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回应了记者关于“中国是否需要对国内防疫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的问题。中国网 董宁 摄影
发布会实录:
美国彭博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中国应对疫情的“动态清零”政策,该政策很大程度上防止在中国出现大规模感染和死亡病例,随着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开放,中国是否需要对国内防疫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中国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经济成本是否会上升?而该政策是否会阻碍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人员交往与互动?全国政协委员对此怎么看?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郭卫民
郭卫民:
疫情防控政策是国内外舆论都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我想大家都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两年多来,来自医卫、科技等各界别的政协委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同时围绕相关政策研究讨论,提出了意见建议。委员们表示,自我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每当出现聚集性疫情,我们都能根据实际情况果断处置,迅速控制疫情,较好地统筹了疫情防控、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之间的关系,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委员们认为,有些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疫情接连出现反复,医疗资源被大量挤兑,重症和死亡病例不断增加,这些国家医疗条件本来都很好,但是医疗资源被大量挤兑,重症和死亡病例不断增加。而我国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后果难以想象。委员们认为,疫情防控成果证明,我国的防疫政策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我们的防疫措施相对成本低、成效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要密切关注、研判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发展,加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努力以更高水平、更小社会成本控制住疫情,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记者问到了防疫政策对国际社会,包括中外交流的影响。我们也注意到,最近国外有些舆论认为中国的防疫政策影响了全球的供应链产业链,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正是由于中国采取了正确的防疫政策,我们率先恢复了经济增长,保障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基本稳定。刚才我讲到了中国的外贸情况,去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国际市场份额都创造了历史新高,为全球经贸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里我想再说一组中国抗疫援外的数据。我们先后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检测设备等防疫抗疫物资,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医疗专家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帮助其他国家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治能力。中国的援助也是在帮助国际社会尽快克服疫情,恢复正常秩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交往。我国还将继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抗疫援助力度,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中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