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史文涛—记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59厂特级技师史文涛和他的徒弟们

发布时间: 2022-08-23 17:44:5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李佳

中国网8月23日讯   史文涛,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59厂特级技师。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标兵、中央企业先进职工、航天技术能手、航天技能大奖、集团公司十大技能高手、中国航天基金奖、集团公司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三院2009年度劳动模范、“戴天方式”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2015年,科工集团公司史文涛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史文涛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2006年,获三院职业技能竞赛加工中心操作工第二名;2009年,获北京市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二名;2009年,获全国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十名。曾在2010年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中,担任三院加工中心集训队教练;2012年集团公司技能大赛担任三院数控车集训队教练;2013年、2014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担任北京集训队加工中心组教练。2014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图为史文涛在讲述复杂零件结构及特点。封晓东摄影

1990年,史文涛到三院安装处当铣工。

10年后,安装处整建制划归159厂,成为机械加工分厂。

又过了半年,分厂进机床,领导让史文涛去学数控。

史文涛说,当时就懵了,什么是数控啊?

他到厂家学了半个月的操作和简单编程。

回来后,从机加分厂调过来的陶立东,成为史文涛的数控师父。陶立东出程序,史文涛操作。

很快,史文涛编程便上手了。一年后,他凭借手工编程的经验,又学了UG,掌握了数控编程。

学数控一年后,分厂陆续进了两台机床,却只有史文涛一人会开。

当时,干着重点产品,他不敢懈怠,从早晨干到凌晨。持续了三个月,身体吃不消了。领导让他挑人,他心想,要是能来个机加操作熟练工人就好了。可机加操作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人。

当时,社会上学数控的人还不多。159厂技校,在2002年,招完普车普铣和钳工三个机械加工工种的学生后,也没再招生。

于是,就从本分厂调来两名理解能力强的电工和一名焊工。

他们年龄比史文涛大四五岁。

这是史文涛第一次当老师,没有经验。

构造、图纸等,这些对电工、焊工来说太难了。

他一遍遍地讲,手把手地教。他把理论编成故事,把操作规程简化成步骤:第一步按这个按钮,第二步按那个按钮,第三步……

装夹时,史文涛自己先试,扳手扳三下可勒紧,扳第四下就该变形了,扳两下,干着干着可能移位。

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这三个上进的“大学生”很快就能上手操作了。

2006年,三院数控比赛。

史文涛是被分厂厂长推荐去的,说他肯定能进前三。

结果,史文涛拿了个第二。

2009年,史文涛参加全国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他是三院第一个走进全国数控大赛的选手,真正见识到了高手的水平。

北京队共六人,一起训练。那年史文涛36岁,在队里年龄排第二,其余4人都二十多岁,正是参加国赛的黄金年龄。

开始时,相互之间都不怎么说话。

“人家编的程序我都看不懂,晚上7点后,大家都回宿舍了,我一句一句地问他们。”史文涛回忆到。

起初,我问,他们就是勉强解答。

后来,“涛哥,还有不会的吗?”

再后来,“涛哥,我这么写,你看行不行?”

“他们岁数小,经验不如我,出的刀具轨迹,有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就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

“训练到后期,连刀具都共享了。后来北京队一个全国第一,一个第二,我第十,全都取上名次了。”

回来后,史文涛感觉自己和以前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以前,在车间现场听到车床发出的声音都是“嘎吱嘎吱”的。回来后,现场是一片“呜呜呜”的响声,就像风呼啸着吹过草原。

一定要走出去,看一看一流的水平是什么样的。

史文涛感触颇深。

2009年左右,三院处于机加向数控的转型期,对数控人才需求极大。而国家各职业技术院校,也刚陆续普及计算机编程课,数控人才才逐渐多了起来。

2012年,航天科工比赛,三院选拔赛时,31所有两个人让史文涛印象深刻。

史文涛惜才,就对31所人教处处长说:“这么好的苗子怎么不培养呢?经过培训,这俩孩子肯定能出来。”

这两个人就是孙长胜和谢玮。

后来,经过31所重点培养,史文涛带他们集训、参赛,他们都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

