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组图]

发布时间: 2022-03-07 15:51:2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中国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董宁)3月7日下午3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毅表示,在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冬奥会确实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自强、开放和包容的中国。近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约170位官方代表出席了开幕式,他们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中国的支持。在此要向所有参与和支持北京冬奥的各国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不仅是体育的胜利,更是团结的胜利。此次冬奥会,恰逢奥密克戎病毒肆虐、地区热点问题升温,同时还受到少数国家的政治干扰和破坏。但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选择团结在奥林匹克精神之下,为深受疫情困扰的人们注入了希望,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

现在,各国运动员正在冬残奥会赛场上努力拼搏。我相信,冬奥期间汇聚起的团结与合作之光必将穿透阴霾和风雨,照亮人类携手前行的未来之路。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谈乌克兰局势:要劝和促谈、要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在回答路透社记者关于乌克兰局势的提问时,王毅说,乌克兰局势是国际社会当前最关心的问题,中方已经多次阐明立场,我们始终本着客观公正态度,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表明主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原因错综复杂。解决复杂问题,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中方认为,要化解当前危机,必须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照顾当事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必须坚持通过对话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必须着眼地区长治久安,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当前,国际社会应聚焦两大问题继续努力。

第一,要劝和促谈。中方在这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一直同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冲突发生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普京总统通话的时候,就提出中方愿意看到俄乌双方尽早和谈。普京总统也作出了积极回应。俄乌双方已经谈了两轮,我们希望即将开启的第三轮谈判能取得新的进展。中方认为,形势越紧,和谈越不能停止;分歧越大,越需要坐下来谈判。中方愿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也愿意在需要的时候同国际社会一道开展必要的斡旋。

第二,要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愿就此提出六点倡议:

一是人道主义行动必须遵守中立、公正的原则,防止将人道问题政治化;二是全面关注乌克兰的流离失所者,帮助他们得到妥善安置;三是切实保护平民,防止乌境内出现次生人道灾害;四是保障人道援助活动顺利、安全开展,包括提供快速、安全、无障碍的人道主义准入;五是确保在乌克兰外国人安全,允许他们从乌克兰安全离开,并为他们回国提供帮助;六是支持联合国在对乌克兰人道援助方面发挥协调作用,支持联合国乌克兰危机协调员的工作。

中方愿为克服人道主义危机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我也在此宣布,中国红十字会将尽快向乌克兰提供一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国始终代表稳定性和正能量


王毅说,当今世界确实很不太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一幕幕向我们展开。个别大国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重拾冷战思维,制造阵营对立,进一步加剧了动荡与分裂,让本来就问题缠身的世界雪上加霜。

我们应该怎么办?中方坚定认为,正确的出路就是在多边主义旗帜下加强团结合作,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

当务之急是维护和平。和平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摒弃独享安全、绝对安全的想法,坚持通过谈判停止冲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通过合作增进互信,共同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第二是促进团结。世界因多样而精彩,差异不应成为对抗的理由。我们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霸权强权,反对集团政治,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三是坚持开放。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被地缘竞争所割断。我们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坚定维护自由、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拆掉小院高墙,共建开放市场。

第四是加强合作。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应对新冠疫情、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国始终代表着稳定性和正能量,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上。我们将继续胸怀天下、担当尽责,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一道,合力谋发展,一起向未来。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中俄人民友谊坚如磐石,双方将保持战略定力


在回答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记者关于中俄关系的提问时,王毅表示,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彼此最重要的紧密邻邦和战略伙伴。中俄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关键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的合作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利益和福祉,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去年,中俄双方共同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在日趋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下,这一条约所承载的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不仅对中俄双方,而且对世界各国都具有十分积极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我愿强调指出,中俄关系具有独立自主价值,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更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际关系的创新。不久前,两国共同发表《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清晰无误地向世界表明,我们共同反对重拾冷战思维,反对挑动意识形态对抗,主张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两国人民的友谊坚如磐石,双方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不管国际风云如何险恶,中俄双方都将保持战略定力,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致海外同胞:无论什么时刻、身处何方,你的背后是祖国


近期,中国从乌克兰陆续撤出了多批中国公民,对此王毅表示,随着乌克兰局势不断紧张升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牵挂每一位在乌同胞的安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多次过问,要求全力确保中国公民的安全。外交部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与乌克兰、俄罗斯及周边国家保持外交沟通,并向在乌同胞发出了安全预警和提醒。

