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为新入班战士举行“雷锋枪”交接仪式。 张永进 摄影
中国网2月24日讯(记者 裴希婷)60年前,他的名字被人熟知,他的笑容凝成丰碑;60年后,他的名字有人继承,他的精神有人传承。他,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近日,记者来到雷锋生前战斗过的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实地感受官兵们把“雷锋传人”当作“终身荣誉”,把雷锋精神视为“传家至宝”,在强军征程上唱响的新时代雷锋之歌。
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战士在宿舍分享学习体会,续写雷锋日记。张永进 摄影
学用理论走在前 争当对党忠诚的“螺丝钉”
来到连队,正巧赶上“雷锋班”举行新战士入班仪式。
“蒋佳恒,你是“雷锋班”第247名战士,今天我将这本“雷锋班”入列证书交给你,希望你牢记主席嘱托,赓续雷锋精神,担当强军重任!”第27任班长牟振华将入列证书、钢枪庄严地交到蒋佳恒手里。
从今天起,蒋佳恒成为了距离雷锋老班长“最近”的人。
“雷锋班”有一个传统,新加入的战士,睡的第一张床铺就是“雷锋铺”的上铺。在大家的眼中,睡在离雷锋老班长最近的地方,能够更好地用心感悟雷锋精神,自觉肩负起融入英雄集体、当好雷锋传人的重任。
今年年初,广州市黄埔区区委组织部干部唐青格外忙碌。作为“雷锋班”退伍战士,他一边忙着日常工作,一边忙着筹划单位的学雷锋活动。
那年,唐青从北京大学携笔从戎来到“雷锋班”。他上的第一堂课是参观雷锋纪念馆、连队荣誉室,学的第一首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看的第一本书是《雷锋日记》……一人一事、一曲一咏,都传递着雷锋信仰信念的力量,雷锋“身红心赤”的忠诚基因就这样浸润他和新战友的心田。
“作为‘雷锋班’战士,学用理论也必须走在前列!”从此,唐青开始加班加点“充电”,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补充理想信念之钙,成了旅里的“理论达人”。由于政治、军事“双过硬”,唐青还被战区陆军表彰为“百名强军先锋人物”,荣立三等功。
顾元超是“雷锋班”第245名战士,他的成长起点则与唐青形成强反差。
顾元超入伍前最大的爱好是玩手机游戏,高考失利,缺少家庭关爱。新兵下连,其他班班长对他摇起了头。见此情况,牟振华主动向连队党支部表态:“没有带不好的兵,我一定会把他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在“雷锋班”,战士们学用理论蔚然成风,每次看完新闻联播,大家都会主动发表对当日新闻的看法。顾元超的“首秀”却磕磕巴巴,尴尬得脑门直冒汗。他心里犯起嘀咕:军人练好手中武器就行了,学理论能提升军事素质吗?
“思想困惑解不开,雷锋日记两分钟。”随后,牟振华带着顾元超置身理论学习的“强磁场”,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还把党的创新理论相关书籍送给他,帮他梳理要点,辅导他撰写心得体会。
“新时代雷锋传人就要把理论视为‘粮食’、‘武器’和‘方向盘’,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咱们文化底子差,得静下心来,耐得住性子,一点一滴进步。” 牟振华循循善诱。
渐渐地,顾元超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也浓厚起来,他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运用老班长“问题—学习—实践—总结”学习公式,很快成为连队的“理论通”,每次理论考核都名列前茅。
正因为扎深了根、筑牢了魂,一茬茬“雷锋班”战士在利益考验面前绝对忠诚。虽历经多次编制体制调整,面对人员分流、岗位调整,大家都在雷锋雕像前集体宣誓:“甘当革命一块砖,一颗红心永向党!”
