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从小小检修工到电力专家  “电网医生”张霁明

发布时间: 2021-12-09 17:06:2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赵娜

 

2021年 4月27日,张霁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周一峰 摄)

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运维班班长张霁明被授予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张霁明长年累月付出的异于常人的努力。

电网故障维修进入“毫秒”时代 万家灯火后的“电网医生”

在现代社会,电力已渗透入社会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和发展的每时每刻,供电对于城市的影响已经可以跟水资源并列,一分钟没有电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2021年2月8日17时29分,宁波市鄞州区10千伏星光线突发故障,共涉及17家商场、饭店和3000余家居民用户。而这是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过年,突然遭遇停电……在这关键时刻,配电自动化故障自愈FA功能迅速自动启动,立即搜索到故障位置,并自动开启远程遥控操作,仅用53秒就完成了对故障区域的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一次故障停电悄然消除。

如果把FA比作是医生用的CT扫描及时发现电网“病灶”,立即判断“患者”生了什么病,而且能马上将“病灶”隔离开,那演绎这次完美诊治操作的就是“电网医生”张霁明,他将一场原本需要50分钟的抢修缩短至50秒,刷新了浙江电网的速度。

 

张霁明对FA装置进行检测(郑之超 摄)

 

对此,张霁明解释说,以前,一条供电线路如果出现故障,这条线路上所有的用户都要受牵连停电,而配电自动化就是让一条供电线路自动将负荷转供至其他联络线路上。这样,线上任意一个点出现故障,电网能把故障点孤立起来,停电的用户就会大大减少。

 

 张霁明与徒弟测试FA(郑之超 摄)

 

停电恢复时长从原来的“小时级”缩短到“秒级”,并没有让张霁明满足。目前,张霁明和同事们已完成了国内最先进的“毫秒级”光纤差动分布式全自动FA环试点建设,可实现在毫秒内隔离故障,恢复供电,这意味着“秒级”再缩短至“毫秒级”。此举,将城市供电可靠性提高到了99.993%,宁波市鄞州区配电自动化接入站点规模和建设速度在全国领先。“毫秒”速度离不开张霁明二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也见证了他从普通检修工到高级工程师的蜕变。

同事口中的“千里眼”   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活字典

在配电自动化故障自愈FA技术诞生之前,张霁明就有项让同事们津津乐道的绝技,每次电网发生故障,他都能神速地判断出故障部位、故障原因,及时提出故障处理办法,同事们都说他有一双神奇的“千里眼”。

而练就这“千里眼”又谈何容易,20年前,张霁明大学毕业后进入鄞州供电局工作,那时正值供电局开展变电站无人值班自动化改造工作,按惯例变电站施工时,用户方不用一直在现场,但张霁明却觉得越是参与的多,对系统就更了解,张霁明每天与厂家人员一起泡在变电站从安装—维修—测试全程都参与,把系统了解的犹如自己的手指。

 

张霁明工作照(郑之超 摄)

随后,张霁明调入鄞州供电局调控中心运维自动化主站担任技术人员,他开始彻底沉迷于这些枯燥的数据、复杂的设备参数和频繁的电气试验里。鄞州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经了多少代,张霁明就见证了多少代,从起初的国外服务器操作系统逐步发展为现在的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每一代系统都是张霁明搭建的,从服务器安装、交换机配置,到满屏柜上的接线,他都亲自参与,为的是让自己牢记这些结构布线。所以大到服务器硬件故障,小到一根网线松动,随便哪个故障排查,他都能轻松找到。

 

张霁明与同事一起在电源机房检测电源(郑之超 摄)

有一次,负责安装的厂家工程师测出的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未达到指标要求,按照测试大纲规定,这种数据误差是允许的,可是张霁明硬是拖着厂家工程师又花了几个小时重新测了一遍,结果发现系统内部一个地址配置错了,导致整个电网有失去监控的危险。正是这种钻牛角尖般的坚持,使一个设备重大隐患被及时发现并得到了消除。

20年来,张霁明搭建了6套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2套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每一次主站系统更新,他都会反复看十几本厚厚的设备说明书,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样,把设备参数、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烂熟于心。

培养后辈有一套  创新工作室从“不敢来”到“抢着来”