这次选拔赛,史文涛的徒弟陈臣脱颖而出,代表三院参加集团公司比赛。

陈臣是159厂最后一届技校生,学的是车床,一毕业就跟着史文涛学习。

这是陈臣第一次参加集团公司级比赛。在专业比赛单项技能拉练时,他跟不上。

史文涛知道陈臣缺的只是比赛技巧和经验,他陪着陈臣练了4天。

4天之后的第一次综合循环赛,陈臣就拿第一了。

这让所有教练都很惊讶。

“特别让我感动。”说这话时,史文涛仿佛还沉浸在欣慰和自豪中,头还晃了晃。

第14天的时候,其他一起训练的三院选手,都已经被陈臣远远地甩在后面了。

史文涛让陈臣晚上10点收工,陈臣一直都是12点才收工。他始终处于爆发力很强的状态,突破了极限。

2012年,集团公司比赛,陈臣获得第六名。

陈臣把荣誉带回来,也把在比赛时激发出的潜能和拼搏的劲头带回来了。

两年之后,陈臣在全国比赛拿下第三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随着三院任务量增加、生产制造模式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单靠内部培养远不能满足需求。史文涛到处寻摸着技能人才圈里的“千里马”。

2012年,他一下遇到俩——贺潇强和郭思东。

他们是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的“学霸”。

史文涛分别给他们打电话。电话里听着,感觉他们说话办事非常稚嫩,但是谈起比赛经历,都有点自己的东西,值得推荐。

当时,往工人圈里一撒,工人就反映:学习能力非常强。

对程序的把控和理解、现场的所有操作,在车间里样样冒尖。最主要是专注、手巧,追求极致。

遇到这样的人才,史文涛决定悉心培养。

学校和车间的实际操作毕竟有别。他更主要的是从实操角度启发引导,教他们系统性地分析、解决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

郭思东说:“史老师经常从实践角度启发我,让我打开了思路。我们合作的作品还得过厂里的创新成果奖呢。”

2013年,集团公司数控大赛。

全三院一共19人参加选拔,史文涛是主教练。院里让他选出6名选手去集团公司参赛。

史文涛只选出5个来,而且还不能保证夺冠。

整个集团公司下属参赛单位全都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训练。

开始训练赛时。

三院选手排名一直是第六、七、八、九、十。

当时,和三院比拼的兄弟单位的选手水平相当于国家水平,他们的技术实力对三院的选手来说就是碾压!

史文涛分析原因,不是技术水平差,主要是没有比赛经验,别人可都是赛场上的老手。

这是史文涛第一次当教练带出去参赛。

他想尽办法加速提高三院选手的比赛能力。

他从侧面得知教练尹冬冬想走,还没找到合适的单位。

尹冬冬是大学生组比赛冠军留校任教的,已经任教三年了。

一听到这信息,史文涛马上来找院劳资处负责人。

“冠军有了!”

“谁?”

“尹冬冬。”

“行吗?”

“没问题!”

“行,我去找政策。你们159厂要吗?不要我安排到别的地方。”

史文涛当即问159厂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长决定:要啊!院里都给政策了,咱凭什么不要!

而后,亲自到技师学院,签下了尹冬冬。签完直接在集训队训练。

开始,尹冬冬还是教练身份,后来就直接变成选手了。

跟三院一起训练时,兄弟单位才发现,把他们吓了一大跳。

队里有了高手,史文涛全力以赴带着六名队员展开训练。

选手李耀东,平时工作干得极好,一上赛场手就哆嗦。

史文涛就教他:比赛前50秒必须把床子转上,第一刀粗开开上。天天练,每次都能做到50秒之内,床子“呜呜……”就起来,先画一条直线,一刀上去,气势上就占了上风,心里也就踏实了……

每天训练结束,史文涛组织六名选手交流研讨。他把要求提得精准细致,360分钟的赛程,每个技术细节都按秒计算着去抠。

大家目标一致,敞开心扉,交流遇到的问题,分享突破的难点。其实这样对已经拿过冠军的尹冬冬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分享和指导得最多。

史文涛对他说:你不只90分的水平,你的水平还可以更高,要突破极限,超过其他选手一大截,才能体现你的厉害。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史文涛要的是团队的荣耀,尹冬冬也是。他加紧突破,同时帮助队友攻克难关。

