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定格复兴史 北大的孩子们在黄河边为村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发布时间: 2022-07-20 09:29:1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赵娜

 7月15日至7月16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佳县实践团在泥河沟村村委会搭建起临时摄影棚,为村民们拍摄肖像照片。用镜头定格复兴史,以行动温暖群众心。

毗邻黄河,三面环山,位于陕西省东北部的榆林市佳县泥河沟村,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世界红枣之乡”的美称,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内现有常住人口200余人,平均年龄为64岁。

毛泽东在佳县这片土地上亲自指挥了著名的沙家店战役,制定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并于1947年10月18日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北大新传人在实践中出真知、长才干、得历练,7月11日至7月19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行走乡土,以双脚丈量时代”为主题,由学院副教授王洪喆带队指导,组织14名同学赴泥河沟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千年枣园乡土情,学思践悟青年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佳县实践团以“行走乡土,以双脚丈量时代”为主题,赴泥河沟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除了搭建乡村摄影棚为村民拍摄肖像之外,实践团全体成员也通过主题调研、专题纪录片录制、黄河河滩联欢歌会等系列活动,体悟乡土之情,展现青年担当,以实际行动为泥河沟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万语千言,凝聚成一张张纯粹的笑脸。
万千光影,定格在快门捕捉的每一个瞬间。





葭州城内芦苇绽放

黄河岸边红枣飘香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挥起锄头时在田间低落的汗水

凝结成捧起丰收果实时最甜美的笑脸


夫妻伉俪,情深一生

祖孙欢聚,和乐一堂

这里有承欢祖辈膝下的稚嫩孩童

也有志在建设家乡的青年学子

枣缘文化代代相传,千年厚土生生不息



在实践结束前

实践团将所有照片都冲洗出来

在布置泥河沟村入口处照片墙的同时

将照片挨家挨户递送到村民手中

作为实践团留给泥河沟村人民的一份纪念

实践团成员为村民们发放照片


成员感想

张蕴灵(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给村里老人们拍照是从实践团成立之初就有的想法。走进农村,我们希望能够真正走进村民中间去做一些实事。泥河沟是一个典型的老人村,村中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也没有照相馆,很少有机会拍照。我们希望借此次实践用镜头为老人们拍一些正式的照片,记录下这些正在渐渐老去的劳动者。给老人们拍照的一整天里,我不断被老人们的情绪感染,似乎沟壑纵横的皱纹只是岁月留在他们脸上的注脚,而我在这一张张笑脸中感受他们身上那种纯粹的善良与质朴和对于生活的热爱。当我将洗好的照片递到老人们手中时,看着老人们欣喜地接过端详,和邻里开心地互相传阅,我似乎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摄影的生命力。


梁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2022年以来,我的镜头里面出现过很多人,今年毕业季,我更是用相机记录下了无数人的喜怒哀乐。可在那些拍摄行为中,我个人的情感一直是游离在镜头之外的,很多时候,我会刻意降低拍摄频率,以此保持创作灵感,一定意义上,那些别人眼中好看的照片最多只能算作我磨练技术的产物。可这次来泥河沟村给老人们拍照,我对摄影却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当那些爷爷奶奶小心翼翼坐在聚光灯下,不知所措地盯着我看时,我会不自觉地模仿陕北方言,跟他们说,“谑一哈(笑一下)”“好着咧”;看着镜头捕捉到的瞬间笑颜,我内心会出现从未有过的激动;就算扎着马步,拍了一整个下午,最后用端相机端到发酸的手去翻看拍好的照片时,心里仍旧会出现莫名的充盈感。人生第一次,我被自己拍出来的照片感动到了,照片一一滑过,老人脸上虽有斑驳,却格外好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摄影在我这里,算是真正从“技”开始走向“术”了。


更多作品>>>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