现地局势发生突变后,我们组织在乌同胞抓紧安全避险,为遇到困难的同胞及时提供帮助。同时,抓住战局中出现的时间窗口组织紧急撤侨行动。驻乌克兰使馆、驻敖德萨总领馆的外交人员,多次深入火线,为中国公民撤离打开安全通道。中国在乌克兰各个邻国的使馆也昼夜运转,全力安置转运我国同胞。国内各部门、各地方密切协调,迅速派出多架包机,从欧洲陆续接回离乌公民。

在组织中国公民避难和撤离过程中,乌克兰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友好协助,俄罗斯、摩尔多瓦、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白俄罗斯等国也提供了宝贵支持,体现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我谨代表中方,向各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在撤侨行动中,我们在乌克兰和周边国家的华人华侨、留学生、中资机构全面动员,互施援手,再次体现了中国人患难与共的传统美德,我也要向同胞们表示诚挚的慰问。

目前,还有一些同胞由于当地局势和个人原因仍然滞留在乌克兰,我们时刻挂念着他们,与他们随时保持联系,根据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世界并不太平,有一位网友留言表示,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但很幸运有一个和平的祖国。外交为民永远在路上。我们愿继续用行动告诉每一位海外同胞,无论什么时刻、无论身处何方,你的身边有我们,你的背后是祖国!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谈中美关系:双方应当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装出发


在回答记者有关下一步中美关系的提问时,王毅表示,去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并两次通话,双方在多个层级也开展了对话交往。我们注意到美方领导人和一些高官相继表示,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四不一无意”的表态始终飘浮在空中,迟迟没有落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美方仍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开展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竞争”,不断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攻击挑事,接连在国际上拼凑打压中国的“小圈子”,不仅损害两国关系大局,也冲击国际和平稳定。这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讲信誉国家所做的事情。中国作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我们完全有权利采取必要措施坚定捍卫自身的正当利益。

中方认为,大国竞争不是时代主题,零和博弈不是正确选择。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中美两个大国如何找到正确相处之道,既是人类社会没有遇到过的课题,也是两国必须共同解开的方程式。

今年是“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回首历史,中美双方本着求同存异精神,以合作代替对抗,造福了两国人民,也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繁荣。展望未来,双方应当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装出发,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替代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推动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理性务实的正轨,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正道。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希望欧洲能够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


关于中欧关系,王毅说,中欧和中俄关系完全是两个问题。就中欧关系而言,我们认为中国和欧洲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也是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双方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将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更多稳定因素。

我们看到,中欧合作去年取得积极成果,我仅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中国同欧盟的贸易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充分说明中欧经贸关系高度互补。还有一个数字,去年中欧班列开行15000多列,同比增长29%,为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还是有些势力并不愿看到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编造所谓“中国威胁”,炒作对华竞争,鼓吹“制度性对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对抗。我希望中欧双方都对此予以高度警惕。中欧合作已经历经几十年风雨,植根于坚实的民意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相似的战略诉求,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任何势力都不能也无法逆转。

中方始终从战略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中国的对欧政策保持稳定坚韧,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我们将继续支持欧洲独立自主,支持欧盟团结繁荣。同时,我们也希望欧洲能够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务实、积极的对华政策,共同反对制造“新冷战”,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下一步,中欧双方要办好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等重要政治议程,加强战略对接,拓展务实合作,推进多边协调,深化人文交流,妥善管控分歧,携起手来共同为世界多做一些实事和好事。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亚太是合作发展的热土,而不是地缘政治的棋局 


针对美国的“印太战略”,王毅表示,美国的“印太战略”正在成为集团政治的代名词。我们看到,美方打着促进地区合作的旗号,玩弄的却是地缘博弈的把戏;高喊要回归多边主义,实际上却在搞封闭排他的“俱乐部”;声称要维护国际规则,但却试图另搞一套自己的“帮规”。从强化“五眼联盟”,到兜售“四边机制”、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收紧双边军事同盟,美国在亚太地区排出的“五四三二”阵势,带来的绝不是什么福音,而是搅乱地区和平稳定的祸水。

“印太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图搞印太版的“北约”,维护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冲击的是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的是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这股逆流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共同愿景背道而驰,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亚太是合作发展的热土,而不是地缘政治的棋局。中国始终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对于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倡议,我们都表示欢迎;对于挑拨地区对抗、制造阵营对立的主张,我们都坚决反对。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明辨是非,坚守正道,抵制“印太”对抗“小圈子”、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携手迈向亚太命运共同体。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谈全球发展倡议:不让任何国家掉队,不让任何诉求被忽视,也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伍


在谈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时,王毅表示,疫情严重冲击全球发展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遭受到重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目的就是呼吁各国更加重视发展问题,从而形成合力,共迎挑战。

