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霍勇:建立完善重大慢病防控与治疗系统

发布时间: 2023-03-04 13:53:3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楠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霍勇。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中国网讯(记者 郑亮)数据显示,中国重大慢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这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健康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霍勇通过调研,针对重大慢病防控与治疗以及如何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对重点脆弱人群及全社会带来的伤害等方面的问题,提交了相关提案。

霍勇为一名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完善我国重大慢病注册登记系统

在《关于完善我国重大慢病注册登记系统的提案》中,霍勇表示重大慢病注册登记系统,是指建立一个动态的、完整的、准确的疾病数据库,以反映人群中重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疾病发展规律、治疗效果等信息。完善国家重大慢病注册登记系统可以提高疾病监测和预防能力、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精准度、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医学研究和创新发展,从而为国家和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霍勇建议,一是优先选择影响国民健康的部分重大慢病,建立国家级的重大疾病专病数据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系统和规模化地收集专病信息。

二是建立专病数据集标准,加大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梳理和完善健康医疗数据目录,将大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分地域和分专业的编制。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解决整合数据平台中的技术壁垒、行政阻碍。多方共同制定专病数据库的管理规范,规定各方义务和权利。

霍勇为一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新冠康复者进行检查。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完善与慢病管理相结合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霍勇在《关于完善与慢病管理相结合的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的提案》中指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预防、控制、化解、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的重要职责。应建立和慢病相结合的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完善基础慢病常态化管理机制,以最大程度降低此类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重点脆弱人群及全社会带来的伤害。

对此,霍勇给出了三个建议:

一是加强预防和临床紧密结合,针对疾病建立常态化合作和联动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植入疾病规范诊疗路径要求,提高联动效率和质量,促进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相互渗透,医疗资源与公共卫生资源相融合,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互通互联,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二是做好慢病人群数量排查,摸清底数。利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网底持续发力,通过乡镇(社区)家庭医生、养老机构等定期对60岁以上人群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慢病患病情况以及健康状况进行统计,摸清底数,早筛查,早干预。

三是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设。加强医疗设施和医疗设备建设。加快发展、完善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建设。针对慢病和老年人群,提前准备疫苗药品。平时开展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线上问诊、开药、药品配送到家等诊疗服务。

网站无障碍