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参加连队组织的战备演练。张永进 摄影
接过雷锋枪 争当保障打赢的“螺丝钉”
每年的1月7日,既是“雷锋班”授称纪念日,也是开特殊班务会的日子。
“在授称纪念日邀请老班长们回来看看,是‘雷锋班’的老传统。我们一同追忆雷锋、交流体会、鼓舞斗志。此次班务会,主要是学习开训动员令,议一议练兵备战的事。”现任班长牟振华做了个简要的开场白。
第16任班长朱华讲起上世纪末全班人员瞄准强敌对手加速赶超的故事,面对战争形态变化,“雷锋班”自主创新,依托现有装备研究新战法,实现战斗力提质升级。
紧接着,第25任班长毕万昌回忆道,他们对照“一专多能,用修双能,上车能驾驶,下车能战斗”标准苦练本领,顺利拿到驰骋战场的“驾驶证”,最终被评为“全军红旗车驾驶员”。
“‘雷锋班’距离全员用修双能、人人一专多能还存在一定差距……”牟振华带头剖析班级训练中的短板弱项,他的发言也打开了战士们的话匣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照打赢标准剖析不足。
“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让雷锋精神在练兵备战大潮中焕发新的活力。”通过这次班务会,“雷锋班”战士更加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必须结合岗位战位,练就过硬打赢本领。
2020年9月,下士衣用帅远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夺得“汽车能手”赛事重装备运输车课目两个第二。
谁能想到,当初衣用帅报名参赛时,他才第一次摸到重装备运输车的方向盘。
平时不惜苦,练时不惜汗,战时不惜命,才能打胜仗。面对重装备运输车“入库牵装”“倒墙”“限制通路”等陌生课目,衣用帅像钉子一样铆在训练场,白天苦练驾车技术,琢磨方法技巧,晚上研究视频录像、查找相关资料。上万次的练习,让他的大拇指根部关节变了形,手掌大血泡里包着小血泡,一碰就钻心的疼。
经过5轮严苛的考核,从驾驶“零经验”到扬威国际赛场,衣用帅最终成为我军重装备运输车组里兵龄最短、年龄最小的选手,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士兵突击”。
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战士们进行班战术训练。谭长俊 摄影
“强军路上,争当保障打赢的‘螺丝钉’。”这是“雷锋班”战士的共同誓言。
面对改革调整,原有训练大纲升级换代,很多沿用多年的训练经验不再适用,很多老骨干也成为“一张白纸”,怎么办?从哪干?
场地受限、训练车辆不够,战士们就边建设场地,边组织训练。训练通过燃烧路段课目时,战士们顶着40多度的高温,紧闭车窗通过100米的燃烧道路,火焰距车最近处不足1米。夜间长途驾驶课目训练,战士们靠抹清凉油、舔芥末膏驱赶困意,连续跑完4、5个小时夜路,眼睛是红的、鼻子是酸的。正是靠着这种“挤”和“钻”的精神,“雷锋班”战士全员达到优秀标准。
改革转型以来,“雷锋班”扭住实战背景转观念,紧贴作战任务强素质,参与编写《机动行车指南》,掌握12大类21种车型装备操作技能,练就听声辨位排故障、无千斤顶更换轮胎等10种修理绝活,先后参加国庆阅兵、马里维和、国际联演等重大任务,有23人次在旅以上比武中摘金夺银,2人获评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红旗车驾驶员标兵。
第八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在营区建立“海外雷锋精神展馆”。王立军(2021年摄)
干啥就干好啥 争当强国强军的“螺丝钉”
雷锋曾说过:“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
“雷锋班”战士记住这句话,跟着老班长的足迹,在平凡岗位上演绎“让干啥就干啥、让干啥就干好啥”的责任担当。
西非马里,热季酷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雨季多阵发性狂风暴雨。
对于刚刚走下飞机的“雷锋班”副班长叶子贵来说,热浪让他们瞬间汗流浃背、呼吸困难。突然间狂风肆虐、沙暴突起,结结实实地给战士们来了个见面礼。叶子贵和战友们没有一人退缩,迅速投入高强度的施工作业中。
“一定要把雷锋传人的招牌树立在西非大地。”凭借着这样一股信念,叶子贵克服重重困难,与其他维和官兵们仅用3天就高标准完成了加奥机场入口应急通道抢修任务。
不久后,维和官兵接到联马团紧急任务,要求21天内完成某建设任务。面对厚达326页的全英文图纸和一片空白的建设经验,叶子贵和战友们暗下决心:作品必须精品,亮相就要惊艳。为了完成任务,大家对着词典研究建设图纸,拿着水平仪校准板房基底,每个细节都要精确到位、不差分毫。
400多个日夜,叶子贵战风沙、斗酷暑,与其他维和官兵共同高标准完成机场修复、掩体构筑、营区建设等48项工程任务,填制沙箱6300余个,运送土石8700余方,平整场地15000余平,联马团高层官员称赞他们是“最伟大的工兵,最杰出的建设者。”
2019年5月,上级某大项比武如期举行,姚梦晨作为工程侦察组队员参加。经过15个小时的连贯作业,队员们体力精力已达到极限,到达宿营点时已经晚上10点多,马上要展开的是夜间掩体构筑课目,却只保障了两套工兵锹镐。
姚梦晨主动承担掩体构筑与挖排水沟的任务。由于土质坚硬造成锹柄断裂,这给比武带来了难题。怎么办?是退出比赛,还是克服困难?