倡议最核心的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最重要的目标是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倡议高度契合各方需要,迅速得到联合国以及近百个国家的响应支持。今年1月份,“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首次会议,超过一百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一堂,为落实倡议凝聚了更广泛的国际共识。

中方一向认为,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我们愿同各方一道,从四个方面推动倡议逐步落地:

一是对接重点领域。聚焦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最紧迫课题,尤其是减贫脱贫、粮食安全、经济复苏、就业培训、教育卫生、绿色发展等,在这些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助推2030年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二是对接各国需求。秉持开放包容的伙伴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欢迎各方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或优势资源灵活参与这个倡议。

三是对接合作机制。我们愿同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系统携手合作,我们也愿意同小岛屿、内陆、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进程协同增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全球合力。

四是对接各界伙伴。重视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专家智库、媒体等各界各方面在落实2030年议程中的作用,欢迎各方建言献策、积极参与。

总之,全球发展倡议是继“一带一路”之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是对全球发展合作的“再动员”,是对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人权理念的“再确认”,为缩小南北鸿沟、破解发展不平衡提出了“路线图”,也为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加速器”。我们愿同各国一道,积极探索并落实好这一重要倡议,不让任何国家掉队,不让任何诉求被忽视,也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伍,共同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谈中国东盟关系:推动双方关系像奔驰在中老铁路上的列车一样快速前行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如何深化与东盟关系的提问时,王毅表示,30年前,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走在了地区合作的前列。30年后,中国和东盟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树立了睦邻友好的典范。30年来,中国和东盟顺天时、应地利、聚人和,走出了一条邻里相亲、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打造了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合作样板。

中国东盟关系没有最好,只会更好。展望未来,中方愿同东盟国家一道,不忘维护稳定安宁的初心,秉持实现共同发展的使命,坚持互谅互让、互帮互助的邻里相处之道,推动双方关系像奔驰在中老铁路上的列车一样快速前行,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更好造福双方人民。

我们要做国际抗疫合作的倡导者。深化疫苗联合生产、关键药物研发等领域合作,让双方构筑的“健康之盾”牢不可破,搭建的“快捷通道”“绿色通道”运行顺畅,守护好地区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我们要做区域合作的引领者。推动RCEP全面有效实施,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拓展蓝色、绿色、数字经济等新领域合作,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打造区域合作新标杆。

我们要做亚太稳定的守护者。呼唤和平、稳定、繁荣,这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心声。亚太地区不是大国博弈的“棋盘”,东盟国家不是地缘争夺的“棋子”,而是促进地区发展繁荣的重要“棋手”。我们将继续把东盟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坚定维护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维护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地位,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支持以东盟方式斡旋地区热点问题,反对在本地区制造集团对立和分裂对抗。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日方应该顺势而为,不要为他人做火中取栗的事情,也不要走上以邻为壑的歧途


在谈及中日关系时,王毅说,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双方总结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契机。50年前,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为了实现中日和平友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作出邦交正常化的重大决断。50年来,双方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为两国人民带来重要福祉。去年两国领导人就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下步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中日关系依然面临一些分歧和挑战,特别是日方国内总有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国快速发展,不希望看到中日关系稳定。借此机会,我愿向日方提出三点忠告:

首先是要不忘初心,把握好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要切实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和精神,践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的重要共识,确保两国关系始终沿着和平友好的方向发展。

二是要重信守诺,维护好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历史、台湾等重大敏感问题事关中日的互信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希望日方在这些问题上恪守迄今所作的一系列郑重承诺,避免再给两国关系带来严重冲击。

三是要顺势而为,共同开创两国关系的广阔前景。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取代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冷战结盟、地缘对抗那一套早已不得人心。日方应该顺势而为,而非逆流而动,不要为他人做火中取栗的事情,也不要走上以邻为壑的歧途。要真正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日本应有的贡献。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中韩之间不是对手,而是利益交融、优势互补、潜力巨大的合作伙伴


关于半岛问题和中韩关系,王毅表示,中国有句老话,治病须治本,纠错要纠根。半岛问题的“根”,在于朝鲜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长期得不到消除,朝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认为解决半岛问题,需要各方相向而行。我们看到,2018年以来,朝方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成对话的积极举措,但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不符合各方已形成共识的“行动对行动”原则,导致本已严重缺失的朝美互信雪上加霜,也使得各种对话提议最终沦为空洞的口号。

我们注意到,美方最近公开声明对朝鲜没有敌意,愿意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下一步往哪里走,很大程度取决于美方怎么做:是真正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还是继续把半岛问题当做地缘战略的筹码?