其中一项样题,要求把碗口粗的不锈钢料车成筷子粗,用时10分钟以内才有获胜可能。

史文涛带着徒弟们练了七八天,一开始,有的用一个多小时,有的用50多分钟,最后练着练着都在31分钟左右,几个选手基本平齐了,怎么都突破不了了。

史文涛和尹冬冬商量对策:“把平时不敢想、不敢干的,现在都想出来、拿出来干!”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经过一天一夜的摸索,大家破解了刀具切削极限参数的“密码”,合理的切削参数配合上极限切削深度,加上选手们精心设计的高效切削路径,困扰多日的加工难题,突然像切豆腐一样简单,7分钟,搞定。

这届比赛,尹冬冬夺冠,成绩破集团公司记录。三院的其他五名选手,成绩也名列前茅。

“回来后,再车不锈钢的时候,喯儿都不打。”史文涛非常高兴。

以前,钛合金、不锈钢的加工速度,困扰厂里很长一段时间。自从这几名选手回来以后,干钛合金、不锈钢和在赛场上一样,提高了近5倍的效率。辐射到全厂,推广至全院。

随着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力度加大。2016年,通过史文涛“牵线”,159厂教培中心(原159厂技校),与北京工贸技师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工贸的毕业实习学生到159厂实习,通过厂里的培训,实现用工资源的优中选优。既懂技术,又懂人才培养的史文涛,从兼职教练转到了教培中心,担任专职教练。

每年,都会有一个班或者两个班的学生来实习。毕业后,史文涛根据学生的技术能力特点,分别派往总装车间、机械加工分厂、智能制造中心等地,这几个单位,一半以上的青年骨干都是他带过的学生。

“他们就像我的孩子,我帮他们把想法实现,让他们有获得感,我就觉得很幸福。”史文涛说。

如今,史文涛扎根在一线,又回到了“前线能听到炮火”的地方,抬头可做方案,俯身可开机床,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更能发挥作用。

工作内容的转变能让他兴奋起来,他喜欢迎接新挑战。

年轻的时候,史文涛爱踢足球,是世界杯铁粉。赛场如战场,不以成败论英雄。

史文涛喜欢他们面对失败落寞时刚毅的眼神,更喜欢他们拼尽全力的样子。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现在提及的中国智造,时代呼唤“新工匠”,需要大量有能力、有见解、有见识的高水平技能人员。而这样的人才需要在一线生产的熔炉中锻造涌现,形成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进步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制造业进步的进程。

159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智能化升级,形成了多条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柔性化智能生产线,建设了总装脉动生产线。

未来,史文涛想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经验,推着学生和徒弟们在专业技术上更加精益求精。

如今,陈臣、郭思东、贺潇强、朱达他们这些全国技术能手,专业技术能力已经是国内一流的机械加工水平了,也都当起了师父。他们正和史文涛一起,在航天三院这个大国工匠成长的摇篮,带着更多的技能人才,在干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赛,在赛中干,推动航天制造走向更大的赛场。(封晓东摄 王力杰文)

图为史文涛在讲述编程软件的后置处理。封晓东摄影

图为史文涛(右一)和徒弟们在观察刀具磨损情况。封晓东摄影

图为史文涛(右一)和尹冬冬在进行三坐标测量。封晓东摄影

图为史文涛(左一)和徒弟们讨论零件装配性能。封晓东摄影

图为史文涛(右一)和郭思东在测量刀具。封晓东摄影

图为史文涛和徒弟们探讨技术问题。封晓东摄影

图为史文涛(右二)在讲述工装使用的注意事项。封晓东摄影

图为史文涛(右二)在课堂和学生们互动。封晓东摄影

图为史文涛(左四)和他的徒弟们在云岗森林公园的飞机前合影留念。这架退役的大飞机,为美丽的云岗森林公园平添了一份庄重。在巡航导弹研制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试验,那就是带飞试验。带飞试验是把试验弹挂在飞机翅膀下面,由飞机带着它飞,在空中点火,完成这个项目的考核。而这架飞机就是当年被改造过,用于试验的那架飞机。封晓东摄影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