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北大拉脱维亚留学生安泽:见证"双奥"

发布时间: 2022-02-11 16:42:5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赵娜


冬奥会开幕式当晚安泽在鸟巢外留影

鸟巢之约

2008年,安泽从祖国拉脱维亚来到北京求学。那一年,北京第一次举办夏季奥运会。安泽和朋友相约去参观即将竣工的鸟巢,但那时的他们只能在围栏外远远地观望。日暮天晚,华灯初上,鸟巢燃起了“中国红”。“我们从远处看到鸟巢点亮,内心十分激动”。那年安泽和朋友们一起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屏幕上全程观看了奥运会的开幕式。从四大发明到水墨画、从昆曲再到中国功夫的次第登场,这次开幕式给安泽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开始对这个东方国家有了新的理解。


2022年,已是安泽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第十四个年头。期间她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汉语,也开始背起行囊,行走在中国的城镇乡野。她利用所学,在新媒体平台制作和发布视频,记录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讲述独特的中国故事,中国也逐渐成为她无法割舍的第二故乡。今年春节,她非常开心获得了去现场观看冬奥会开幕式的宝贵机会。



开幕式前的安泽与朋友们


在鸟巢现场观看开幕式,是一个相当震撼的体验。“我的心情既复杂又新奇,心中的兴奋与激动难以言说,直到现在还意犹未尽。不敢相信我竟然在冬奥会现场观看了开幕式!”她反复地描述着当时的心情,似乎仍沉浸在观看冬奥会开幕式带给她的震撼之中。安泽在开幕式表演时始终举着手机,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纪录盛会的机会,不舍忽略任何一个触动心灵的细节。安泽向我们讲述,走进鸟巢内部,灯光从温暖的中国红变成剔透的冰蓝色。置身观众席,仿佛被鸟巢温暖地环抱。开幕式的倒计时设计别出心裁,二十四节气徐徐展开,进入倒计时,焰火就绪,“立春”二字出现在场馆上空,舞蹈演员在台上舞动着绿色柔枝,象征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她感叹道“多么丰富的想象力,传统的文化,完美的舞蹈和清新的科技结合在一起,太奇妙了。”

传递国旗的环节最令安泽动容。中国各行各业的代表、国家功勋人士和五十六个民族将五星红旗手手相传;旁边,一位还在换牙的小朋友用小号虽尚显稚嫩但却饱含深情地吹奏着《我和我的祖国》。2019年,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在播放这首歌曲,熟悉的旋律一响起,安泽表示自己就“绷不住了”。“中国人对于祖国、对于家乡的这种由衷的爱意表达,我‘眼见为实’了。”在中国的这些年,她深切体会到中国人心中的那股家国情怀,她也深受鼓舞,希望能为祖国拉脱维亚和第二故乡中国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我希望自己发挥特长,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方面去传递彼此的声音。无论在哪里,我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两个故乡。”


一片雪花的故事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讲述了一片雪花的故事。

雪花的出场似乎不那么“引人注目”。作为运动员出场的引导牌,这片雪花上用中英双语写着不同国家的名字。运动员入场后雪花的使命好像将要完成,但在这时,在引导员手中的雪花却突然聚集、变化,在光与影的互动中,聚合起来,在舞台中央形成一个巨大的雪花。“这样的构思令人耳目一新。每一片雪花上面印刻着冬奥会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名字,这表明大家都是人类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大家团结起来就是一个温暖而有力的整体。”

雪花呼应了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秩序的美好想象——协和万邦,世界大同。奥运会是一个提供给各国奥运健儿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平台,是给全世界观众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会和视觉盛宴,更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良好契机。“奥运会是大家携手完成的,在参加比赛的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认识和了解彼此的机会。我们需要在坦诚交流的基础上建立客观和公正的评价”。有着异国生活经历的安泽,更能深刻体会雪花中的意涵。她略显激动地说,拉脱维亚的运动员进场的时候很多中国的朋友给她发来消息,显得比她本人还兴奋。拉脱维亚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刚来中国的时候,很多朋友不太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而现在通过她与中国朋友的交往,朋友们不仅了解了这个美丽的波罗地海国家和那里的风俗人情,而且在她家乡运动员出场的时候也分享着同样的兴奋与快乐,在安泽看来,这就是交流带来的甜美果实。