“我是代表‘雷锋班’参加这次比武,就算用手抠,也要抠出个掩体来,绝不能给‘雷锋班’丢脸!”镇定之后,姚梦晨挥舞断锹越发用力刨了起来。
这些年,“雷锋班”发扬雷锋精神中善于创新、敢于超越、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人人刻苦训练努力实现能力升级,争当转型建设排头兵。在滚滚的时代浪潮中,扎根岗位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强国强军的“螺丝钉”。
陆军第79集团军“雷锋班”第26任班长、校外辅导员张阳与雷锋小学学生讲述雷锋故事。孙明坤(2018年摄)
走出去做雷锋 争当引领风尚的“螺丝钉”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一茬茬“雷锋班”战士把传承雷锋精神当作己任。
每当有人来“雷锋班”参观,战士们首先介绍的是三件“传家宝”:修鞋机、理发箱、节约箱。锈迹斑斑的金属支架,岁月累累的沟壑划痕,似乎在诉说着当年它们和雷锋的故事。
看似普通的“三件宝”,不仅是人们认识雷锋、了解雷锋的时代窗口,更是60年来,“雷锋班”战士对雷锋精神的接力传承。
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老“三件宝”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雷锋班”战士与时俱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创新开设了新“三件宝”: 知雷锋云平台、学雷锋公众号、做雷锋连心网。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从老“三件宝”到新“三件宝”,学雷锋、做雷锋的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永远不会改变。
“新时代,必须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近雷锋、感悟雷锋、学习雷锋、争做雷锋。”“雷锋班”搭乘时代的“信息快车”,他们拓展网络媒介与时俱进传播“雷锋精神”。发起“微锋助学”活动5年来,累计帮扶困难学生400余人;援建党员活动室、“雷锋学校”,受到群众点赞。
“雷锋班”还积极搭设共建平台引领社会风尚,开展“雷锋书屋”“爱心字典”“暖心锅炉”等系列活动,吸引万余热心群众参与其中,先后惠及7000余人;担任全国287所中小学校外辅导员,指导建立300余个“雷锋小组”“雷锋中队”;与全国500多家单位结对共建、共学雷锋,其中100多家被各级命名为“雷锋岗亭”“雷锋站所”“雷锋车组”。
每名战士都是一颗种子,由各地“雷锋班”退伍老兵发起的一个个群众性学雷锋组织,自觉地聚集于雷锋精神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下,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道德感召力。
退伍多年的第17任副班长李峰威成立战“疫”学雷锋服务队,短短4天驱车千里,捐赠价值70多万的医疗照明器材,被评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
“雷锋班”退伍战士陈明南,7年里每月坚持捐款。2019年自己创办企业后,带领员工参与“雷锋班”慈善活动,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捐款,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
近年来,从“雷锋班”走出的235名战士中,有120余人被各级评选表彰为学雷锋先进个人,涌现出山东省“优秀政治工作者”曲建文、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祝星发、辽宁省“劳动模范”朱华等先进典型。
“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采访结束,适逢“雷锋班”高唱《接过雷锋的枪》,这歌声铿锵有力,透着自信与坚定,透着豪迈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