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故事,觅世界知音“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研究” 国际青年学生学者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2-06-21 11:30:34 | 来源: 留学北大 | 作者: | 责任编辑:

6月17日,为纪念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重要回信一周年,展示留华青年学生学者风采和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成就,促进中国研究学术交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北京大学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联合举办首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研究”国际青年学生学者论坛。来自42个国家、48所国内外高校的200余位学生学者齐聚云端,共享学术盛宴。

本次共收到来自27个国家18所高校的留学生学者高质量稿件66篇,组委会邀请22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议组审阅稿件,最终评选出15篇在全球视野下具有代表性、先进性与实践性的优秀论文,涉及文学、文化、教育、语言文字、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领域,集中展现了在中国研究领域国际青年学生学者的思考与智慧、探索与研究。

带着世界眼光看中国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中国国际电视台主持人田薇,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发表主旨演讲。开幕式由来自拉脱维亚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安泽(ANZELIKA SMIRNOVA)主持。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在致辞中指出:

“今年是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70年来,留学生已成为北大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是文化的使者、学术的使者、友谊的使者,是中国和世界连通的重要桥梁。对于“什么是中国?”这一课题,留学生们能够带着世界眼光看中国,增进国与国之间相互了解,教学相长,促进民心相通。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留学生回信中殷切期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他勉励广大留学生知行合一,亲历一线,近距离观察与研究中国,从母国文化背景出发,站位全球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各国人民理解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表示: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祝愿青年一代学生能在“新汉学计划”的帮助下,获得更多、更好地观察中国、体验中国、研究中国的机会,以多元的学术和文化背景、卓越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出众的研究和分析水平,成长为引领思潮的汉学家、译通中外的翻译家、国际中文的传播者和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为推进中外思想与智慧的交流借鉴作出贡献,共同塑造美好未来。”

中国国际电视台主持人田薇在致辞中鼓励青年学生学者深入了解充满文化吸引力的中国,敢于并善于与世界分享自己的体悟。她说:

“在世界的纷繁变化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铭记跨国界、跨文化沟通交流学习借鉴的意义,因为它无与伦比,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能够笃信,四海一家,着眼未来,因为那才是长远的眼光和定力。只有伴随着中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成长,才能真正体悟和理解中国。敢于和善于与世界分享体悟,我们将看到不同寻常的光芒,这种光芒弥足珍贵,也更具有辐射的力量。在个人层面能感染朋友与家人,在更广阔的层面是文化的相通,人心的相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不受时空和时代局限的共同成长。”

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重要发言: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开展中国研究,研究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青年学生学者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中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新中国北京大学来华留学教育70年以来,已有逾11万人次的留学生到北京大学学习,他们中就有从事中国研究和汉学研究的专家,大大增进了国家间的了解和友谊。在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的重要时刻,他提出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如何看待开放留学的价值,二是如何看待开放留学对中国的意义,三是如何看待中国研究的世界意义。开放留学意义多元且重大,我们还需进一步扩大开放留学的规模和力度。同时,中国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吸收着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先进成果,可以说,今天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受益于秉持开放的心态和做法。未来的中国将如何参与和塑造世界发展进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研究更具世界意义。”

  建制与振兴:如何认识中国?

分论坛一“经邦论道”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双聘教授査道炯主持,法学院教授张骐、法学院教授楼建波、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雷少华点评。

北京大学博士生徐秀祯(SOO JUNG SUH ,韩国籍)以非政府行为体与中韩建交以前两国关系的演变为研究主题,深入考察韩国新解密的外交档案,解释1979-1989年间中韩关系的发展过程,从侧面深入考察当时两国之间特殊的互动关系。

北京大学博士生李京珍(KYUNGJIN LEE, 韩国籍)就“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升级和政府角色”问题,通过2000年至2015年中国广东ICT制造业的案例,分析全球价值链和政府政策如何打造地区的产业升级路径。

北京大学博士生尹智恩(JIEUN YOUN,韩国籍)探讨了在中国的语境和政治经济现实下的科学技术概念的独特内涵,进一步思考在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不同国家对科学技术的独特定义与理解具有的实践价值和学术意义。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博士苏文(SOVATH KENH,柬埔寨籍)研究在遵循比较优势和违背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不同发展战略选择对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影响。他通过分析1971-2010年期间7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论证了外国直接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厦门大学博士生贝媞(BETELHEM TIRUSEW BAYU,埃塞俄比亚籍)以非洲之角合作组织建设为例,研究非洲之角国家近几年的多元复合转型发展策略,探索其对中国与非洲之角国家的关系的影响。

法学院教授张骐高度肯定五位同学的论文选题明确,问题清晰,研究扎实,对“认识中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并从三个维度建议同学们如何认识中国?

