开。”

她表示,改善乡村家庭教育,还需要帮助父母重新建立对孩子陪伴的认知,提升父母陪伴的质量。希望可以通过智能陪伴机器人等技术手段的帮助,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生活状态以及所从事的工作等等,帮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起情感连接,树立起他们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榜样的作用。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表示,她们在西部乡村调查时发现,乡村孩子的视力不良率和我们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不但不低,有的地区甚至是高的。在家里不正确的姿势,包括光线,都可能是带来他们视力不良的原因。“家庭教育我觉得不单指学习,因为家长没有健康意识,他们不认为孩子坐姿、用眼等方面的不健康行为是要校正的,因此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邓国胜教授提出,“在第三次分配大背景下,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对慈善组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都会有更高的期待。怎么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去回应社会的诉求,共同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声明:中国网图片库()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中国网图片库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咨询电话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