安泽与同学们在鸟巢前的广场上合影


真诚的、面对面的交流,摒弃偏见和刻板印象,如片片雪花,拥抱彼此,共同面对挑战——这是东西方先贤前哲的共同心愿,更是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方向。新冠疫情已经拉开了世界的“物理”距离,人与人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拉近“心灵”距离。安泽相信,总会有一座桥连接河流两岸,总会有一条路连接不同的风景。正如巴赫主席在致辞中说的那样,“全球奥运健儿齐聚北京,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我们只有更团结,才能更高,更快,更强。”

雪花变成圣火台,低调中迸发惊喜。“我觉得这个创意就和最近的一个流行语一样:低调奢华有内涵。它很符合低碳环保的时代主题,虽然简约但却让人回味无穷,这是奥运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安泽说道。“整场开幕式行云流水,如春风拂面,沁人心脾。如果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在展示一个文明和一个华丽的盛世,那么这次则是力图传递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一个简约、大同、浪漫、唯美的未来世界图景。”


从“我”到“我们”

这次冬奥会开幕式是一次向普通人的致敬。

“和2008年的奥运会相比,这次开幕式展现的是一个群像,不是我,而是我们。”安泽举了个例子,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由英国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和中国歌手刘欢一起合唱;而这次的《雪花》则是一首童声合唱。孩子们手持和平鸽,在场地上自由地跑动,没有去刻意突出任何一个人,而是平等地展现和拥抱群体的力量。安泽在北大的留学生同学们,同样参与到了《致敬人民》节目的表演之中,一位位普通学子迈开步伐、一起向前,向平凡的人民致敬。“到了《致敬人民》的环节,我们在台下奋力地挥手,希望他们可以看到我们在为他们欢呼加油。”

 背后的“我们”,同样用朴素的力量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在去往鸟巢的路上,每隔一段都有一个引导志愿者,志愿者热情地向大家挥手,并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我们其实也在过春节。”这些志愿者不能回家与家人团圆,而是坚守岗位,为每一位观众提供着热心的帮助。进入场地内,也有志愿者引导大家坐到相应的位置,每个人的座位上很贴心地准备了一个装有帽子、手套的暖心礼包。在开幕式演出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志愿者引导大家鼓掌,拍手,调动场内气氛,有些志愿者为了方便工作,并没有佩戴手套,“场馆里还是很冷的,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一股忱忱热心和奉献精神,就像燃烧的雪花那样!”

细节处见用心。安泽说,“我觉得开幕式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特别用心,特别动人。”安泽注意到转播中站在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和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身后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气温零下的天气里保持微笑,迅速就登上了热搜。“我其实挺害怕他们会不会忽然笑不动了。”安泽笑道,“不过他们一直在微笑,没有任何一秒松懈,我真是由衷地敬佩。”运动员入场时的路线设计也格外贴心,在场的演职人员会围成相应形状引导他们,以免他们因激动而走错位置。“这样的设计让运动员可以用放松的状态来享受入场过程。”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身后保持微笑的工作人员

夜幕下的北京奥林匹克塔呈现出独特的光影,唯美简约的雪花火炬台在鸟巢前旋转。从2008年第一次远望鸟巢,在屏幕前见证奥运会的开幕;到2022年进入鸟巢,成为冬奥会开幕式观众的一员,安泽见证了北京惊艳和温暖世界的“双奥”时刻。在中国的十四年中,她深入了解与认识中国,用所学所行沟通中国与世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舞台上认真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和热。在安泽看来,她的鸟巢之约、冬奥时刻恰是一个个最美的注脚。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