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图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董宁)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我1991年到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作为其中的守护者之一,来守护这份人类伟大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自公元4世纪开凿,整整持续了1000年,它见证了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见证了佛教艺术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向我们这个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那种包容、淡定、自信,还使得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变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年半前,我来到了故宫博物院。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到今年已经是602年的时间了,皇家的古建筑群及其收藏的文物,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宗教背景的人们,文化交流、融合;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开放包容,不断交流互鉴,才有了巨大的生命力。所以,从这两处遗产中间,我们看到了这种开放包容、交流互动,这种保持文化多样性,带给我们今天的启示。
在我32年的文物保护经历里,我也曾经参与或者主持了很多的国际合作项目,尤其是跟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国际合作项目,我们也看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同行,为了保护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能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中国的西部,也来到北京参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他们为什么会来到这儿呢?因为他们发现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在合作的过程中,一开始也有文化差异,但是我们求同存异,不断地融合、不断地理解。
曾经有一位美国专家说:“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开,你们会留在莫高窟,因为你们是这里的长期守护者,希望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做具体的保护项目。”没想到30年之后,他们依然每年都要来到莫高窟。为什么他们能有这样一种持续不断的工作态度,把他们的青春、智慧献给敦煌莫高窟呢?我觉得就是我们大家找到了共识,保护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今天这个和平、繁荣的世界。
实际上我也走过很多国家,去过很多博物馆,也到过很多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到每一处我们都会发现,那些文物不仅仅承载了本民族、本国家、本区域的文化,我们也能够看到,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在那个区域、那些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对话。所以,通过这样的对话、交流,我们寻找更多的共同点,求同存异。我觉得,求同存异应该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大家共同遵守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