“第一,什么是认识中国?应该是一个具有时间维度的立体中国,从中国当下的发展中认识一个动态的,从传统中走来,走入现代,走向未来的中国。可以是城市的中国、农村的中国、经济的中国,文化的中国,传统的中国,以及正在从传统中蜕变转型迈向未来的中国。

第二,从改革中认识中国,一个国内的视角。尹智恩的文章讨论了科学技术是什么?从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谈起。我想说科学技术不仅与所有的生产要素有关,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明水准,当我们重视科学技术后,民族的文明水准就开始有意识地向一个新的高度迈进。

第三,从开放中认识中国,一个世界的视角。中国的对外开放符合中国民族发展应有之义。中国的发展和民族思考一致,可以用三个R来概括, responsibility、reciprocity、respect,即尊重互惠,和平合作,这是中国参与全球发展的最基本考虑。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建设性的、负责任的角色,这与中国政府一直坚定不移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直接关系。”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雷少华肯定同学们从社会的角度开展研究,

“从社会的角度做研究,可能更加活生生,更能提供一个完全不同于政府决策的视角。这种视角更加真实,也更有可能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

并分享了什么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一方面是科技的研发,另一方面是科技的产业化,只有这两个方面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邓小平同志讲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融通与共生:教育发展与文化未来

分论坛二“文以载道”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何姝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郭春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冉、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雷少华点评。

北京大学博士生土居健市(KENICHI DOI,日本籍)对中国与传统援助国在教育官方发展援助中的竞争进行定量实证研究,分析国际援助架构与中国对外援助过程。

北京大学博士生沈瑞(MD SAHARIAR RAHMAN,孟加拉籍)通过对14名刚从中国毕业的孟加拉国学生进行访谈,研究中国学位对孟加拉籍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金涛煐(DOYOUNG KIM,韩国籍)以中国戏曲在韩传播为例,分析不同韩国媒体对中国戏曲关注度的差异,明确目前中国戏曲在韩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新媒体等环境背景下汉学家培养的新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国本延爱(KUNIMOTO NOBUE, 日本籍)通过调查 20 世纪上半叶 166 本音乐教材中的使用情况,对日语中「長調」「短調」的形成情况做详细梳理,研究中日近现代音乐术语的发展与确立。

北京大学博士生雅虹(FAOSTA HAKA,阿尔巴尼亚籍)研究分析父母移民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健康结果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冉认为同学们的研究具备丰富有趣的跨文化特点。

“有的从国家、政治、国际关系的角度看待国际化;有的从文化、微观、教育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和国际社会;还有的直接以中国视角看中国社会。多样化的视角,让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中国研究和跨文化、跨国研究拥有无限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郭春宁从终身教育角度回应土居健市的研究,

“这样一个政府资助中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以及向终身教育的转折过程中的阶段性分析非常精彩,反过来我们也会看到未来人工智能或是生物革命延长人的寿命,未来终身教育的定义也会随之改变。”

雷少华教授认为同学们摆脱老一代学者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权力结构等宏观研究视角,从实证主义的角度对中国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

“每一位同学都摆脱原来的宏大叙事,开始走向方法论个体主义。这种新趋势,新发展,代表了新生代学者们中国研究的前沿性,也代表了中国研究走向更深入的阶段,还代表整个学术界的发展与进步。五位同学全面展示了新生代青年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热情,彰显着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巨大成功。”

经典与流变:打破文化局限

分论坛三“要言妙道”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曹文轩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吴勇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李杨、董秀芳点评。

北京大学博士生诸玧志(YUN JI CHE,韩国籍)以CCL语料库和BCC语料库的语料为基础,对“这个/那个+VP”结构的语义特点、句法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和相似结构“这么/那么+VP”结构进行详尽比较。

北京大学博士生申东城(DONGSUNG SHIN,韩国籍)呈现了胡旋舞的东传与演变过程,考察了唐玄宗时期索格底亚那诸国献上胡旋女的政治理由,并通过乐器、服饰对比分析“胡旋舞”与“柘枝舞”以及“莲花台舞”之间的继承关系。

南开大学博士生阮氏云琼(NGUYEN THI VAN QUYNH,越南籍)对《金云翘录》汉文小说中的俗字进行考察,力图归纳越南汉字俗字的构造规律及书写习惯,以弥补越南汉字字形研究的缺漏,丰富中国汉字俗字库。

北京大学博士生林恩琦(SUKOLTHAM SARITA,泰国籍)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汉泰语相互结构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语言实例的考察,对汉语和泰语相互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对比。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博士关沧海(GUALTEROS VALENZUELA JOHN EDER,哥伦比亚籍)讨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背后的文化政治意义,这种共同的“政治无意识”如何在拉美当代文学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中建立一种独特的联系,为重新理解中国当代文学乃至当代中国的文化政治提供新的视域或角度。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李杨从莫言在文学道路上受到《百年孤独》的影响发表感言,感叹新一代留学生学者能力之全面,视野之开阔,情怀之深沉。

“以关沧海为代表的优秀留学生,具备跨语境、跨知识的研究背景,这使得他们能够具有良好的全球视野,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现在的国际青年学者不仅是用汉语思维在思考问题,同时还通过多语言文化背景打破所有文化局限,一批年轻、优秀的跨文化研究学者正在快速成长起来——“开花结果”,能够看到留学生培养的光明未来。”

点评专家对国际青年学生学者的报告各抒己见,双方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激烈精彩,意犹未尽。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莫言也为论坛亲笔题名及题赠寄语:“讲中国故事,觅世界知音”,以勉励来华开展中国研究的外国学子们立足中国,连通世界。


莫言题名论坛名称和题赠

值此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一周年之际,本次论坛总结和展示了来华留学青年学生学者在开展中国研究方面的阶段性学术成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回信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北京大学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发挥高层次来华留学生、国际青年学者的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中国研究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学术共同体,以学术促交流,以交流促融通,进而更好地读懂中国、理解中国、连接世界、增进友好。

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