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学融入艺术:《遇见未来》展在京启动

发布时间: 2023-01-24 17:22:4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佳

1月24日,《遇见未来》主题展在中国科技馆正式开展。作品《洞见》吸引观众互动体验。《洞见》是艺术家对科学探索精神近在咫尺的视觉呈现。中国网 杨佳 摄影


中国网讯(记者 杨佳)1月24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与中国科技馆联合举办的《遇见未来》主题展在京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以“遇见未来”为主题,以科技、文化、艺术、教育融合为策展理念,包含《洞见》《技术史地图》《蓝箭航天火箭模型及发动机组》《探索未来》《共境》《梦的种子》等18个实体模型、光影技术、3D打印雕塑以及互动装置等展示项目。观众可以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了解科学知识,可以通过互动装置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实现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探索更多互动内容。

整个展览的设置从“遇见”中出发,进而探索、破困、畅游、追寻“未来”生活,将科学家与艺术家对未来世界的科学畅想与价值观念融汇其中。展览作品将互动性、趣味性、体验性相结合,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此次展览开展正值大年初三,寒冷的天气挡不住观众们的热情。

邱志杰展示扫描《技术史地图》体验AR互动。中国网 杨佳 摄影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向记者介绍了他的参展作品《技术史地图》。他说,这幅由11张图拼成的作品,在主题研究所消耗的时间远大于绘画过程。他还透露建筑、医药、服装等主题的历史地图也在创作当中。邱志杰表示,他的作品是将科技展艺术化,并增添了互动性,让观众在科普时体验艺术的魅力。

现场观众在观展结束后向记者表示:“科学与文化艺术的融合有‘新鲜劲’,让科学生动,也让文化与艺术更具启发性和教育性,无论是成人或是家庭参观,都能从中找到情感联系,产生共鸣”。

本次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将持续展出数月。

观众在互动装置《指尖月球》上体验。在这里观众可以了解到嫦娥二号采集到的月球信息,嫦娥三号、嫦娥四号落月点等我国最新的探月进展。中国网 杨佳 摄影

观众观看《蓝箭航天火箭模型及发动机组》。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是采用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具有动力足、成本低、有利于可重复使用的特点。甲烷成为商业航天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主选能源方案,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将拓宽人类进入太空的通道。中国网 杨佳 摄影

《探索未来》灵感来源于宇宙太空的探索者。艺术家想象探索者是荒芜星球上已知的唯一生命体,他承载着人类对于太空探索的决心。中国网 杨佳 摄影

《一圈之貉》,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围绕城市野生动物建立了一个跨越全上海的野生动物监测网。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在城市范围内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关系。该装置试图通过一系列文字视觉的元素尝试为公众翻译实验室的科研研究工作。中国网 杨佳 摄影

《梦的种子》是展览的收尾展品。从俯视、正面、侧面等多维度观看这个空间,都像一粒巨大的超级水稻种子。它的灵感来源于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造福全球梦"。"发光水稻"的灯光寓意为"指路灯",指引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网 杨佳 摄影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