张霁明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专家,永远抱着学习的态度专研在电网自动化领域。他说电网设备更新快,每次都要从零开始学。他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提高电网生产效率的先进技术和方法。2017年,张霁明牵头成立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任务繁重,最苦最累的活儿,张霁明都是一肩挑。“放心吧,工作交给我!”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师傅有个习惯,就是今天能做完的事,决不拖到明天。我来单位两年多时间,没有一天看到师傅准时下班。他常常是来的比谁都早,下班比谁都晚。”“90后”小伙子徐定康是张霁明的徒弟,现在已经成长为鄞州电网的技术骨干。刚进单位第一年,他就碰上了FA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种状况不断。忙碌了一天,同事们都陆续走了,但张霁明却留下来继续调试,常常熬到深夜。

徐定康说,还没有进单位前,就听说过师傅的“传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一开始,有些新人都不敢来,因为这个部门特别辛苦,但现在大家都抢着来,因为能学到很多。”

20年的工作经验,张霁明早就成了行家里手。他总结提炼多年的技术经验,出版《地区电网自动化系统典型缺陷案例分析及处理》、《电力调度自动化员工作业一本通》等专业书籍,已经成为省市电力系统的优秀教育培训教材。

“这些经验都是20年来我摸着石头过河,摸索出来的,希望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快速成长。” 今年,张霁明还在宁波供电公司的“甬电知乎”上开设劳模讲堂,广受好评。 

 

张霁明与团队一起测试5G智能检修机器人“哪吒”(郑之超 摄)

科技创新带头人  5G配电室自动检修机器人“哪吒”之父

2021年初,在宁波市城东院的配电房内,一身橘红色躯体、闪动绿色双眼的机器人“哪吒”格外亮眼,它舒展臂膀打开配电室DTU柜门,肩上“大眼睛”迅速扫描识别柜内装置面板灯状态。随后它伸出“拈花指”精准按动装置面板按钮,查询告警记录、重启装置……这是鄞州区供电公司携手中国联通宁波分公司研发的5G智能巡检机器人。这个高科技机器人“哪吒”的创造者就是“电网医生”张霁明。

“配电房每月需要定期巡检,耗时耗力。遇突发情况时,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响应。我一直在琢磨,能不能在巡检领域,实现‘机器换人’,提高巡检的工作效率。”这是张霁明研发智能机器人的初心。

张霁明介绍说,虽然,宁波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等核心区域已经实现配电自动化FA全覆盖,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3%。但配电室内的自动化设备由于在长年累月开机运行的状况下经常会出现自动化装置死机、通信中断、继电器损坏等故障,严重时会造成线路故障跳闸后自动快速恢复供电装置的失灵,导致故障停电时间延长、故障范围扩大。“哪吒”可以实现自主定点完成设备巡检、装置面板操控、故障配件更换、装置重启、开关分合闸等十多项作业功能。

如此智能的“哪吒”,研发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差点“胎死腹中”。去年年初开始,张霁明和同事联系了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多个城市的35家科技公司,但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理由主要集中在两点,一个是难度太高,另一个就是研发费用太低。在张霁明“一意孤行”的努力下,苏州的一家小科技公司勉强接单。

企业接单了,研发过程依旧状况不断。如何提高机器人的操控精度,这就要求精准定位,要求在0.02毫米。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张霁明破解了。“那段时间,我天天都跑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我必须了解它。”在张霁明的努力下问题迎刃而解。在同事眼里,张霁明就是一个较真的人,正是他的这股韧劲,让“哪吒”成功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黑科技“哪咤”机器人全部采取国产配件,共产生了11项专利。相比市场上常见的工业机械臂机器人,“哪咤”具有造价低、可靠性高、安全性强的特点,能适用于配电室、信息机房、工矿企业等绝大多数有无人化设备操作需求的场景。

除“哪咤”机器人外,针对电网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张霁明还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在电网的应用,利用电力负荷对社会经济响应的敏感性,参与宁波供电公司调控云数据集市平台疫情后复工复产指数的开发,为政府部门指挥决策和电力调控、电力营销等生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近3年来,张霁明团队技术攻关共产生“配电网不停电自动化信息联调技术”、“变电站监控信息自动验收工具”等科技创新成果6项,产生各类专利、软著24项,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已在电网系统内得到推广。他所带领的工作室先后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荣誉。

最近,张霁明又开始琢磨“哪吒”升级换代的事。“哪吒现在需要后台操作,我想力争1年内,让它实现自动巡检、自动检修,使配电室成为真正的无人化配电室。”张霁明一直走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中国网 赵娜编辑整理)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