中方再次呼吁美国采取实际举措解决朝鲜的合理安全关切,与朝方建立起基本互信,同时按照“双轨并进”思路和“分阶段、同步走”原则,不断推进半岛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中方愿意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作出应有的努力。

关于中韩关系,中韩两国是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友好邻邦。中国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韩国也有句俗话叫“三个铜板买房屋,千两黄金买邻居”。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韩关系经受了各种风云变幻考验,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事实证明,中韩之间不是对手,而是利益交融、优势互补、潜力巨大的合作伙伴。我们愿同韩方以建交30周年为契机,弘扬友好传统,深化互利合作,更好实现共同发展。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本质区别,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毅表示,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区别,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乌克兰问题则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我们看到,有些人在乌克兰问题上强调主权原则,但在台湾问题上却不断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台海局势面临紧张,根源在哪里?事实很清楚,就在于民进党当局拒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企图改变两岸同属一中的现状,通过大搞“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歪曲台湾的历史,割裂台湾的根脉,到头来必将葬送台湾的未来。而美国一些势力为了遏制中国的振兴,纵容鼓动“台独”势力发展,挑战和掏空一中原则,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不仅会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也将给美方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要强调的是,海峡两岸历史同源,文化同根,同属一中。台湾的前途希望在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于实现国家的统一,而不是依靠什么外部的“空头支票”。“挟洋谋独”没有出路,“以台制华”注定失败,台湾终将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谈中印关系:“帮你的兄弟撑船过河,你也能到达对岸”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印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的提问时,王毅说,中印关系近年来遭遇一些挫折,这种局面完全不符合中印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平等协商管控分歧,积极寻求公正合理的解决,同时我们始终认为,不能够让边界领土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和干扰我们现实的关系,特别是两国合作的大局。我想这个道理应该是说得通的。

我们看到,总有一些势力试图在中印之间挑动矛盾,在地区之间制造分裂,但这种做法正在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反思和警惕。大家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像中国和印度这样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实现各自国家的发展和振兴。

中印人口加起来超过28亿,占全球三分之一。我们两国实现稳定发展、和睦相处,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就有了坚实基础。正如一句印度谚语所说,“帮你的兄弟撑船过河,你也能到达对岸”。希望印方同中方一道,坚守“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发展机遇”的战略共识,坚持增进互信,避免误解误判,彼此作相互成就的伙伴,不当相互消耗的对手,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前行,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地区和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域外的逆流掀不起南海的风浪,外部的干扰挡不住地区合作的步伐


在回答记者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的提问时,王毅表示,今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20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落实《宣言》各项规定,保持了南海局势的总体稳定,这应该首先充分肯定。当然,要实现南海的长治久安,我们需要达成更具实质内容、更为行之有效的地区规则,也就是要有一个宣言的升级版。为此,各方在当年签署《宣言》时就明确把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作为长远目标。

中国与东盟各国启动“准则”磋商以来,已经取得很多积极进展。这两年主要是因为疫情的影响,磋商进程步伐确实慢下来了。但中方对达成“准则”的前景始终充满信心,因为推进“准则”磋商符合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利益,也是确保南海成为和平合作之海的关键之举。“准则”不仅将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也将为域外国家的合法权益提供更有效保障。现在磋商进入到关键阶段,我们希望各方重视并处理好两件事:

一是要正确看待分歧。任何磋商谈判都会有不同意见,“准则”磋商也是一样,但只要各方牢记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没有任何分歧不可以弥合,也没有什么共识不能够达成。

二是要坚决排除干扰。我们看到某些域外国家并不乐见准则达成,也不希望南海风平浪静,因为这将使他们失去插手南海、谋取私利的借口。希望东盟各国能够看清楚这一点,共同抵制来自外部的干扰破坏。我相信,域外的逆流掀不起南海的风浪,外部的干扰挡不住地区合作的步伐。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王毅:中国在非洲建设的铁路、港口、医院都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一座座合作的丰碑


此前,有部分外媒认为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陷阱”,对此,王毅表示,中国外长每年首先出访非洲,体现了中国对非洲发展振兴的坚定支持。多年来,中国在非洲建设了超过1万公里铁路、近10万公里公路、近百个港口,还有数不清的医院和学校。这些都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一座座合作的丰碑。

去年是中非合作的大年,双方成功举行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习近平主席宣布对非合作“九项工程”,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今年是落实论坛部长会成果的开年。中国对非合作重信守诺,从不开“空头支票”。我们将大力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同非洲国家一道,重点开展三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对非抗疫合作。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向非洲提供10亿剂疫苗承诺,帮助非洲提升疫苗本地化生产能力,助力实现2022年60%非洲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

二是促进中非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加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九项工程”早期收获。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对接,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实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推进“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中方已任命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务特使,愿与地区国家广泛沟通,为非洲之角和整个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