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何敬麟:探索教育之路,谋求低碳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3-08 08:30:1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佳

何敬麟是澳门何氏家族第四代传人,澳门著名社会活动家何贤之孙,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之侄。受家族熏陶,何敬麟很早就投身内地建设,先后在广州开设了3家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共引入近百家港澳青创企业落户广州,2021年底成功当选澳门广州社团总会会长。

今年两会又在进行时。借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立的历史契机,基于自身长期的调研实践与思考,何敬麟再一次履行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立足澳门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提出多条具有现实性和创新性的建议。


推动中国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澳门学生的国家认同与中国文化认同度非常高,同时澳门因为人才短缺,教育内容建设能力不足,亟需优质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内容补给”。何敬麟代表发现,国际学校以及海外的课程体系与中国大陆通行的课程体系并不相同,但其思想内涵并非完全不能兼容。就拿国际流行的IB课程体系来说,它只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指导,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基础的教学内容。因此,完全可以将中国文化内涵与爱国主义精神有机地融入到各类课程体系之中,培养出兼具中国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情怀的新时代国际人才。

由此,何敬麟代表建议,要推动中国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打造中国文化特色课程体系资源库。同时,建议选取特定澳门中小学作为中国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试验场,实现中国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传播。


建设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理论,为茶类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何敬麟代表指出,目前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单价较低,缺乏自主品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培养茶类国际化人才是关键。由于大陆茶学专业从属农学,三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受限明显,不能满足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澳门借助“一国两制”以及国际化城市的地位,在培养茶类国际化人才上优势明显。

由此,何敬麟代表建议在横琴粤澳深合区建设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一方面尽快构建具有国际标准的三茶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设立国际茶学院,为三茶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体系保障;另一方面,也要探索建设国际茶文化创意创新产业基地,建立澳门茶叶标准体系,从而让三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能够切实反哺中国茶产业,带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何敬麟



在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国际碳交易所

“作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和全世界核证减排量一级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国,中国长期以来缺少国际碳市场定价话语权,在整个国际碳交易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何敬麟代表指出,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国政府对外重要的经济、金融交流的窗口,在推动碳交易国内国际接轨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在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国际碳交易所。

因此,何敬麟代表建议:第一,建立国际碳交易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环境资源要素配置与金融服务。第二,贯彻落实国家双碳发展目标,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布局。第三,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展特色绿色金融产业。第四,构建国际碳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方位绿色跨境碳交易与金融服务。第五,建立特色跨境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建设。


将横琴粤澳深合区建设成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

“横琴可通过先行先试,探索率先实现碳达峰,并通过有效交易机制实现碳中和,为东部发达省市及中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并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何敬麟代表表示,将横琴粤澳深合区建设成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这将有利于横琴粤澳深合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和集聚发展,有利于促进粤澳“双碳”领域深度合作,同时有利于探索应对欧盟征收碳关税对外向型企业的影响。

围绕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的规划设计,何敬麟代表总计提出六条建议:做好顶层规划;优化供能结构;完善绿电交易机制;开展碳排放抵消、碳税等机制试点;筹备国家碳交易所;设立中国—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碳关税)智库机构。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